嫂子要出墙我们的伟大领袖孙中山先生应乎中国被外力、军阀、买办、地主阶级重重压迫的客观环境,为我们定下了革命的。我们的伟大领袖虽死,革命的不死。
——《〈广东省党部代表大会会场日刊〉发刊词》(一九二五年十月二十日),《文集》第1卷第15页
我们的已故领袖孙中山先生看清楚我们主要的敌人是帝国主义,于是定下了革命的民族主义。又看清楚帝国主义借以剥削中国人民的重要工具,是军阀、大商买办阶级和地主阶级,又定下了革命的民权主义与民生主义。革命的民族主义叫我们反抗帝国主义,使中国民族得到解放。革命的民权主义叫我们反抗军阀,使中国人民自立于统治地位。革命的民生主义叫我们反抗大商买办阶级,尤其是那封建宗法性一切反动势力根本源泉之地主阶级,使中国大多数穷苦人民得享有经济幸福。
——《〈广东省党部代表大会会场日刊〉发刊词》(一九二五年十月二十日),《文集》第1卷第15-16页
孙先生的主义、遗教,绝对是为了救苦,绝对不是为了发财;绝对是使人类从压迫阶级解放出来,绝对不是为了准备做新的压迫阶级。无论将孙先生的主义、遗教如何曲解,这个意义绝对不能变动。
——《分离的原因及其对于革命前途的影响》(一九二五年冬),《文集》第1卷第29页
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的,曾经因为孙先生与合作加以坚决执行而取得人民的信仰,成为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胜利的革命的旗帜。
——《中国在抗日时期的任务》(一九三七年五月三日),《选集》第2版第1卷第259页
孙中山先生曾经下决心改造政治制度和军事制度,因而奠定了一九二四年到一九二七年的革命的基础。
——《国共合作成立后的迫切任务》(一九三七年九月二十九日),《选集》第2版第2卷第371页
孙先生的伟大在什么地方呢?在于他的的纲领,统一战线的政策,艰苦奋斗的精神。当我在广东会见孙先生的时候,正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孙先生手订的新纲领,已被通过于大会,那就是有名的《中国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这时还开始实行了以国共合作做基础的统一战线政策,这个统一战线,包括对内联合与工人农民,对外联合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有名的三大政策,即建立于此时。孙先生的纲领与统一战线政策,实为处在半殖民地国家的大革命家对于中华民族最伟大的贡献。不但如此,孙先生的伟大,还在他的艰苦奋斗、不屈不挠、再接再厉的革命毅力与革命精神,没有这种毅力,没有这种精神,他的主义与政策是不能实现的。如像刚才读过的《总理遗嘱》开头一句所说: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在这四十年中间,经过了多少艰难曲折,然而孙先生总是愈挫愈奋,不屈不挠,再接再厉。当着多少追随者在困难与诱惑面前表现了灰心丧志乃至投降变节的时候,孙先生总是坚定的。孙先生是坚持其主义的。在他一生,他的只有发展而无弃置。孙先生从没有弃置其主义于不顾的时候,他始终坚持了,并且发展了,第一次代表大会宣言就表现了的发展。对统一战线也是一样,孙先生不但坚持了而且发展了统一战线,从为着推翻清朝而联合各个革命派别与会党,发展到为着推翻帝国主义与封建势力而采取联合苏俄、联合与联合工农的新政策。所有这些,同他的不怕艰难挫折、不屈不挠、再接再厉的革命毅力或革命实践精神相结合,就表现了孙先生的伟大革命家模范。……所以我们纪念孙先生,如果不是奉行故事的话,就一定要注意这样的三项:第一,为的彻底实现而奋斗;第二,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与扩大而奋斗;第三,发扬艰苦奋斗、不屈不挠、再接再厉的革命精神。我以为这三项是孙先生留给我们的最中心最本质最伟大的遗产,一切员,一切员,一切爱国同胞,都应接受这个遗产而发扬光大之。判断一个人究竟是不是孙先生的忠实信徒,就看他对这三项宝贵遗产的态度如何而定。
——《在纪念孙中山逝世十三周年及追悼抗敌阵亡将士大会上的讲话》(一九三八年三月十二日),《文集》第2卷第111-113页
从孙中山组织革命的小团体起,他就进行了几次反清的武装起义。到了同盟会时期,更充满了武装起义的事迹,直至辛亥革命,武装推翻了清朝。中华革命党时期,进行了武装的反袁运动。后来的海军南下,桂林北伐和创设黄埔,都是孙中山的战争事业。
——《战争和战略问题》(一九三八年十一月六日),《选集》第2版第2卷第545页
孙中山先生远在五四运动以前,就是当时政府的叛徒,他反对了清朝政府,并且推翻了清朝政府。他做的对不对呢?我以为是很对的。因为他所反对的不是反抗帝国主义的政府,而是勾结帝国主义的政府,不是革命的政府,而是压迫革命的政府。
——《青年运动的方向》(一九三九年五月四日),《选集》第2版第2卷第562页
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已经五十多年了;至于资本主义外国侵略中国,则差不多有了一百年。……但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才有比较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从孙先生开始的革命,五十年来,有它胜利的地方,也有它失败的地方。你们看,辛亥革命把皇帝赶跑,这不是胜利了吗?说它失败,是说辛亥革命只把一个皇帝赶跑,中国仍旧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之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
——《青年运动的方向》(一九三九年五月四日),《选集》第2版第2卷第563-564页
这种三大政策的,革命的,新,真,是新民主主义的,是旧的发展,是孙中山先生的大功劳,是在中国革命作为社会主义世界革命一部分的时代产生的。
《新民主主义论》(一九四○年一月),《选集》第2版第2卷第692-693页
孙中山先生之所以伟大,不但因为他领导了伟大的辛亥革命(虽然是旧时期的民主革命),而且因为他能够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革命政策,对作了新的解释,树立了三大政策的新。
——《新民主主义论》(一九四○年一月),《选集》第2版第2卷第700页
对孙中山讲得是否太多了?不多。我们要善于引用他,这没有害处,只有好处,列宁也要我们发挥他。他的遗嘱中唤起民众、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这两条是基本策略,他关于民主讲得最好,要为一般平民所共有。美国现在把华盛顿、林肯都当作自己的旗帜,我们就有孙中山,而且有一段姻缘,曾经和他合作过。……对党内一些人存在不尊重孙中山的情绪,应该说服。
——《对〈论联合政府〉的说明》(一九四五年三月三十一日),《文集》第3卷第274-275页
孙中山这个人有个好处,到了没有办法的时候,他就找我们。鲍罗廷说的话他都听。那时候叫做以俄为师,因为他革命三十九年老是失败。
——《中国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工作方针》(一九四五年四月二十一日),《文集》第3卷第293页
一九二四年,孙中山先生接受了中国的建议,召集了有人参加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订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建立了黄埔军校,实现了国共两党和各界人民的民族统一战线,因而在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五年,扫荡了广东的反动势力,在一九二六年至一九二七年,举行了胜利的北伐战争,占领了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大部,打败了北洋军阀政府,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空前广大的人民解放斗争。
——《论联合政府》(一九四五年四月二十四日),《选集》第2版第3卷第1035页
孙中山是中国最早的革命民主派,他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派、城市小资产阶级和乡村农民,实行武装革命,提出了平均地权和耕者有其田的主张。但是可惜,在他掌握政权的时候并没有主动地实行过土地制度的改革。
——《论联合政府》(一九四五年四月二十四日),《选集》第2版第3卷第1075页
孙中山这位先生,要把他讲完全。我们是马克思主义者,是讲历史辩证法的。孙中山的确做过些好事,说过些好话,我在报告里尽量把这些好东西抓出来了。这是我们应该抓住死也不放的,就是我们死了,还要交给我们的儿子、孙子。但是我们和孙中山还有区别,孙中山的比我们的新民主主义差,新民主主义的确比更进步,更发展,更完整。现在的新民主主义在将来还会发展得更加完整。我们党内有一种情绪,不喜欢孙中山,这种情绪在相当广大的党员中存在着。认真说,这种情绪是不大健全的,是还没有真正觉悟的表现。这是反映了内战时期的情绪,那时候,因为环境不同,连孙中山也不要了。那个时期为什么我们不大讲孙中山?因为我们被一下子打倒在地,爬起来也红眼了。蒋介石手里打着孙中山的招牌到处乱杀人,这时候,群众对孙中山也就不喜欢。在十年内战中不要孙中山,这也很难怪,因为我们的力量小得很。在抗战初期,我们的力量也还小,所以那时候我们要孙中山所发生的影响不大,因为人家还看不起我们。将来我们的力量越大,我们就越要孙中山,就越有好处,没有坏处。我们应该有清醒的头脑来举起孙中山这面旗帜。
——《在中国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口头政治报告》(一九四五年四月二十四日),《文集》第3卷第321-322页
一九一九年,中国发生了五四运动。一九二一年,中国成立。孙中山在绝望里,遇到了十月革命和中国。孙中山欢迎十月革命,欢迎俄国人对中国人的帮助,欢迎中国同他合作。
——《论人民民主专政》(一九四九年六月三十日),《选集》第2版第4卷第1471页
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在十月革命以后学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建立了中国。接着就进入政治斗争,经过曲折的道路,走了二十八年,方才取得了基本的胜利。积二十八年的经验,如同孙中山在其临终遗嘱里所说积四十年之经验一样,得到了一个相同的结论,即是:深知欲达到胜利,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孙中山和我们具有各不相同的宇宙观,从不同的阶级立场出发去观察和处理问题,但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在怎样和帝国主义作斗争的问题上,却和我们达到了这样一个基本上一致的结论。
——《论人民民主专政》(一九四九年六月三十日),《选集》第2版第4卷第1472页
孙中山主张唤起民众,或扶助农工。谁去唤起和扶助呢?孙中山的意思是说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但这在事实上是办不到的。孙中山的四十年革命是失败了,这是什么原因呢?在帝国主义时代,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不可能领导任何真正的革命到胜利,原因就在此。
——《论人民民主专政》(一九四九年六月三十日),《选集》第2版第4卷第1479-1480页
孙先生以大半辈子的光阴从西方资产阶级文化中寻找救国真理,结果是失望,转而以俄为师,这是一个偶然的事件吗?显然不是。孙先生和他所代表的苦难的中国人民,一齐被西方的影响所激怒,下决心联俄联共,和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奋斗和拼命,当然不是偶然的。
——《唯心历史观的破产》(一九四九年九月十六日),《选集》第2版第4卷第1515页
中国人民不走帝国主义者的道路,由来已久,不仅由今日开始,一百多年来,林则徐、洪秀全、孙中山等,都没有跟随过帝国主义,我们要继承这种事业和精神,团结广大的人民,坚决地反对帝国主义。
清朝,早被推翻了。什么人推?孙中山领导的党和人民一起推。孙中山力量很小,清朝的官员看不起他。他多次起义总是失败。最后,还是孙中山推翻了清朝。大,不可怕。大的要被小的推翻。小的要变大。推翻清朝以后,孙中山失败了。因为他没有满足人民的要求,比如没有满足人民对土地的要求,对反帝的要求。他也不晓得反革命,当时反革命到处跑。后来,他就失败于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之手。袁世凯的力量比孙中山的大。但还是照这个规律:力量小的,同人民联系的,强;力量大的,反人民的,弱。尔后,孙中山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同我们合作,把袁世凯留下来的军阀系统打败了。
——《美帝国主义是纸老虎》(一九五六年七月十四日),《文集》第7卷第71-72页
纪念他在中国民主革命准备时期,以鲜明的中国革命民主派立场,同中国改良派作了尖锐的斗争。他在这一场斗争中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
——《纪念孙中山先生》(一九五六年十一月十二日),《文集》第7卷第156页
孙先生是一个谦虚的人。我听过他多次讲演,感到他有一种宏伟的气魄。从他注意研究中国历史情况和当前社会情况方面,又从他注意研究包括苏联在内的外国情况方面,知道他是很虚心的。
像很多站在正面指导时代潮流的伟大历史人物大都有他们的缺点一样,孙先生也有他的缺点方面。这是要从历史条件加以说明,使人理解,不可以苛求于前人的。
——《纪念孙中山先生》(一九五六年十一月十二日),《文集》第7卷第157页
我们不崇拜秦始皇、汉武帝,不崇拜唐太宗、宋太祖,也不崇拜孔子。我们只崇拜孙中山,因为他搞辛亥革命有功。
中国大革命家,我们的先辈孙中山先生,在本世纪初期就说过,中国将要出现一个。他的这种预见,必将在几十年的时间内实现。
——《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一九六三年九月、一九六四年十二月),《文集》第8卷第341页
要开一个会纪念孙中山诞辰一百周年。孙中山领导革命的时候并没有嘛,就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主张推翻满清,也搞武装斗争。保皇党就是康有为、梁启超,两个广东人。孙中山也是广东人。所以,不要忘了孙中山。
一九一一年,孙中山成立了民主政府,但只存在三个月。后来袁世凯在北京先当总统,后当皇帝,也只当了三年就倒台了。袁世凯做皇帝对中国人民很有教育意义,大家都骂他。袁世凯欺骗人民,表面说要搞共和国,结果弄得民不聊生。
章太炎所以坐班房,就是因为他写了一篇文章,叫《驳康有为书》。这篇文章值得一看,其中有两句:载C139小丑,不辨菽麦,直接骂了皇帝。这个时候章太炎年纪还不大,大概三十几岁。
章太炎青年时代写的东西,是比较生动活泼的,充满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精神,以反满为目的。
每从报端及外来同志口中得知先生革命救国的言论行动,引起我们无限的敬爱。一九二七年后,真能继续孙中山先生革命救国之精神的,只有先生与我们的同志们。
——《给宋庆龄的信》(一九三六年九月十八日),《文集》第1卷第441页
我们今天纪念鲁迅先生,首先要认识鲁迅先生,要懂得他在中国革命史中所占的地位。我们纪念他,不仅因为他的文章写得好,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家,而且因为他是一个民族解放的急先锋,给革命以很大的助力。他并不是组织中的一人,然而他的思想、行动、著作,都是马克思主义的。他是党外的布尔什维克。尤其在他的晚年,表现了更年青的力量。他一贯地不屈不挠地与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作坚决的斗争,在敌人压迫他、摧残他的恶劣的环境里,他忍受着,反抗着,正如陕北公学的同志们能够在这样坏的物质生活里勤谨地学习革命理论一样,是充满了艰苦斗争的精神的。陕北公学的一切物质设备都不好,但这里有真理,讲自由,是造就革命先锋分子的场所。
鲁迅是从正在溃败的封建社会中出来的,但他会杀回马枪,朝着他所经历过来的腐败的社会进攻,朝着帝国主义的恶势力进攻。他用他那一支又泼辣,又幽默,又有力的笔,画出了黑暗势力的鬼脸,画出了丑恶的帝国主义的鬼脸,他简直是一个高等的画家。他近年来站在无产阶级与民族解放的立场,为真理与自由而斗争。鲁迅先生的第一个特点,是他的政治的远见。他用望远镜和显微镜观察社会,所以看得远,看得真。他在一九三六年就大胆地指出托派匪徒的危险倾向,现在的事实完全证明了他的见解是那样的准确,那样的清楚。
鲁迅在中国的价值,据我看要算是中国的第一等圣人。孔夫子是封建社会的圣人,鲁迅则是现代中国的圣人。我们为了永久纪念他,在延安成立了鲁迅图书馆,在延长开办了鲁迅师范学校,使后来的人们可以想见他的伟大。
鲁迅的第二个特点,就是他的斗争精神。刚才已经提到,他在黑暗与暴力的进袭中,是一株独立支持的大树,不是向两旁偏倒的小草。他看清了政治的方向,就向着一个目标奋勇地斗争下去,决不中途投降妥协。有些不彻底的革命者起初是参加斗争的,后来就开小差了。比如德国的考茨基、俄国的普列汉诺夫就是明显的例子。在中国这等人也不少。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最初大家都是左的,革命的,及到压迫来了,马上有人变节,并把同志拿出去献给敌人作为见面礼。鲁迅痛恨这种人,同这种人做斗争,随时教育着训练着他所领导下的文学青年,教他们坚决斗争,打先锋,开辟自己的路。
鲁迅的第三个特点是他的牺牲精神。他一点也不畏惧敌人对于他的威胁、利诱与残害,他一点不避锋芒地把钢刀一样的笔刺向他所憎恨的一切。他往往是站在战士的血痕中,坚韧地反抗着、呼啸着前进。鲁迅是一个彻底的现实主义者,他丝毫不妥协,他具备坚决的心。他在一篇文章里,主张打落水狗。他说,若果不打落水狗,它一旦跳起来,就要咬你,最低限度也要溅你一身的污泥。所以他主张打到底。他一点没有假慈悲的伪君子的色彩。现在日本帝国主义这条疯狗,还没有被我们打下水,我们要一直打到它不能翻身,退出中国国境为止。我们要学习鲁迅的这种精神,把它运用到全中国去。
综合上述这几个特点,形成了一种伟大的鲁迅精神。鲁迅的一生就贯穿了这种精神。所以,他在文艺上成了一个了不起的作家,在革命队伍中是一个很优秀的很老练的先锋分子。我们纪念鲁迅,就要学习鲁迅的精神,把它带到全国各地的抗战队伍中去,为中华民族的解放而奋斗!
——《论鲁迅》(一九三七年十月十九日),《文集》第2卷第42-44页
鲁迅的手与脑均是员的,然而他自始至终不是党员,而是非党布尔什维克。
我们对艺术应持什么观点?在这个问题上,过去中国有过很大的争论。大家可能知道,徐志摩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诗要如银针之响于幽谷,银针在幽谷中怎样响法,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他是一个艺术至上主义者。那时像他这样主张的人很多,他是这方面的一个代表。另一方面是鲁迅先生所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艺术论者。他们在艺术论上的争论,有长期的历史,现在不能去细说它。
——《在鲁迅艺术学院的讲话》(一九三八年四月二十八日),《文集》第2卷第121页
对于艺术工作者来说,掌握语言的能力确是非常重要的。我看鲁迅先生便是研究过大众语言的。你们一定要下一番苦工夫去学习和掌握艺术技巧。
——《在鲁迅艺术学院的讲话》(一九三八年四月二十八日),《文集》第2卷第125页
鲁迅不是一个员,但他却一生都为着老百姓的利益而奋斗,甚至舌敝唇焦,生肺病而死。所以我们非常尊崇鲁迅。
鲁迅表现农民着重其黑暗面,封建主义的一面,忽略其英勇斗争、反抗地主,即民主主义的一面,这是因为他未曾经验过农民斗争之故。
文化围剿怎么样呢?敌人的碉堡是建筑在学校里、书报杂志上以及社会文教团体里,也大有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之势。关于这一点,我们只要看一看鲁迅先生的杂感,就可以知道。他的抨击时弊的战斗的杂文,就是反对文化围剿,反对压迫青年思想的。
——《一二九运动的伟大意义》(一九三九年十二月九日),《文集》第2卷第252页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新民主主义论》(一九四○年一月),《选集》第2版第2卷第698页
第三个时期是一九二七年至一九三七年的新的革命时期。……这一时期,是一方面反革命的围剿,又一方面革命深入的时期。这时有两种反革命的围剿: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也有两种革命深入:农村革命深入和文化革命深入。这两种围剿,在帝国主义策动之下,曾经动员了全中国和全世界的反革命力量,其时间延长至十年之久,其残酷是举世未有的,杀戮了几十万员和青年学生,摧残了几百万工人农民。从当事者看来,似乎以为和是一定可以剿尽杀绝的了。但结果却相反,两种围剿都惨败了。作为军事围剿的结果的东西,是红军的北上抗日;作为文化围剿的结果的东西,是一九三五年一二九青年革命运动的爆发。而作为这两种围剿之共同结果的东西,则是全国人民的觉悟。这三者都是积极的结果。其中最奇怪的,是在统治区域内的一切文化机关中处于毫无抵抗力的地位,为什么文化围剿也一败涂地了?这还不可以深长思之吗?而者的鲁迅,却正在这一围剿中成了中国文化革命的伟人。
——《新民主主义论》(一九四○年一月),《选集》第2版第2卷第702页
鲁迅处在黑暗势力统治下面,没有,所以用冷嘲热讽的杂文形式作战,鲁迅是完全正确的。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一九四二年五月),《选集》第2版第3卷第872页
鲁迅的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应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千夫在这里就是说敌人,对于无论什么凶恶的敌人我们决不屈服。孺子在这里就是说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一切员,一切革命家,一切革命的文艺工作者,都应该学鲁迅的榜样,做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一九四二年五月),《选集》第2版第3卷第877页
那个时候,有两种围剿,即军事的围剿和文化的围剿。军事的围剿就是反对红军;文化的围剿就是反对新文化,反对包含着革命思想的文学艺术,也就是反对以鲁迅为首的在白区的革命的文化艺术。
——《文艺工作者要同工农兵相结合》(一九四二年五月二十八日),《文集》第2卷第424-425页
文艺是一支军队,它的干部是文艺工作者。它还要有一个总司令,如果没有总司令,它的方向就会错的。鲁迅、高尔基就相当于总司令,他们的作品,他们说的话,就当作方向的指导。如果普通的文艺工作者没有高级的指导,他的方向就可能会错,他就会长期地停留在低级阶段不能提高。
——《文艺工作者要同工农兵相结合》(一九四二年五月二十八日),《文集》第2卷第431页
近代文化,外国比我们高,要承认这一点。艺术是不是这样呢?中国某一点上有独特之处,在另一点上外国比我们高明。小说,外国是后起之秀,我们落后了。鲁迅对于外国的东西和中国的东西都懂,但他不轻视中国的。只在中医和京剧方面他的看法不大正确。中医医死了他的父亲。他对地方戏还是喜欢的。
——《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一九五六年八月二十四日),《文集》第7卷第81页
鲁迅翻译了《死魂灵》、《毁灭》等等,但是他的光彩主要不在这方面,是在创作。
——《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一九五六年八月二十四日),《文集》第7卷第82页
吸收外国的东西,要把它改变,变成中国的。鲁迅的小说,既不同于外国的,也不同于中国古代的,它是中国现代的。
——《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一九五六年八月二十四日),《文集》第7卷第83页
鲁迅不是员,他是了解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他用了一番功夫研究,又经过自己的实践,相信马克思主义是真理。特别是他后期的杂文,很有力量。他的杂文有力量,就在于有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我看鲁迅在世还会写杂文,小说恐怕写不动了,大概是文联主席,开会的时候讲一讲。
——《同文艺界代表的谈话》(一九五七年三月八日),《文集》第7卷第253-254页
你们赞成不赞成鲁迅?鲁迅的文章就不太软,但也不太硬,不难看。有人说杂文难写,难就难在这里。有人问,鲁迅现在活着会怎么样?我看鲁迅活着,他敢写也不敢写。在不正常的空气下面,他也会不写的,但更多的可能是会写。俗话说得好: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鲁迅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是彻底的唯物论者。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彻底的唯物论者,是无所畏惧的,所以他会写。……鲁迅的时代,挨整就是坐班房和杀头,但是鲁迅也不怕。现在的杂文怎样写,还没有经验,我看把鲁迅搬出来,大家向他学习,好好研究一下。他的杂文写的方面很多,政治、文学、艺术等等都讲,特别是后期,政治讲得最多,只是缺少讲经济的。鲁迅的东西,都是逼出来的。他的马克思主义也是逼着学的。他是书香门第出身,人家说他是封建余孽,说他不行,但鲁迅还是写。
——《同新闻出版界代表的谈话》(一九五七年三月十日),《文集》第7卷第263页
有人说,几百字、一二千字一篇的杂文,怎么能作分析呢?我说,怎么不能呢?鲁迅不就是这样的吗?分析的方法就是辩证的方法。所谓分析,就是分析事物的矛盾。不熟悉生活,对于所论的矛盾不真正了解,就不可能有中肯的分析。鲁迅后期的杂文最深刻有力,并没有片面性,就是因为这时候他学会了辩证法。列宁有一部分文章也可以说是杂文,也有讽刺,写得也很尖锐,但是那里面就没有片面性。鲁迅的杂文绝大部分是对敌人的,列宁的杂文既有对敌人的,也有对同志的。
——《在中国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一九五七年三月十二日),《文集》第7卷第277-278页
——《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一九五八年一月),《文集》第7卷第355页
我是赞成朱自清的风格的。朱自清是清华大学一个教授,他的文章写得好,另一个侧面不好,就是不神气。第一个神气的是鲁迅,他的话是口语。鲁迅的杂感,你看那个《阿Q正传》不是口语?和尚动得,我动不得?什么儿子打老子之类都是口语。
鲁迅的战斗方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把所有向他射的箭,统统接过来,抓住不放,一有机会就向射箭的人进攻。人家说他讲话南腔北调,他就出《南腔北调集》。梁实秋说他背叛了旧社会,投降了无产阶级,他就出《二心集》。人家说他的文章用花边框起来,他就出《花边文学》。《申报》的《自由谈》编者受到的压力,发牢骚说,《自由谈》不要谈政治,只准谈风月,他就出了《准风月谈》。骂他是堕落文人,他的笔名就用隋洛文。他临死时还说,别人死前要忏悔,宽恕自己的敌人,但他对自己的怨敌,让他们怨恨去,我也一个都不宽恕。我们要学习鲁迅的这种战斗精神和方法。
——《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谈话记录选载(一)》(一九五九年十二月--一九六○年二月),《党的文献》1992年第1期
鲁迅是中国黑暗时代的伟大革命战士、文学战线的领导者。他写的是一首旧体诗,有四句,原诗为:万家墨面没蒿莱,敢有歌吟动地哀。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这一首诗,是鲁迅在中国黎明前最黑暗的年代里写的,说明他在完全黑暗的统治下看到了光明。
——《日本人民的前途是光明的》(一九六一年十月七日),《外交文选》第484页
晋朝人阮籍反对刘邦,他从洛阳走到成皋,叹道: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鲁迅也曾对于他的杂文说过同样的话。我跟鲁迅的心是相通的。我喜欢他那样坦率。他说,解剖自己,往往严于解剖别人。在跌了几交之后,我亦往往如此。
——《给的信》(一九六六年七月八日),《建国以来文稿》第12册第71-72页
先生一流人继承孙先生传统,苦斗不屈,为中华民族树立模范,景仰奋兴者有全国民众,不独泽东等少数人而已。承志在此甚好,大家都觉得他好,望勿挂念。十年不见先生,知比较老了些,然心则更年青,这是大家觉得的。
——《给何香凝的信》(一九三七年六月二十五日),《文集》第1卷第5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