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纪检官员缢亡这是一本据说可以在世界遭受核打击后,能迅速重启人类文明,恢复社会结构,重新组织生产建设的超级百科全书,而且是那种可以让任何一个只要长了双手的人,便能具备在末日废土嚣张求生的绝地指南,更是被无数网友直接奉为穿越必备的宝典秘籍。
这本书的名字叫做《军地两用人才之友》,狗剩般的土法命名丝毫掩盖不了它强悍生猛的内容炸裂程度,从打坦克、打飞机、躲核弹、防生化,到种小麦、种玉米、养猪鸭鹅,从修拖拉机电动机、到做红烧肉炒糖色应有尽有,单是看一眼这目录的目录,就不得不说这内容极其硬核。
这是一本很难用常见出版物分类方法来定义的书籍,《军地两用人才之友》的内容设置依然大开大合,用眼花缭乱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它包含了军事、农业、机械、建筑、艺术、美食等各种领域的知识,而且翻开内容一看,你会发现它竟然还是很认真地想要教会你的那种,语言风格简练朴实,书里几乎没有一句废话,
每一页都堪称是RAR压缩级的干货,也因此在今天的网络上和《赤脚医生手册》、《民兵训练指南》合称为穿越必备三大神书,足够你在古代任何时期都混的风生水起,下可称雄一方,上可定夺国号。
这本书编写于1984年,书中内容除了对穿越人士大有裨益之外,也在当时做出了一些对于未来世界的准确预言,比如在对未来战争的瞭望一节中,
就明确指出微电子、原子核能、遗传工程、空间科学和信息技术,将会给未来二十年人类的生活和战争形态带来革命性的改变,随后更是将电子战作为未来战争场景的重中之重首先给出了详尽的描述,在当时那个中国还尚未完成军队机械化的时代,书中就对电子自动指挥控制系统做出了清晰的阐述,
并预言未来最有发展前途的新型武器将是:巡航导弹、激光武器和精确制导武器。
神书之所以被称为神书,正是因为它具备开挂般的视野和前瞻性!在这本书问世6年之后,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高技术战争,海湾战争爆发,
其中大量使用了战斧巡航导弹、哈姆反辐射导弹等精确制导武器,将人数占优的伊拉克军队按在地上全程狠狠摩擦,也因此现在有不少声音认为海湾战争是中国军队现代化如梦初醒的起点,其实但凡看过这本《军地两用人才之友》的人都不会说出这样的话,对于未来战争形态的预判,种花家早就开始了思考,像军事这样的国之大事不会因为某个突发事件才恍然大悟,只能说海湾战争加速了我军现代化的进程而已。
话说回来,书中在气势恢宏的聊完未来科幻战场的动向之后,突然话锋一转表示,在肥力较高的土壤上种菜才能够高产,
虽然这个弯很大,但我的DNA还是动了一下,什么灭世炮歼星舰都一边玩儿去,农业和军事的紧密结合才是我大中华万年不变的真理,
在研习完良种繁育和合理施肥的农业基础知识后,种瓜点豆、精修摩托、盖房上楼板、家电维修、摄影入门、炒菜做饭等一大波知识扑面而来。
看这本书的时候,那种神奇的感觉就像是在看一台自动换台的超级电视,一会走近科学、一会海峡两岸、一会又突然探索发现、天天美食。
只能说这本书里硬核的地方实在太多,不管你是不是准备穿越或者末日求生,都可以拿来读一读,最起码可以让自己多储备一些地球Online的百科知识,从敦促母猪发情排卵到打飞机瞄提前量都比别人技高一筹。
像这样早已绝版的书籍网络上很难有可靠的购买渠道,如果有也贵的离谱,就不给大家推荐了,着急穿越的朋友可以在公众号回复军地两用人才之友,元仔为你备好了这本书的电子版。
其实细细看来,这本书里真的是每一行每一个字都透露着那个时代的焦虑,巴不得把知道的全部知识都塞进这八百多页的书里。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其实前辈们编写这本书的初衷完全不是什么末日求生、或者穿越搞事情,而是为了让整个民族摆脱贫弱,在它的背后,体现的是一个重大历史走向的转折,作为冷战后期的官方出版物,在当时这是一本十分符合中国国情的书籍,
所谓军地两用,其目的就是为了把军队的战士和干部培养成既能保卫祖国、又能建设祖国的人才,也就是说,编写这本书的本意,是为了让部队的军人们获得更多的社会技能,回到地方后,可以通过务工务农等方式,帮助地方生产建设,同时广开就业门路,帮助军人们劳动致富。
作为起承前三十年与后四十年的关键时期,八十年代中期的世界格局,美苏之间明显缓和,世界大战一时半会打不起来,苏联的显著衰弱也让中国边防的压力减小不少,邓公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和平发展时期,中国应该抓住这稍纵即逝的历史机遇,可是在一个财力有限、技术有限的后发起点,既要发展经济又要提高军队战斗力,还不能增加军费开支,摆在中国领导人面前的唯一出路就是给部队动一次大手术,裁军。
1985年,在扩大会议上郑重宣布,将减少人民解放军员额100万,此时解放军中的官兵比例是1:2.45,也就是说部队中每3个人,就有一个人是军官。这样的数据同期的美国为1:6,法国是 1:17,官多兵少的模式好处是方便扩军,随时可以展开一场浩浩荡荡的人民战争,但这样的缺点也很明显,机构臃肿缺乏活力,无益于军队战斗力的提升。当时的中国军队在人员上,几乎是苏美两国的三倍,但军费却只占到了他们的零头。这让时任军委主席的越发觉得,改变势在必行。
的三总部带头,人员精简了一半,其中处级以上干部精简了六分之一,随后原先的11大军区精简合并成了7个,减掉军级以上单位31个,撤销师、团级单位4054个,原本由军官担任的76种职务改由士兵担任,官兵比例得到重大改变。
全国上下一盘棋,裁军省下的财力和物力将直接用于经济建设,等有钱后再发展军工,随后的九十年代大学扩招、人才储备,2000年诸多科研项目上马,持续深耕,再到这些年先进武器的井喷式出现,这过往的每一步都不是偶然,每向上一步走都建立在前一步稳固坚实的基础之上。
裁军这件事儿说起来容易,实际上哪有那么简单,这不仅是个拿刀割自己肉的事儿,还是个得罪人的活,只有具备崇高威望、超凡魄力、高瞻远瞩的人才能将这一切很好的完成。
而军地两用人才这个概念也因此应运而生,这是邓公所创的一个军事类词汇,以培养军队为基础,地方开发使用为目的综合性工作,直到今天这个概念依然是我军提高部队素质、为地方输送人才的重要理论依据。
这虽然是一个八十年代才出现的新词,但这样的紧密坚实的军地关系自从这支人民军队诞生的那天起就深深地刻在了骨子里。其实很多人都忽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最逆天的能力,并非是那毁天灭地的战斗力,而是开天辟地的生产力。
他一直是我们这个国家最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一个涵盖了科研、政工、医疗、农林、交通、生产、施工等多重领域于一体的超级组织,他不光负责安保打仗,还负责生产生活,不仅拥有强悍的战斗力,更是直接掌握着这个星球最大工业国的生产力,
这样的军地方针对今天的我们来说,依然影响十分巨大,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铁道兵的发展轨迹,这曾是我国陆军的一个独立兵种,最鼎盛时期总兵力达40余万人,经历大裁军后集体转业并入了当时的铁道部,各师分别就地改称铁道部各工程局,一整个兵种都投身到了经济社会的建设中,如今的他是以一个叫做中国铁建的身份示人的,
《军地两用人才之友》,这本书的名字其实对应着一个很有中国特色的现象,军队支援地方。军队要向地方派干部,还要把自己所属的军垦农场,工厂,医院,学校,科研单位等移交给地方,支援地方经济建设和科技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