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龙战记3大地精灵浑身乏力,偶尔咳嗽胸闷,但医生却告诉你没有大事,过一阵子就好了?等待健康恢复真的好难熬!在这个全民渴望轻养生的时代,就真的很爱看道家神仙大夫的日常养生秘诀。
他出身农民家庭,小的时候身体赢弱,缠绵病榻,光是治病调养就把家里的钱花了不少。但就是这段幼年坎坷的经历,让他对疾厄有了更深的认识,对患病的人有了更深的同情和感同身受。
当时的读书人都对做官趋之若鹜,没人学医,但是孙思邈十八岁时就发下大志愿,要以学医为毕生奋斗目标,虽然中了隋朝进士,也不去做官,仍然隐居民间,奔走各处行医采药。直到改朝换代,唐太宗有请,他才出山。出山之时,容貌如年轻时一般。
历经隋唐五任皇帝,孙思邈是出了名的长寿,根据医史学界学者对《旧唐书·孙思邈传》解读,孙思邈最长可能活了141岁(年龄存在争议,本文仅采用其中一种说法)。
孙思邈的养生理念继承于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比魏晋南北朝的葛洪、陶弘景两位养生大家更进一步,孙思邈将医学和养生术结合了起来,开创了名为“预防医学”的中国医学传统。
“我命在我不在天”是道家养生学的核心思想。在他的《千金要方》中,孙思邈说:“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最厉害的医生,不止是能治病,更是要让人不得病。得了病再去治,就已经是落了天命一步。
“气竭则身死,死者不可生也,亡者不可存也,是以至人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不追于既逝之后。”
可是“治未病”说得简单,做起来很难。不得病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要用心生活,更是要把身体和精神都放在心上,若是沉耽于姿其情欲,则“命同朝露也”。肆意放纵欲望,别说不得病了,就是神仙来了也很难救得回来。针对日常修身,孙思邈提出来的很多注意事项,大多数都跟我们现代医学呼吁的一致,比如说不随地吐痰、勤换衣服、不吃腐坏食物等等。
除了注意日常卫生之外,善于“养性”也是保持健康长寿的秘诀。在孙思邈这里,养生和养性是并提的,甚至养性还要比养生更为重要,养性的要义就是“治未病”,就是预防生病。
孔子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孙思邈说:“养生有五难,第一去名利,第二除喜怒。”喜怒哀乐是我们本身就具有的能力,但是能力不能肆意发泄,而是要讲究“合适”。过分的喜怒会给我们带来情绪的疲惫,也会间接影响到身体的状态。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如果仅是单纯地憋着情绪,也并不是解决之道,“合理”发泄,不执著情绪才是养性延年的准则。
所以“我命由我不由天”并不是一句空乏的宣言,而是真真实实要下功夫,要用心。
唾不至远,行不疾步,耳不极听,目不极视,坐不久处,立不至疲,卧不至懻。先寒而衣,先热而解。不欲极饥而食,食不可饱;不欲极渴而饮,饮不欲过多……
顺应自然天气,去掉人为的欲望戾气,收化情绪,处处小心,不过分耗费身体机能,才能真的算得上是养性养身,防病于无形之中。
男女生理结构不同,又加之多数妇人要经历妊娠、生产,所以女人生发的疾病和医治的方法自然要和男人有所区别。
如果只是感四时节气寒热,当然可以男女按相同方式处理,但若是针对女人才有,或者女人多发的疾病,就一定需要特地的钻研、专精不可。比如战国时期的华佗,对妇人疾病的治疗就别具一格,东汉末年的医圣张仲景也记载了不少针对妇人的汤剂配方。
但是直到隋唐之前,针对妇人的疾病种类和治疗方法就没有一个系统的整理记述,所有的信息全部零散简略地藏在各本医术之中,没有独立出来,也没有受到重视。
孙思邈在他长期的奔走行医之中,因为接触的病人多,由穷到富,由南到北,发现妇人的疾病与普通的疾病有很大的差别,非常需要独立出来专门研究,特意独立出来了一个《妇人方》的手册,记载专为妇人创立的治疗方法。
“妇女与男人,小儿与成人生理的不同”自然要单独设科,而且因为“胎妊生产崩伤”对于妇人来说,十分多见,所以治疗妇人的病要比男人的病要“十倍难疗”。
除了“胎妊生产崩伤”这些生理苦楚之外,妇人和男人在心理上也多有不同。我们现在常说“忍一时卵巢囊肿,退一步乳腺增生”真的是有医学根据的。
孙思邈看到了妇人之病起源于男人所没有的胎妊生产,也同样发现了妇人之病顽固难化的根源——情执。用他的话说,就是“慈恋爱憎嫉妒忧患,染著坚牢,情不自抑,所以为病根深,疗之难差。”
跟之前说的修心养性是一致的,他认为,女人的情感更加丰富,很容易便失去冷静,一头扎进“慈恋爱憎嫉妒忧患”的极端情绪之中,让病根更深,更难以疗愈。
不同的病患要分别对待,这件事情被孙思邈放在了《千金要方》的《序例》中,是用任何药的基础常识。
跟西医吃药看体重不一样,药王孙思邈用药,讲究的是“凡用药,皆随土地所宜”。简单地讲,就是要见人下药,南方人吃药就跟北方人吃药不一样。这个经验同样是基于孙思邈常年行医,经历大量的实践得来的。
他这样写道:“江南岭表,其地暑温,其人肌肤薄脆,腠里开疏,用药轻省。关中河北,土地刚燥,其人皮肤坚硬,腠里闭塞,用药重复。”南方人用药要少一些,北方人用药要稍多一些,这都跟身体跟外界的适应相关。
自古有些针灸的方子流传,就比如寒冷的天气会让幼儿寒颤,可以针灸预防。但若是不分南北,所有的幼儿一律上针,这又不对,因为江南和蜀地气候温热,不会导致幼儿寒颤,再上针预防就是瞎扎,反而对孩子无益。
当然,除了地区不同之外,年龄大小,体质强弱都会影响到孙思邈的用药用针,特别是针灸。人的穴位没有长在表面,而是深藏皮肤之下,下针的时候最讲究“审详”,体有长短,肤有肥瘦,都需要加入到考量之中,精思商量才能下针。
孙思邈的经验应用到今天,也仍然有用。如今我们用西药只注意体重,其实还是不够,更要注意自己身体的耐受性和周围环境的差异。
孙思邈出身寒门被奉为药王,是因为他富有的人文关怀,不分老友贫富的医者怜心。
他深入实践,借助长期大量病例经验总结出来的《千金要方》30卷,是他留给我们中华后人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往后代代中国医者的行医,都建立在药王爷的经验基础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