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河神剑保护非遗,传承非遗,不仅仅是对过去的简单复制,更是在于从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中汲取营养,推陈出新,在传承过程中获得新的发展动力。
定西,取“安定西边”之意而得名,通称“陇中”,历史悠久,自战国秦置陇西郡以来,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
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之中,定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被一代又一代“手艺”人守护着、传承着,绽放着质朴的光芒。
洮砚全称洮河绿石砚,是我国四大名砚之一,始于唐而盛于宋,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洮砚以产于我国西北部黄河的主要支流洮河而得名,洮河石属泥盆系中水成岩变质的细泥板页岩,色泽典雅,结构细密且含多种金属粒子,石质细腻、莹润如玉,叩之无声,呵之即出水珠,用以制砚,贮水不耗,历寒不冰,涩不留笔,滑不拒墨,且硬度适中,具有发墨快,研墨细,不损笔,挥洒自如,浓淡相宜等优点。洮砚在制作工艺上镂空悬雕,游龙飞凤,是融文学、历史、绘画、雕刻和金石于一体的艺术珍品,更胜端砚、歙砚一筹,有“洮州石贵双照壁,端州歙州无此色”之誉。
洮砚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浓郁的地方特色,艺术鉴藏价值较高。2006年9月,砚台制作技艺(洮砚制作技艺)入选第一批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7日,砚台制作技艺(洮砚制作技艺)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巴当舞是岷县汉族群众口唱古羌语(部分衍化为藏语)、手摇“巴当鼓”列队踏步而进行的一种舞蹈。究其历史渊源,最初来自古羌族的“祭山会”,是“祭山会”中最原始、最尊贵的礼仪。
巴当舞中所用的“巴当”是社鼓的一种,早于堂鼓、悬鼓、腰鼓、扇面鼓,古时称之为“鼗”或“雷鼗”,俗称“拨浪鼓”或“长柄摇鼓”。它是原始社会先民们模仿声形、音像而创造的一种乐器。在“巴当舞”中,最关键的人物是“春巴”,“春巴”就是经过专门训练的领舞者,也是巴当舞继承者和传承者。
巴当舞蕴藏着中华文明的文化基因,是中国边陲民族历史发展、文化交融和演变的活化石。于2008年列入定西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于2006年列入甘肃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于2011年列入国家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定西剪纸是流传于甘肃中部定西地区的传统民间美术之一,也是群众性的民间艺术形式,保留着历史形成的多民族特殊文化符号,其造型粗犷、大胆、浪漫、细腻,具有象征性和寓意性。
定西剪纸传承久远,历史悠久,种类繁多,文化底蕴深厚。主要以花卉艺术、飞禽走兽等生活装饰图案和以民俗事象、喜庆寓意的文学戏曲人物和历史神话题材为表现内容。其最经典的形式有窗花、春叶、遮面、板帘子四大类。定西剪纸以剪刀为主要工具,以纸为主要加工对象,是剪纸人对美好生活和美的剪制与追求。
2007年6月,定西市被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命名为“中国剪纸艺术之乡”“中华剪纸艺术传承基地”和“中华剪纸艺术创作基地”。
岷县二郎山花儿会历史悠久,主要分布于岷县的二郎山及岷阳镇、梅川镇、十里镇、西寨镇、清水镇、西江镇、寺沟乡、秦许乡及周边地区。岷县二郎山花儿会主要内容有湫神祭祀、花儿赛唱两个部分。
二郎山花儿会最早源于岷县的祭神赛会,据考证其形成时间为明代,以五月十七二郎山花儿会的规模最大。祭祀当天,群众赛唱“洮岷花儿”,赛会参与人数达十余万,场面极其热烈。所唱“洮岷花儿”,分南北两派,除了具有音乐价值和即兴演唱价值外,歌词的文学价值也极高,大量运用传统的赋、比、兴的修辞手法。它凝聚了劳动人民的智慧,是研究岷县社会发展历史和民俗文化的宝库。2006年5月“二郎山花儿会”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影子腔是通渭皮影戏专用唱腔,在甘肃境内皮影戏音乐中,既不同于陇东皮影戏音乐一-道情,又有别于陇南影子腔。通渭影子腔是陇中特有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以上三路的唱腔音乐由于地理位置、环境语言、传承方式的不同,形成了风格各异、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通渭影子腔的音乐十分优美动听,其唱腔高吭婉转,韵味绵长、抒情寄兴,听后使人荡气回肠。
影子腔唱词结构与格式,基本相同于秦腔有三种:第一种为慢板、阴司板,由每句十言组成的上下句唱词。第二种是流水板、飞板, 由每句七言组成的上下句唱词。第三种是说唱形式板式滚白”,无固定字数限制的唱词。无论哪一种唱词结构格式,都要依从“唱词入腔、吐字入韵、行当入板、说唱入曲、旋律入味、方言入调、依字托腔的艺术要领。2014年11月,“通渭影子腔”经国务院批准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
非遗,是一种回忆,是一种感动,亦或是一种追寻。非遗文化看似古老,但依旧散发出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无限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