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明chm很多人一看标题就明白了,我要说的就是上映后就口碑炸裂的中国科幻巨作《流浪地球》了。
《流浪地球》是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的一部小说,他更让大家熟知的作品就是《三体》了。
未来的某一天,人们发现太阳在急速老化,快要炸了,人类唯一生存的办法就是逃离太阳系。
比如《星际穿越》中,欧美人的想法是派出一直探险队去寻找能拯救人类的办法,或者探索人类的新家园。
第一步,用地球发动机使地球停止转动,使发动机喷口固定在地球运行的反方向;
人们把这五步分别称为刹车时代、逃逸时代、流浪时代Ⅰ(加速)、流浪时代Ⅱ(减速)、新太阳时代。——来自刘慈欣的《流浪地球》小说
让地球刹车,并推动地球前进,让板块变动,引发了滔天海啸和地震,地球人口减半,只剩35亿人口……
写的是在地球还没有飞出太阳系的时候,飞近了木星的时候,被木星引力吸引,地球逐渐接近木星并最后要撞击木星的危险时刻。
《流浪地球》的画面简直壮观到令人窒息,首次呈现给观众们行星之间因为引力互相吸引的天体级别的壮观时刻。
当人类首次如此近距离在地球上看到木星的时候,木星的那颗大红斑就如死神的眼睛一般注视着人类。
这里没有强调什么“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也没有强调什么“中国人拯救世界”的情节。
最终的任务虽然是由中国人提出并实施完成,但是整个流浪地球计划是全人类群策群力的结果。
我们看惯了“一人开挂,拯救人类”的欧美好莱坞科幻片,我们也看腻了各种“不到最后一秒绝对不剪断炸弹电线”的俗套剧情,我们也看烦了各种“不,为了爱情,我可以不要一切”的男主救女主而把全人类置于危险境地的恶俗情节。
人们看完后会发现,原来,不是所有的主角都是贯穿全剧的英雄,不是所有的努力都会有成功的结果也不是所有失败的任务就彻底没戏了更不是说拯救地球只是靠着谁的一腔热血和爱情激情就可以办得到。
在《流浪地球》里我们看到了一种理念,一种将全人类团结在一起“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理念。
我们也看到一种一直期待的场景,全球各国各民族不同语言,不同肤色,不同信仰的人们,为了同一个目标“让地球和人类活下去”,团结在一起。
虽然《流浪地球》是一部中国科幻,但是丝毫没有凸显出中国的地位,可以说作者甚至在可以弱化中国人的身份,而是把整个人类当做一个命运共同体在撰写。
在中国人理解的未来世界,不应该是充满分歧和斗争的,而是求同存异,共同发展。
从大禹治水,到98抗洪,再到汶川地震,中国人一直在努力去应对灾难,克服灾难。
光是建造1万个大如山峰的行星发动机,就能看出中国科幻作家的思想有多硬核。
为了解决南北运输不便的问题,挖了上千公里的京杭大运河,相当于一个英国国土的长度。
当冰封的上海和北京出现在荧幕上的时候,镜头转而就是忙碌的人流,兢兢业业工作的人们,是一种“国破山河在”的悲怆。
而当太空员视死如归牺牲自己拯救人类的时候,又是一种“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气魄。
《流浪地球》的剧情里,地球从太阳系出发,到抵达最近的恒星新家园,需要经过2500年的时间,整整100代人。
好莱坞科幻片中,都很少有这么长的时间设定,以至于像《星球大战》那样的经典片子也要用跃迁技术来克服或避免动辄数十光年的距离和上千年的航行时间。
但值得感叹的是,中国人依旧在学习贯彻且应用着春秋战国时期先贤们留下来的智慧。
只有拥有长达5000年文明历史的中国人,才会去想象和设计一个长达2500年的计划。
不靠什么神仙指路,不靠什么第四维度外星人救援,也不靠什么“电脑病毒”瘫痪外星人。
同样是描绘人类对大洪水的记忆,西方人的版本是诺亚方舟,在神的帮助下幸存下来。
作者简介:阿冷,公众号:北美留学生日报(ID:collegedaily),原文略有删节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