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管婴儿论坛tjjjjk据考证,我国文字记载最早疑似为芒果的水果出自《大唐西域记·十五国·秣菟罗国》(唐·玄奘):秣菟罗国周五千余里。国大都城周二十余里。土地膏腴,稼穑是务。。芒果种类较多,“小者生青熟黄,大者始终青色”大小两个品种的描述与今常见芒果个别品种性状也较为符合。而秣菟罗国在今印度北方邦,该邦也是印度芒果的主要产区,同时印度也是芒果品种最多的地区,故推断庵没罗果应是芒果。《大唐西域记》中所记述水果较多,玄奘在书言:“风壤既别,地利亦殊。花草果木,杂种异名,所谓庵没罗果、庵弭罗果、末杜迦果、跋达罗果、劫比他果、阿末罗果、镇杜迦果、乌昙跋罗果、茂遮果、那利罗果、般娑果。凡厥此类,难以备载,见珍人世者,略举言焉。”难以备载,略举言焉,造成很多只记有一名,对生境性状描写极少,故较难断定。
(大唐西域记除庵没罗果外,最为详细的记载为般娑果。文中记:“奔那伐弹那国[今孟加拉国境内]周四千余里,国大都城周三十余里。居人殷盛,池馆花林往往相间。土地卑湿,稼穑滋茂。般娑果既多且贵,其果大如冬瓜,熟则黄赤,剖之中有数十小果,大如鹤卵,又更破之,其汁黄赤,其味甘美。或在树枝,如众果之结实;或在树枝,若伏苓之在土。”此段描写的水果与今天的菠萝蜜性状完全吻合,故可断定“般娑果”即为今菠萝蜜。)
中国典籍中芒果一词最早可见《广东通志初稿·卷第三十一·土产》(嘉靖十四年1535年刻印)所记载:芒果。种传外国,实大如鵞子,状生则酸,熟则甜,惟新会、香山有之。
明朝初年,为打击倭寇、海盗及走私,洪武三年(1370年),明政府在浙江宁波、福建泉州和广东广州设市舶司,并规定“宁波通日本;泉州通琉球;广州通占城、暹罗、西洋诸国”。故推测,《广东通志》所述芒果应为随海路从暹罗等东南亚地区传入。“惟新会、香山有之”说明当时种植较少,规模不大。芒果在清朝时广东还有望蜜之称,福建、台湾则称檨[shē]、番檨,据《闽杂记》(清施鸿保所著)载:檨,即番蒜也,出台湾及厦门、金门诸处,相传其种来自荷兰……实如鹅卵,皮青肉黄,滋味甘美,初生时和盐捣为菹……其所述也与芒果性状吻合,且芒果就盐、糖及辣椒等生吃在今云南也是一种流行吃法。
(实即果实;鵞通鹅,鵞子即鹅蛋;菹,腌菜也,即生腌。新会,今广州江门市新会区;香山,今广州中山市,1925年,孙中山逝世,香山县更名为中山县。占城,在今越南中南部;暹罗,今泰国)
芒果树喜热不耐寒,故虽《大唐西域记》有记述,但中原地区不适宜其生长,推测当时并未传入中原。两宋时中原失西域控制权,苏轼流放岭南,在海南也有三年之久,作为知名老饕,若当时广东、海南有芒果,其不可能只留下“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诗作。而成书于元代大德年间的《南海志·物产》亦未见有似芒果性状的水果记载。明朝永乐时郑和下西洋进一步加强了我国与东南亚、南亚等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为汉唐后外来果蔬作物涌入中国的又一高峰时期,因此成书于明嘉靖年间的《广东通志初稿》有了“芒果”的记述,故推测沿海地区的芒果为海路传入,广州作为通占城、暹罗等东南亚地区的市舶,“芒果”其名应是音译词。广东、福建虽为紧邻,但对芒果的叫法却天差地别,一地曰芒果,一地曰番檨,原因可能是传入时一来自暹罗地区,一来自荷兰人带入,途径不同造成了音译的差异巨大。
综上,我们是否可以断定中国的芒果为舶来品呢?个人觉着不然,因为在我国云南元江流域等地,数百年的芒果古树极为常见,本地称为“抹母”“抹猛”等,若用西南官话说“抹母(抹猛)果”时,其音于“芒果”非常相似。而根据《广东通志初稿》所记,广东芒果由外国传入,为何会有如此巧合呢?故本人有一新见解,即中国亦是芒果原生产地之一,而中国芒果的原生产地在元江,理由如下:
据元江县林草局不完全统计,仅元江县城区澧江、红河街道就有百年芒果树1170余株,种类元江当地称之为本地芒果,即“抹母”,此种芒果果核较大,新历五月便进入成熟期,皮青肉黄,应是中国原生芒果品种。目前元江县城片区古芒果纳入一级名木古树(≥500年)有23株,树龄最高约670年,胸径达1.5米以上15株,最大株达2.12米,胸围达6.65米。纳入二级名木古树(≥300年,<500年)197株。纳入三级名木古树(≥100年,<300年)956株。从目前报道的已知数据来看,国内芒果百年古树主要分布于云南、海南、广东、福建、台湾,但元江的古芒果树从树龄、胸径、胸围均为最高者。福建、广东等部分地区有号称千年者,其公布胸径、胸围均远小于元江芒果古树,故有虚夸成分,古树树龄鉴定有一定误差,但同一种树通常胸径、胸围越大则树龄越高。
云南地处西南边陲,元朝前中原王朝对云南管辖有限,故中原古籍未能对云南芒果有所记载,同时古代云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洱海、滇池一带,该区域气候及海拔不适宜芒果生长,故见者少,便无相关记载。也可能是明平定云南后,传闻为削弱大理段氏之影响,对南诏、大理国时期的史籍进行了焚毁,成书于唐代的《蛮书》及元大德时期的《云南志略》书写记载简略,未见有与芒果性状相似的水果记载,目前云南地方通志对芒果的描述最早可见史料为明《云南图经志书》(景泰六年公元1455年刊印),该史籍也是现存云南最早的地方志著作,其卷三·元江军民府·土产所记:抹母。其树高大而叶长,如掌;其实与芭蕉实相似,而差短,熟于夏月;其味甜酸,而性则温。万历朝谢肇浙所撰《滇略·物产》记:抹猛,果也,形如小猪。夷语果曰抹,猪曰猛。又谓之抹母。树高大,叶长如掌,实与芭蕉相类而差短。夏月熟,味甘酸。该记载第一次对“抹猛”“抹母”进行了名词解释,经与现元江县境内世居部分傣族支系求证,果傣语称为“ma”,猪傣语称为“mu”,因支系及地域方言差异,音调等会有略微差异,但与《滇略·物产》所记吻合,故可断定抹猛、抹母、曼蒙即为云南傣族对芒果称呼,而今元江流域有傣族村落的地方必有芒果树。至于为什么叫“果猪”具体原因已不得而知,本人猜测有可能是因果实像小猪仔,亦或是芒果和猪一样对于傣族先民来说是一种重要的生活物资,所以给这种水果取了果猪“抹猛”的名。
元江流域为我国典型的干热河谷气候分布区,也是目前云南省芒果的主要产区,元江发源于云南省巍山哀牢山东麓,元江与哀牢山南北并行,该区域也是哀牢国故地,据考证哀牢国为傣族先民所建。唐朝时哀牢后裔蒙舍部征服其他五诏,建立南诏国,其从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建立,至天复二年(902年)南诏宰相郑买嗣兵变灭亡,共存续164年。郑买嗣兵变对南诏皇族进行诛杀,故本人推出,南诏遗民为避难,退出了大理地区,部分迁移到今老挝、泰国等地。目前傣族主要分布于泰、老、缅、印、越、中、柬等国,泰国、越南、柬埔寨称做泰(Thai),老挝称做老(Lao),缅甸称做掸(Shan),中国称做傣(Dai),印度称做阿洪(Ahom),但均自称Tai。关于傣族的起源尚无定论,但目前普遍认为东南亚一带傣族应为中国云南迁移而至,其中学者认为,傣族进入今泰国地域并在当地建国应当是在10世纪(公元900-1000年)前后,其时间与南诏灭国非常接近。而今元江流域的傣族支系花腰傣传闻为南诏皇族后裔之一,其服饰华丽,不适从事农业生产劳动,故有此传闻。
从史籍来看,古印度芒果可能称之为庵没罗果,因传入途径不同,福建、台湾称为番檨,广东称之为芒果。印度庵没罗果未能从西域传入中国,而福建、台湾由荷兰人引入,故名称于今芒果可谓相差巨大,唯广东之芒果与云南的抹猛果用明代官话(江淮官话)发音时极为相似,故本人判断二者有深厚渊源。现今元江流域傣族沿江而居,古芒果树亦多分布于傣族村落,抹猛亦是傣语发音,且通志有对其名称由来有解释,故推测抹猛果(芒果)在中国元江流域种植历史同样悠久,且与傣族渊源颇深。南诏灭亡后,傣族先民开始向东南亚迁移,并在今泰国建立暹罗国,同时把“抹猛”这一名称也带了出去,故今泰国、老挝等地,对芒果称呼仍与国内今元江的傣族一致。如此便可解释《广东通志初稿》所记芒果发音为何与云南元江对芒果称呼相似的问题,我认为,广东新会、香山的芒果应从暹罗传入,只是把暹罗传入“抹猛”果音译为成了“芒果”。
(云南汉族多为明朝随军迁移,故今云南很多汉族聚居地的地名仍然带有明代卫所制等显著名称,如玉溪市江川区前卫镇等,故云南官话与南京等地的江淮官话发音接近)
元江府在清雍正之前,管辖范围较大,在明朝元江傣族土官那氏鼎盛时期,其范围包含了今普洱市、西双版纳州等大部分地区。
位于元江县澧江街道者嘎村的古芒果树,胸径达2.12米,树高23.7米,胸围达6.65米,冠幅平均达24米,约576平方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