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和琼百度影音东方网记者包永婷7月21日报道:“这个展我们做了功课来的,找到了神人兽面纹,看到象牙权杖。”7月20日,上海市民丁女士带着女儿一起参观上海博物馆“实证中国:崧泽·良渚文明考古特展”,看到五千年前的展品,特别震撼。
正值暑期,众多家长带着孩子到上海博物馆参观游览。自“实证中国”特展6月20日开展至今一个月的时间,上海博物馆共接待观众约22万人次,文创产品销售额约达280万元。
去年,上海博物馆举办了“何以中国”文物考古大展系列的开篇之作“宅兹中国——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夏王朝的建立距今约4000年,那么5000年中华文明是神话传说还是真实历史?作为“何以中国”文物考古大展系列的第二展,“实证中国”聚焦距今5800年到4300年的长江下游地区,以崧泽文化、良渚文化为代表的中国早期文明第一个发展高峰中最伟大的成就,以考古实证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发展史。
“实证中国”特展展品汇聚全国19家博物馆、考古机构珍藏的出土文物358件,九成以上为珍贵文物,三分之一以上为首次亮相的最新考古成果。展览从古国、稻作、手工业和玉器四大板块入手,加上图解、数字化展陈等形式,让观众更直观感知中华泱泱五千年文明。
可能很多观众没有注意到,上海博物馆第一展览厅入口处的“实证中国”四个大字是用玉石做的。上海博物馆副馆长陈杰介绍,“玉器在长江下游早期文明里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崧泽文化、良渚文化所发现的玉器,不仅代表了史前玉器制作的最高水平,玉器背后所蕴含的用玉习惯、用玉观念、用玉制度等礼制体系,构成了长江下游早期文明的重要特征之一。而且,玉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是传承有序、一脉相承的,所以我们把这个元素提取出来放到展标中。”
复旦大学历史系博士后徐三土对文物考古十分感兴趣,“何以中国”首展和第二展都没错过。“去年‘宅兹中国’大展文物谱系的年代贯穿夏商周,而且有相当多铭刻文字的文献。这次‘实证中国’的空间转到长江下游,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玉琮。”徐三土曾去过浙江良渚遗址,见过反山墓地。“当时知道这片贵族墓地规格之高,并出土了‘玉琮王’,这次终于有缘能见到。而且,这次还展出了制玉工具、玉料、半成品的玉琮等器物,学者据此还原五千年前从采石到成器的史前玉器的制作过程,相当震撼。”
本次展览中,上海博物馆运用多媒体技术复原了一片绿油油的稻田,观众走过,稻穗随着脚步摆动,让人身临其境感受稻田文明。长江下游区域是稻作传统起源地之一,水稻生产及耕作模式在崧泽-良渚文化阶段获得了迅速发展。“稻作是中国对于世界最大的贡献之一。早期的四大文明古国,其他古国的文明形态都是建立在旱作农业的基础上,以小麦为主。而中国,特别是长江下游地区,是唯一一个建立在稻作基础上的早期文明。”陈杰表示,展览展示了呈“井”字形的水稻田,是根据2020年在浙江宁波施岙遗址发现的良渚文化古稻田来还原的。
“长江下游是中国早期区域文明发展高度的最典型代表,深入探讨其演进过程、特点及影响,将对深入了解多元一体中华文明的形成、探讨中华文明的特质具有重要的作用。”上海博物馆馆长褚晓波表示,只有认清中华文明的来路,方能从五千多年的历史中获得文化自信,这也是博物馆人的使命担当所在。
“实证中国”特展现场,8岁的王子涵一边看智慧导览,一边问妈妈有没有拍下展品的照片,想回家后跟着展品纹样临摹。来自北京的10岁女孩竺盺点击智慧导览的界面,了解陶器与瓷器的区别,“非常方便,还能查看自己已经看过的文物和未看的文物。”
为了让观众更好地了解展览内容,上海博物馆推出微信导览、智慧导览和语音导览。其中,智慧导览涵盖“实证中国”59件重点文物,通过语音讲解、视频介绍、手绘故事、动画解析、游戏互动等形式,展现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明。当观众靠近带有“智慧导览”标签的文物时,智慧导览将自动感应观众位置并推动附近文物的讲解。“智慧导览更智能,女儿每一件文物的语音讲解都要听,还跟我分享所学到的知识。”丁女士说。
不止是导览,上海博物馆在布展上同样精益求精。在某社交平台上搜索“实证中国”,网友们秀出一张张用手机拍的文物大片。有网友表示,“这次上博打光完美呈现文物本身的质感,细节也看得很清楚。展品旁还有素描人像展示玉器礼器的应用场景。”
浙江余杭反山遗址12号墓出土的神人兽面纹瑁镦组合玉钺 用手机拍的照片也能清晰地看到细节
据介绍,布展团队从展柜的形式、色调的选择到灯光的配合、环境光的配合都反复测试,希望让文物的细节被观众看到,用手机就能拍出文物的美。5000多年前的彩绘陶壶,不管是现场观看还是拍照,颜色依然十分鲜艳。抬头看,展品上方配了四个灯光。“一开始只有两个打光,陶壶口部看不清楚。经过不断调试,补了光后,能看到陶壶壶颈部的所有细节。”陈杰说。
展览之外,上博大堂的文创快闪店人气也很高。炎炎夏日,别具一格的神王雪糕颇受欢迎。这款文创雪糕根据良渚文化玉器上经典的神人兽面纹所设计,让美味与文明相融交织于味蕾。展览入口处右侧的特展敲章点成为热门“打卡”点,神人兽面纹、鸟立高台、象牙权杖变身印章,被观众敲在展册或本子上带回家。此次上博文创策划近40种文创产品,涵盖服饰、文具、饮食和生活实用等多方面。
两天后,“实证中国”将有部分展品更换,浙江余杭反山遗址12号墓出土的玉琮、神人兽面纹瑁镦组合玉钺等结束展期。8月初,浙江余杭瑶山遗址7号墓出土的玉三叉形器、浙江余杭反山遗址17号墓出土玉冠状器、浙江余杭瑶山遗址1号墓出土的龙首纹玉镯等三件新展品将与观众见面。
展览入口有这样三个问题:“什么是文明?”“判断文明的标准是什么?”“五千年中华文明是历史还是传说?”上海博物馆希望大家带着问题去看展,看完得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