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铭记这堂名为“那年今日”的课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8/27 7:27:27 | 【字体:小 大】 |
40岁妈妈和16岁儿子日历翩飞而过,78年前的今天,日本发布《终战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为了这一天,中国军民同仇敌忾、共赴国难,用14载浴血奋战共同谱写了反抗外来侵略的诗篇。硝烟散尽,精神永存,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铭记这堂名为“那年今日”的课,以史为鉴、砥砺自强,将伟大抗战精神编织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实际行动,在新时代的征程上书写出不负党、不负人民的无悔答卷。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硝烟虽然散去,伤痕永需铭记。“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军的铁蹄长驱直入,攻上海、占南京、掠徐州、进武汉,爪牙深入内地,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下所犯罪行罄竹难书。野蛮残酷的战争让大半锦绣山河生灵涂炭、处处烽火,同时也惊醒了一个沉睡的民族。前赴后继的仁人志士抛弃旧怨携手救亡、为保卫祖国英勇捐躯,中华民族的觉醒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必须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血泪教训,把血泪与苦难的历史,把被鞭挞的耻辱和悲愤,转化为奋进新时代的强大动力,用实际行动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深学深悟盈科后进,持之以恒笃定前行,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将自身精铸为敢闯敢干的“人才铁军”、躬身实干的“一线良驹”,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更大力量。
铭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最大底气”,齐奏团结一致奋进强音。
全面抗战的艰苦岁月中,英勇顽强的中国人民从不曾低下高昂的头颅。炮火纷飞的斗争一线,母亲送儿打日寇,妻子送郎上战场,英雄先烈前赴后继。四万万民众无言坚守,做军鞋、抬担架、推小车、救伤员,不遗余力为民族的独立解放与幸福生活奉献力量,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凝聚起抵御外侮、救亡图存的共同意志。巴金1937年8月在战火纷飞的上海写道:“这一次全中国的人真的团结成一个整体了。‘整体’的存在也就是我们个人的存在。”“那年今日”告诉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除了“团结”“自强”之外,别无途径。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深刻变革,思想文化多元多样。身为和平年代的党员干部,我们也当以“个人”维护“整体”,牢固树立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将个人的理想和前途命运同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复兴紧密结合在一起。密切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接地气、讲实话、办实事,以尽心履责架起联系群众的“连心桥”,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在全社会倡导顽强拼搏、不怕吃苦的奋斗精神,汇众智、聚群力,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最大同心圆。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在艰苦的抗战岁月中,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筑就了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辉煌的复兴之路。杨靖宇、赵尚志、左权、张自忠、戴安澜等一批抗日英烈和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新四军“刘老庄连”、东北抗联八位女战士等英雄群体如一座座精神丰碑屹立不倒。78年斗转星移,时代在变迁,但英雄的精神内核永不磨灭;国家在发展,但英雄的奋斗、担当、牺牲精神从未褪色。敬畏英雄就是敬畏历史,我们要真正做到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时刻铭记“员”的第一身份,在深切缅怀英烈中,涵养“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仰,在急难险重任务中,汲取“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进力量,勇挑重担冲锋在前,努力跑出自立自强的发展加速度。更要把抗战精神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深入挖掘抗战时期的英雄人物、英雄事迹,选好建好用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在丰功伟绩中解读不变初心。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一棒接着一棒,让红色薪火代代相传,凝心聚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接续奋斗。
|
|
栏目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