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书过期对于遵义会议这样一个党的历史上的重要会议,《数风流人物》只给了不到6分钟的篇幅,短短的篇幅,展示了举重若轻的叙事技巧、润物无声的价值表达,展示了中国领航中国的历史自信。
看完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数风流人物》,深为感动,也深受震撼,震撼的是仿佛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党史课,感动的是仿佛跨越了一次跌宕起伏的生死线。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动和震撼?我觉得,这与该剧的叙事策略是分不开的。
电视剧《数风流人物》以一段历史影像开篇,从1895年说起,故事则从1918年底李大钊和陈独秀的演讲写起,全剧重点讲述了从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28年间的历史,这段历史也是中国、中国人民、中华民族艰难站起来的历史。
这段历史波澜壮阔,重要节点多,重大事件多,一直是影视创作的题材富矿。纵观以往同类题材的创作,往往聚焦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产生了一大批精品力作。同一题材,珠玉在前,《数风流人物》还能出新吗?如何出新?这样的出新能被接受?
带着这些疑问开始追剧,很快就被该剧以人写史和以情动人的叙事策略所打动。打一个可能不太恰当的比方,假如把这段历史比作一条高速公路,密布其间的重大事件就好比路上的导示牌。该剧没有像同类剧作那样,将镜头集中瞄准导示牌,而是以导示牌为节点和背景,把踏上这条路的人串联起来,刻画和树立了一个个可亲可近的人物,由人物的可亲可近,进而达到故事的可亲可近、历史的可亲可近。
这么讲,可能有点抽象,不妨以剧中遵义会议那段戏为例,具体剖析一下。遵义会议这段戏很精彩,但并不算剧中最浓墨重彩的,那为什么选这段戏?因为遵义会议是这段历史的重要转折点,从创作来说,这段戏整体时长不到6分钟,非常简洁,又非常丰富,让人非常有看头和嚼头,也蕴含着整部剧的叙事密码。
这段戏,以一个全景开头,大雪纷飞,交代环境,会场内外交叉剪辑,会场内两种观点交战,仅仅关键词式地呈现了博古和王稼祥、周恩来和的发言,并以字幕的形式交代了重要与会人员,会场外两个战士交谈,短短几句对白,就将会议的胶着、指挥的错误以及对现状的不满,刻画得力透纸背,由此,受众很自然地就会觉得,这漫天纷飞的大雪,不仅仅是自然天气的写照,更暗示着长征的形势严峻和会议的斗争激烈。
这里有一个细节,镜头只给了共产国际顾问李德一个画面,但并没有写他的发言,这可能也是一个隐喻,预示着中国开始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
《数风流人物》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比较翔实地展示了中国成立初期与共产国际之间的关系,从这样一个角度切入,是客观反映中国从弱小到强大的需要,更是反映中国从依附到独立的需要,具有相当的历史揭秘性,充分展示了新时代中国人的历史自觉以及出品主创的创新勇气。
回到这段戏中,会场上发言的关键部分一结束,即运用旁白,辅以画面,快速交代会议的结果和意义。镜头一切,转到会后,先是回家,贺子珍询问会议情况,欲扬先抑,透露会议收获,贺子珍转忧为喜,反映普遍心声,夫妻二人,家国情深,跃然纸上,殊为动人。这部剧着重展示的是与杨开慧的感情,这一段是为数不多展示与贺子珍感情的戏份,着笔非常克制,却让人印象深刻。
浓墨重彩展示革命伴侣之间的志同道合和生活细节,也是《数风流人物》创作上一个突出的特点,也是全剧引人入胜的看点和亮点。当我们被剧中人物所吸引、与人物有共鸣时,自然而然地就会将自己投射其中,就会关注、认同和支持人物所从事的事业,产生共情,无疑这也正是创作者们所追求的、要抵达的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再回到这段戏,与贺子珍的家庭戏后,紧接着又是一段旁白,旁白后,镜头再一切,转到政治局常委重新分工后的、周恩来、张闻天,三人凭栏远眺,回顾会议,展望未来,心系当下。周恩来一句天终于亮了,意味深长。
镜头稍微拉长一点,不难发现,这段戏前面是瞿秋白被抓,后面是瞿秋白就义,为什么这样写?同样暗含深意。包括瞿秋白在内的无数人被抓被杀,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党中央实行错误的方针和路线,就在于党的主要负责人的决策失误,由此也可以反衬,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的极端重要性。
全景式展示陈独秀、瞿秋白、李立三等中国早期主要领导人和中国一大十三位代表的人生轨迹,展示这一批心怀“国之大者”的风流人物,是《数风流人物》创作上又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尤其是对陈独秀等党早期主要领导人的着力刻画,相对于同类题材,是一个了不起的跨越与突破。
不同的选择造就了不同的命运,正是这种鲜明的对比,有力地凸显了选择和选择的无比正确,有力地凸显了坚持初心使命的可贵,也有力地昭示了背叛初心使命的可耻。
对比很多其他影视作品中关于遵义会议的描写,相信大家都会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就是这样的表达,犹如写意画,寥寥几笔,就从多个维度为我们勾勒出了一个接地气的、有温度、可感知的的遵义会议,一下子就抓住了受众,有血有肉,入脑入心。
对于遵义会议这样一个党的历史上的重要会议,《数风流人物》只给了不到6分钟的篇幅,短短的篇幅,展示了举重若轻的叙事技巧、润物无声的价值表达,展示了中国领航中国的历史自信。
放眼全剧,关于遵义会议的呈现是如此,关于其他历史事件的刻画同样如此。这样一种将历史事件推回背景、将历史人物推向前台、以人写史、以情动人的叙事策略,构成了《数风流人物》鲜明的创作特色,将《数风流人物》与同类题材创作清晰地区分开来。这样一种创作选择和叙事策略,很可能带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创作开辟一个崭新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