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汉v照片“儿时,故乡的书店就在我脑海中搭建了一个只属于我的私人花园,在这个花园里,科幻是最美丽的风景。”
10月21日晚,2023雨果奖在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上揭晓,中国作家海漄凭借《时空画师》获得最佳短中篇小说奖。他也是继刘慈欣、郝景芳之后,第三位获得雨果奖的中国科幻作家。
1990年,海漄在湖南湘潭出生,少年时期的他,性格安静而内向。寒暑假时,父母会在临上班前把他带去家附近的新华书店,而他则会在书店待一整天。
从《乡村迷雾》到《珊瑚岛上的死光》,再到《海底两万里》《神秘岛》,海漄在科幻小说中获得了对科学的兴趣。“我觉得科幻审美的情怀已经印在我的心里了,只要有一个合适的机会就会激发出来。”
2000年,十岁的海漄偶然在《科幻世界》杂志上读到了两篇科幻小说——刘慈欣的《吞食者》和潘海天的《饿塔》,他称这两篇是他的“入坑神作”。
海漄回忆,在刘慈欣的《吞食者》里,人类为了抵御吞食者飞船,将月球用核弹炸掉,“那个宏大的场面我至今难忘”。海漄认为,人类面对非常庞大的事物,总会产生一种渺小感,“比如三峡大坝、港珠澳大桥,你看到它们时是非常震憾的。但是科幻小说以恒星、星系为参考坐标,描述了一种更宏大、更震憾的场面。”
“它满足了我的好奇心和幻想,是对科学的一种向往,对科学产生巨大的一种能量的向往。”
带着这样的向往,直到上了大学,海漄才开始自己的科幻写作。2011年,海漄的第一篇科幻小说《惊情喀纳斯》发表,得到了800元稿酬,相当于他当时一个月的生活费。
但那之后的很多年里,海漄没有再发表作品,在毕业、找工作、入职、恋爱结婚这一现实生活的轨道中,他始终把科幻写作界定在业余爱好的范畴中。
“发表了《惊情喀纳斯》我很开心,但不会就受此鼓舞,全身心投入到科幻写作中,我从来都不是那么冲动和极端的人。我得为自己的未来考虑,选择金融行业也是因为这个行业里可能有更多的发展机会。”
当生活慢慢步入正轨,工作也开始得心应手,海漄又重新捡起了科幻写作。2019年开始,海漄先后发表了《血灾》《龙骸》《走蛟》《江之怒》等作品,开始在科幻文学界开疆拓土。
“那个时候,我发现时隔这么多年,我对科幻小说还有热情,所以我觉得那就是它了。”
在工作和写作间来回切换,海漄并未感受到两者的对抗,反而适应了这种丝滑的状态。他表示,这种切换让他与写作之间维持了一定的距离,也正是这种“距离美”让他持续保持着对写作的热爱。
生活阅历、知识积累对写作的回馈是在潜移默化中发生的,而灵感也需要时间和空间的孕育才能转化为写作的构想。
2019年,海漄看到了总台《国家宝藏》栏目播出介绍北宋名画《千里江山图》,天才少年王希孟烟花般绚烂而又极其短暂的一生,触动了他。
18岁的少年为何能创作出超越自己年龄的巨幅画卷?为什么历史记载中少有他的踪迹?海漄想把这份好奇转化为一篇历史科幻小说,从2019年产生灵感,到2020年构思布局和查找资料,2021年动笔完成,海漄用了近三年时间完成了《时空画师》。
海漄采用推理小说的写法,基于历史资料,以王希孟为原型,塑造了一个能在多维度的空间自由穿梭的小人物“赵希孟”,而这部作品也为海漄赢得了雨果奖。
雨果奖正式名称为“科幻成就奖”,是为纪念“科幻杂志之父”雨果·根斯巴克,由世界科幻协会所颁发的奖项。雨果奖和另外一个奖项——星云奖,都是科幻文学领域的国际最高奖项。
颁奖典礼上,海漄从2015雨果奖长篇小说奖获得者、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手中接过了奖杯。作为刘慈欣的粉丝,那一刻他的心情非常激动。“当时我的整个人处于非常蒙的状态,到现在为止都想不起来大刘对我说了什么。”
在获奖感言里,海漄说:“我每天计算着我的时间,计算着我的收入,但我在下班途中,在每天晚上加班回家的路上,我也会去仰望一下星空,这本来是两个毫不相关、互不干涉的平行世界,但现在这两个世界融合了,理想照进了我的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