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淘吧有句老话,三岁看小,七岁看老。意思就是从一个3岁孩子的身上就能看到他青少年时期的性格;同样的,从一个7岁孩子的身上,就能看出来他步入社会后的发展和成就。
所以在3-7岁这个年龄阶段,是心理、性格形成的重要阶段,也是最容易被父母们忽视的一个阶段。胡慎之老师写的这本《资深心理师育儿手记》,根据自己家孩子的真实案例详细地记录了这个年龄段的成长,为父母们提供了经验和方法。
在这个繁忙有压力的社会,由于各种原因爸爸这个角色在一个家庭中一直是被缺失的。那么,在孩子三岁到七岁时,如何做好一个合格的好爸爸呢?这本书将会告诉你答案。
一位女同事曾抱怨她的丈夫不带孩子,要是让他看一会儿孩子,不是这不对,就是那不对。在丈夫陪孩子玩的过程中,她像个指挥家,结果弄的是夫妻之间矛盾加剧,孩子在一旁哇哇大哭。
女同事说到痛处还时不时地抹着眼泪,她的遭遇引起了办公室其他人的共鸣。表面看起来,她的确是不容易。可是,事实上是什么样子的呢?
她的丈夫工作比较忙,经常被单位派去出差。只要不忙的时候,他也愿意去陪孩子玩耍,建立良好的父子关系。可只要他一按照自己的方式带孩子,就会引来妻子的一顿数落。丈夫认为自己作为孩子的爸爸,被剥夺了与孩子相处的机会,心里也是异常委屈。
一个好的家庭结构是三元的,最好的家庭关系就是,爸爸是爸爸,妈妈是妈妈,孩子是孩子。如果孩子和妈妈黏得很紧,爸爸就会被边缘化,家庭结构成为了二元模式,失去了平衡。
电视剧《小欢喜》中脾气温和的方圆,他对待孩子非常细心。他能给予孩子从妈妈那里得不到的知识和力量,也能很好地处理家庭关系,把矛盾化解为无形,这种形象的爸爸角色深受很多观众的喜爱。
其实,在方圆成功的背后,更多的是离不开妻子童文洁的鼓励和支持。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她深知爸爸这一角色的重要性,该放手时就放手,给予爸爸教育孩子的机会和权利。
孩子不是妈妈的私人物品,完全被保护和控制。爸爸就是爸爸,他能带给孩子不一样的体验,聪明的妈妈从来不会忽视这一点。
有的妈妈对孩子有强烈的掌控感,孩子的一言一行、穿衣吃饭都要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所以当爸爸们带孩子的时候,他们自然是一百个不放心,恨不得装上360度无死角的监控,必须时刻关注孩子的一切。
其实在孩子3岁之前,妈妈亲近孩子能给孩子带来安全感。但是3-7岁这个年龄段,爸爸们该上场了,父子关系良好有以下3个好处:
妈妈带孩子的空间基本就是在家里,可爸爸能带孩子去探索和冒险,看看外面的世界,让孩子有更宽阔的眼界。
演员邓超就特别会带孩子玩,孩子们夏天想要滑雪,他立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硬纸壳造出了雪橇;陪孩子在满是落叶的地里玩耍,也会让孩子们把自己堆成“落叶雪人”。
其实爸爸在陪孩子玩的过程中,思维方式比起妈妈来更为活跃,让孩子在欢声笑语中认识世界,激发出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非常注重对孩子的规则教育,他允许女儿们有平板电脑、手机、照相机,但是要求她们不能违反学校的规定,把这些电子产品带到学校里去。
有力量的爸爸给孩子建立的规则感,能让孩子对社会化进程有了初步的认知。孩子最起码知道有的事情是不能随心所欲的,同时也避免了父母对孩子的过度溺爱。
价值观是抽象的,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具体化,实践的方式就是陪伴。这并不是在否定妈妈的陪伴不重要,而是爸爸的角色不可或缺,能弥补妈妈教育中的不足。
有了爸爸的陪伴,男孩子能从爸爸的思想里得到鼓励和力量;对于女孩子来说,能否得到爸爸的认同,将会影响她一生的幸福。
不知道你们发现没有,自己的身边总有这样一群人,其共同特征表现为没有自信,对自我评价很低,且时常认为自己不被认可,没有价值感,究其原因是他们幼年时期受到父母过多的控制。
在受强烈控制的家庭里成长起来的孩子缺乏创造性,他们自主的权利在很小的时候就被父母剥夺了。虽然孩子长大后看起来特别乖巧懂事,但是却很不快乐。一旦情绪堆积到了顶点,家庭将面临一场狂风骤雨。
那些具有高价值感的孩子,大都有一个幸福舒心的家庭环境。在这个家里,夫妻关系才是第一位的。爸爸爱妈妈,妈妈也尊重爸爸,在和谐的夫妻关系下,父母放手让孩子学会独立探索世界。
试想一下,如果在一个家庭里夫妻关系亲子关系都紧张 ,那么孩子就会心生恐惧,变得对未来不愿意尝试,失去原本的活力。
父爱是一座山,母爱是一汪温柔的湖水,孩子的成长需要高山的鼓励和支持,也需要湖水的灌溉和呵护。父爱与母爱协调统一、各自分工,才能给孩子安上飞翔的翅膀,勇敢地在天空里翱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