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晕儿前几天,去参加一个亲戚的满月酒席,中午吃饭的时候,同桌的一位妈妈在训斥她的儿子。
那个小男孩看上去大概3、4岁的样子,他已经吃饱了,向她的妈妈请求是否可以到外面去玩。
她的妈妈给他的小碗里盛了满满一碗面,要求他吃完再走。迫于妈妈的权威,小男孩抱怨了几句后,低着头开始吃面。
我看到小男孩的眼睛在使劲地一眨一眨,看得出他是在努力地抑制住即将流出的泪水。尽管他有满腹的委屈,但还是把那一整碗面都快速地吃光了。
我有点心疼那个孩子,她的母亲如此待他,他似乎早已经习惯了,小小的反抗之后,深知胳膊拧不过大腿,只能耐着性子吃完面,好早点出去玩。
从这一幕,大概可以猜测出,这位母亲在日常的其他事情上也一定是强势而权威的,这个小男孩一定吃了不少苦头。
小男孩离开后,我对这位妈妈说:“孩子的饭量还可以,吃得并不少!其实,你可以不要那么太过逼孩子。”
这位妈妈马上反驳道:“他可挑食了,不爱吃青菜,没有一顿饭不是我逼着他吃下去的!不好好吃饭怎么能行,缺了营养怎么办?我这么在他身上操心,他还那么瘦弱多病,若是我不管,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呢!我这样做都是为他好!”
我心想,她这种管法,孩子的胃口怎么可能会好,不体弱多病才怪,这孩子的心理压力不知道有多大呢。
不知从何时起,让孩子爱上吃饭成了妈妈们最开心的事,就连电视里某品牌口服液的广告词都是:“妈妈最开心的,就是看到宝宝大口吃饭!”
为了让孩子好好吃饭,妈妈们真是软硬兼施,使尽浑身解数,顿顿与孩子斗智斗勇,可依然有许多孩子就是不爱吃饭,孩子不好好吃饭也成了妈妈们坐在一起聊天时必然会涉及到的话题。
妈妈们在煮饭的时候,往往会考虑荤素搭配、营养均衡,并且结合孩子的年龄特点,来准备一日三餐。
辛辛苦苦把饭菜端上桌的时候,妈妈们都特别希望孩子能够把饭菜吃光,一旦孩子出现不爱吃某个菜的情况,妈妈们就会苦口婆心地劝解,给孩子讲一堆大道理,或者硬往孩子的碗里夹菜,逼着孩子吃。
妈妈们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却把方向走偏了,她们把孩子当成了“机器”,只考虑科学配比,却忽视了孩子的心理感受,吃饭原本就是孩子自己的事情,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却被人为的干涉破坏了。
妈妈们这样做,其实也是对孩子的不尊重,是违反人类天性的一种做法,这种机械、教条、刻板的方式只会让孩子苦不堪言,而这些痛苦的感受,会留在孩子的大脑里,当孩子再次看到同类菜品的时候,就会本能地心生抗拒。
美国著名儿科医生、心理学家本杰明·斯巴克曾在《新育儿百科全书》中写道:“儿童要是吃什么吃得不高兴,下次见了就会本能地反感,逼迫孩子吃饭是没有任何益处的,只会败坏孩子的食欲,并且使之长期得不到复原。”
但妈妈们依然以爱的名义我行我素,全然不去体会孩子的感受,也不会去理解孩子的心情。
有的孩子平时饭量还可以,偶尔出现不想吃饭的情况的时候,妈妈们就会表现得很焦虑,觉得这是一件非常严重的事情,如果孩子没有吃到一定的量,妈妈们就会威逼利诱,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其实,换位思考一下,作为成年人,我们也常常会有不想吃饭的情况,比如心情不好的时候,要出远门的时候,身体不舒服的时候等等。
这些情况发生在我们大人身上就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但是放到孩子身上,妈妈们往往就会迷失双眼,统统看不到,把吃饭看的比什么都重要。
许多时候,孩子不想吃饭都是有原因的,妈妈们需要有足够的觉察力,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就不会这么焦虑了,偶尔不吃一顿两顿也不是什么大事。
有的妈妈喜欢在外人面前,说孩子挑食,不爱吃这不爱吃那,被孩子听到后,一方面会觉得很伤自尊,孩子本身认为偏食是一件不好的事情,被外人知道了会觉得很难为情。
另一方面也阻断了孩子想要改变的信心,孩子会想,既然妈妈已经给我定了性,那么我也就没有必要在这方面做任何努力了。
具体到这件事情上,希望妈妈们还是要口下留情,给孩子留足面子,在外人面前尽量夸奖孩子,说一些正面的话,让孩子感觉到父母对这件事不是那么关注,孩子的内心就不容易产生对抗情绪,反而不会在饭菜上过分挑剔了。
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是孩子最信赖的人,父母说的每一句话孩子都会当真,就算是一些错误的、偏激的话,孩子都会深深地记在心里,长期用来指导自己的言行。
记得我家儿子大概两、三岁的时候,已经学会用农村的那种蹲厕,但是,我无意中说了一句,“这种厕所很不卫生,也很不安全”后,儿子就无论如何也不再使用这种厕所。以至于到了农村的时候,他只能使用便盆,而把他依靠本能已经习得的技能丧失了。
从此以后,我就特别注意自己在孩子面前说的每一句话,因为孩子相信:他最信赖的妈妈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真的。
另外,有的父母可能本就就存在挑食的问题,比如有的人不喜欢吃胡萝卜,无意中在孩子面前说,胡萝卜特别难吃,孩子本来不排斥胡萝卜,但是听到父母这样讲,就会对胡萝卜产生抗拒心理。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吃还真是个大问题,既然父母都这么重视孩子的饮食问题,那么,如何做才能让孩子真正爱上吃饭呢?
吃是人类的本能,婴儿从出生起就知道吸吮母亲的乳房,每个孩子天生就有自行调节进食数量和种类的能力,而且具备满足正常生长发育需要的精妙的生理机制。
如果父母不要在孩子吃饭的问题上过分地关注与紧张,不逼迫、不干涉,做到全然地放手,遵循自然规律,孩子反而会在吃饭的问题上很轻松、很坦然,依靠本能摄取到身体所需的各种营养。
妈妈们可以在煮饭的时候考虑食物的营养均衡等等,但是,一定要把吃什么的权利交给孩子,在饭菜上桌的一刹那,妈妈们就应该三缄其口,不要在孩子的吃饭问题上指指点点。哪怕孩子不吃菜、只吃肉,或者只吃主食,妈妈们也不要过分担心,充分相信孩子的生理机制。
有的父母看到孩子吃的多,就很开心,不住地表扬孩子,许诺给孩子什么样的奖励。看到孩子吃的少,就紧张地拉着脸,虽然做到了不唠叨、不逼迫,但父母的态度还是能够被孩子敏锐地捕捉到。
孩子可能会认为,父母的爱是有条件的,他吃的多,父母就高兴,他吃的少,父母就不喜欢他了,会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也会影响进食的胃口。
所以,父母应该以坦然地心态面对孩子的饮食,把焦虑藏起来,始终保持淡定平和的心态,让孩子在吃饭的时候,能够以轻松愉快地心态进餐,自然就会有很好的食欲了。
一家人在一起进餐的时光应该是和谐轻松的,父母不要在吃饭的时候接打手机、观看视频,或者数落孩子。
一家人可以愉快地进行交流,也可以感谢妈妈为家人煮饭的辛苦,带着感恩之心用心品尝每一种食物的味道,让一日三餐成为全家人最亲密的时刻。
小餐桌,大世界,父母在餐桌上对待孩子的态度,从某种程度上恰恰反映了父母育儿水平的高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