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动嘻哈传“亲爱的家长:很高兴漂流日记传到您的手中,您可以介绍育儿心得……”创校以来,平潭第二实验小学推出了多种新颖的教育交流方式——48个班的家长自由记录“家长漂流日记”、不同职业家长开“大讲堂”等,引发学生和家长参与热潮和广泛讨论。
这些方式不仅流动着每个家庭的温暖和关爱,传递着家庭教育新理念,也是平潭创新家庭教育模式的生动案例。本周,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所省第三批家庭教育特色学校,看家校如何“同频对话”?
前不久,二年(4)班的“家长漂流日记”漂到了学生林芷莘妈妈的手里,抓起笔沉思了许久后,她在日记中写道:“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充当很关键的角色,作为家长最重要的还是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作为林芷莘的家长还有很多做得不足,希望能让家长朋友们共同分享与交流教育孩子的经验,做到取长补短。”
面对这种特别的交流平台,她的心情有些激动,“家长漂流日记”到手上时,她细细翻阅了其他家长的育儿心得,对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习惯教育非常认同。她认为,通过“家长漂流日记”平台能让家长经常总结自己,看到自己在教育孩子中的不足,同时也可以学习到其他家长的好方法。
记者发现,这本“家长漂流日记”除了文字外,还配有妈妈抚摸孩子的头、妈妈为孩子竖起大拇指等手绘图等内容,童趣十足。
平潭第二实验小学德育处主任林晴虹告诉记者,7年间,“家长漂流日记”漂过2000多名家长手中,记录形式发生了许多改变,“从过去单一文字到如今图文并茂。最令人欣喜的是,不少学生在获知家长日记上写的内容后触动很深,懂得了感恩父母的不易。”
“导游”妈妈给学生讲平潭标志性景点、“县人大代表”爸爸给大家讲党史……在平潭第二实验小学,每学期定期开展一次“家长大讲堂”活动,邀请不同职业和社会身份的学生家长,作为主讲人分享各类特色主题内容,课程内容精彩纷呈。
“如果你要接待第一次来平潭的游客,你最想给他介绍的是平潭的哪个景点?”在多媒体教室里,家长张娇妹边用专业导游的手势,边声情并茂地介绍着东海仙境、牛山岛海域等内容,让身处校园的学生们仿佛身临其境。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自学校发起“家长大讲堂”开始,不少家长就踊跃报名,有的家长为了讲好这堂课,更是提前备课一周时间。有的甚至去学校分享过好几次,给孩子树立学习榜样力量。
对分享的家长而言,将自己职业知识带到孩子们的课堂上,内心十分激动。看到孩子们聆听时脸上表现的兴奋,他们感到很欣慰。
说起“家长大讲堂”的初衷,林晴虹希望,发挥家长的力量,让家长和学生同听讲座、同获知识、同诉心得,为家庭教育的开展营造和谐的亲子相处氛围。希望能有更多的家长走进课堂,将知识和特长带给孩子,让他们的童年丰富多彩。
“我们要学会尊重孩子的天性,欣赏孩子丰富的内心……”在“书香溢校园 家校共育人”读书活动颁奖典礼暨读书分享会上,五年(8)学生王妍希的家长林艳萍静静聆听,遇到自己认同之处,她就会仔细用手机记录下来。
担任五年校家委的林艳萍也记不清多少次参加分享会了,她说,在不知不觉中,她的育儿方法也悄然改变。现在的她,时常俯下身倾听孩子的心声,并将每周末设为家庭亲子活动日。“由于我是独自带娃,平时容易发怒,有时会忍不住吼骂孩子。但开设家长学校以来,学校邀请了多名闽台资深讲师,开展了十余场类型丰富的家庭教育指导讲座,为我们科学育儿提供了明确的方向,也拉近我和孩子之间的距离。”
另一边,四年(8)班学生翁子俊的家长阮丹丹马不停蹄地赶往家委办公室,开始处理校家委工作。在家庭教育工作室,她向林晴虹汇报近期家委工作完成情况。
“从一年级开始担任校家委,每天需要处理年段家长们反馈的意见,虽然生活很忙碌,但收获满满。”阮丹丹说。
平潭第二实验小学,在读2300多名学生中有近五分之四是农村学子,且多数学生由家中老人抚养,缺少较为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导致许多儿童的家庭教育缺失。
为此,平潭第二实验小学积极探索和实践家庭教育特色,从设立校家委会、开设家长学校、记录“家长漂流日记”、开展“家长大讲堂”活动、评选“最美家长”、评选“书香家庭”等方面切入,努力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紧密结合,为孩子建设好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多方位促进学生的发展。
“2016年,当时的校长陈强就十分重视家校社三者合作,还组织老师们到厦门学习相关知识。创校初期,学校仅有一年级学生,为了更了解家长们的育儿困扰,我们时常会与她们聊天,甚至处成了朋友关系。”林晴虹回忆说。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和学校位置搬迁,家庭教育做法也随之创新,并取得了不少成效。“接下来,我们会把每个月的文明礼仪月与家庭引导相挂钩,通过家庭引导,让孩子小手拉起大手,改变不良的行为习惯。”
版权所有【平潭网】平潭综合实验区融媒体中心闽ICP备2021005677号-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3420011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
平潭网违法和不良信息、儿童信息、涉未成年人信息、涉养老网络诈骗信息、网络暴力举报专区电话举报邮箱: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