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和伦医疗行业一直都是大家比较重点关注的,加上去年疫情导致整个医疗板块涨疯了,让这个行业的关注度又更上一层楼。
而本着不了解不投资的理念,为了让大家能探一探医疗行业的水,基姐就想着分析分析,好家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原来医疗行业里面藏着一个几乎完美的细分赛道,今天看到的朋友,都赶紧把这私货藏好了!
在实际运用中,其实我们经常将医疗和医药混淆,但市场上并没有对医疗有一个准确的定义,所以本文也不作具体区分,只给大家讲点有用的干货。
1、医药外包(CXO):承包新药制作项目,是个技术活,壁垒很强的高端服务行业。
目前来看,医药外包(CXO)是最受市场追捧的细分赛道,且在这个赛道中也体现出了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
医药外包(CXO)甚至被称为“无死角赛道”,因为CXO是通过承包新药研发的项目来赚取利润的,而不论新药研发是否成功,其项目款都是固定的。
相当于你拿钱给我,让我帮你买一个限量版包包,但我们事先说好了,这个包包能买到,你也得给我1万块辛苦费,买不到,也得给我1万块,我这个辛苦费是固定的。
所以从这个层面上来讲,CXO既不需要承担新药研发失败的风险,又有稳定的项目款收入,简直就是个完美的生意。
但要知道,也只有技术够硬才能有人找你做项目,正好咱们国家人才是最多的,吃尽工程师红利的CXO公司发展得非常好,相较于其他细分赛道来看,CXO真的是最天衣无缝的好生意了。
2021年上半年,医药外包(CXO)板块重点公司的营收都相当nice,如美迪西、九州药业、药明康德、泰格医药的净利润分别达到了150%、103%、88%和89%。
看到这是不是已经有点心动了呢?别着急,目前整个CXO赛道的估值都比较高,很多投资者也是望而却步。
说到医疗行业,大多数人都会想起18年那场集采带来的腥风血雨,但这么多年来,医疗行业发生的大事可太多了。
2011年安徽模式:11年安徽省进行普药集采,因影响范围大加上情绪波动,14个月的时间,医疗行业指数跌了44%,这意味着行业内多数公司股价面临腰斩。
到了2014年,创新器械特别审批通道制度的推出,给医疗行业带来了新的生机,股价开始一路向上。
但2015年,医疗行业总体已经到了估值全面泡沫的境地,也正在这时,迎来了药企口中的“722惨案”。
“722惨案”其实就是当时国家食药监局发布了一则关于药物临床试验数据自查的公告,这则公告号称“史上最严的数据核查要求”,大量临试数据涉嫌造假,苦了药企,好了百姓。
在这波铁拳重击之下,中证医药指数7个月内下跌了44%!还刚好赶上了熊市,完完全全的跌跌不休~
之后好不容易熊市过去,整治风波也逐渐过去,医疗行业又开始蓬勃发展,结果又迎来了18年的仿制药集采惨案。
这个惨案在上次说医疗集采的时候有跟大家详细说过,没看过的朋友可以看一下以前的文章。
2019年,科创板和港股开始接受大量创新医疗器械公司上市,加上疫情,医疗股开始暴涨,整个医疗行业又迎来了春天。
但2020年11月,高值耗材集采来了,这个大家都基本有印象,一万元的冠脉支架直接降到了几百块一个,高值耗材行业受到了不小的冲击。
从上面医疗行业的过去十年可以看到,国家政策对整个医疗行业是可以带来非同凡响的影响力度的,那到底这几年国家在对医疗行业方面除了集采、整治,有没有其他政策来不断刺激医疗行业发展呢?
▶“十五”规划,国家提出重点攻克生物医药相关技术,将生物医药放到重要位置;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国家提出强化战略科技力量,这其中包含生物医药行业的基因和生物技术。
21年3月1日,国务院发表的《“十四五”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规划》中,明确表达了要加快发展生物医药等产业,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
19年除了对药品的规范类文件,国家药监局也明确表示了对药品监管的支持工作。
以小见大,足以看出国家对医疗行业的重视和支持,每年都有大量的文件出台来规范和支持行业更好发展,这也是整个行业即使受到几次政策重创,依然可以震荡向上发展的重要原因。
港交所和科创板都允许生物医药公司可以在没有产生收入的情况下上市,这对生物医药公司是超级利好。
因为生物医药企业研发周期很长,前期投入资金大,在产品上市销售前根本没有营业收入,更别说是利润了,根据以往IPO审核标准,是不具备上市条件的。
而港交所和科创板对生物医药企业的开放,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些药企的资金问题,看,这可不是画大饼哦~
既然国家对整个医疗行业是很正面支持的态度,前面也提到了医疗行业中的细分赛道CXO是个几乎完美的生意,
以前的医疗行业,最被看重的是化学制药和中药这两个细分赛道,可随着我们国家医疗行业的蓬勃发展,如今,医疗服务和医疗器械等非药板块备受海外投资者青睐。
医疗服务板块在今年1月8日的持仓占比是25.93%,到8月27日,持仓占比提高到了27.25%。
而医疗器械板块则从今年1月8日的18.41%提高到了8月27日的23.42%。
化学制药在海外投资者的持仓占比中越来越低,而医疗服务和医疗器械都是在持续提升的。
这其实是大家越来越认可医疗服务和医疗器械都是不错的生意,来看看业绩增速:
2021上半年,医疗服务净利润增速57.2%,医疗器械净利润增速69.2%,而化学制药仅2.2%。
虽然化学制药是受到集采影响比较大,不过也依然不难看出医疗服务和医疗器械是个业绩增速很快的好赛道。
所以要说医疗行业未来值得我们去关注的细分赛道主要就三个:CXO、医疗服务以及医疗器械。
纵观医疗行业过去每个里程碑事件,可以看到集采和国家对试验数据的检查在其中的影响力度是最大的。
很多人认为买医疗行业的逻辑是,不管经济怎么样,人一定会生病,而且整个世界的医疗水平都在飞速发展,中国也不例外,所以医疗行业怎么看都是非常好的。
但实际上在受到集采或其他国家政策影响下,医疗行业也可能会遭遇长时间的下跌,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可能会造成很大亏损。
而集采对于老百姓来说,肯定是好的,只是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中短期内可能会造成一定的损失。
同时我们也可以意识到,不要去买医疗行业的个股,个股更容易发生基本面的重大变化,比如药物试验数据自查引起的多家医药公司受到重创,普通投资者对于这种事件很难把控。
当然了,我国的医疗行业虽然历经波折,但一直是向上发展的,作为普通投资者,我们应该重点关注医疗器械、医疗服务以及CXO三个细分赛道。
既然医疗行业随着我国政策逐渐完善,前景也变得越来越好,那作为普通投资者,我们用什么工具参与这场长久的盛宴更稳妥?
个股风险过大,但基金却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规避个股风险,那选择医疗行业指数基金好?还是主动型基金好?
指数基金是跟随医药指数的,按市值大小决定仓位,谈不上基金经理主动管理调仓,
不过上表的招商国证生物医药指数并未跟随中证医药买入医疗器械和中药,这一点要注意到。
可以看到,相较之下,主动型基金在医药外包(CXO)这个细分赛道都会超额配置,尤其是赵蓓的工银前沿医疗股票,在CXO配置了40%+的仓位。
可以明显总结出,这4只主动型基金的基金经理都更加看好医药外包(CXO)这个板块,毕竟基本面好,确定性高,让人很难不爱啊~
可见这几年确实是医药外包(CXO)的天下,重仓这个赛道的工银前沿医疗股票吃到了最多的上涨红利。
如果看好医疗行业,想要参与进来,不建议大家购买个股和指数基金,个股风险过大,指数基金无法选择更优秀的赛道进行超额配置,只能傻傻跟着市值来,这样会错过很多潜力股。
以上几个主动型基金的基金经理都是科班出身,每一位都对医疗行业有非常深的了解,所以他们在选择细分赛道上会比我们普通投资者更具优势,这会相信他们才是硬道理~
上面基姐讲发展历程提到了医疗行业遇到的几次里程碑事件,其中,由集采带头引发的大跌事件发生过三次。
集采可以让老百姓买到更便宜的药,去掉中间商赚差价,从长远来看是好事,而且集采后药企的利润依然是有保障的,所以对基本面动摇并不大。
主要是指政府下达的一些政策,如限抗令和药物临床试验数据自查(722事件)。
国家对医疗行业进行整治,防止出现更多不良药企,从根源上是帮助大众吃到更放心的药,所以虽然短期内会对医疗行业产生不小的冲击,但依然是在帮助整个行业走向更规范的未来。
以上两个风险,基姐认为如果大家在投资期间遇到,不必过于恐慌,当然了,如果你买的是个股,还中招了,那该慌还得慌。
看好医疗行业的,买行业基金是个不错的选择,只不过回撤一定要自己看好了,不愿意承担波动的朋友,行业基金不太适合你,行业基金是不可避免的高波动。
基姐只做基金测评,不构成买入建议,如果有看上的基金,要根据自己的目标收益和可承受风险去考虑,以免一时被收益冲昏了头做出错误决定。
投资本身是一个严肃且经过深思熟虑才能做的决策,永远不要盲目跟风投资,投资路上只有拥有一套自己的想法、理念,才不会轻易迷路~
我们做基金测评的初衷是为了帮到更多人学习如何投资基金,如何辨别基金是否适合自己,而不是直接给购买建议,基姐真心希望每一个人都能买到最让你心仪的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