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闯西游“1元体验祛黑头!”17岁的小荘在某电商平台上看到“Dr.ACNE痘院长”的广告,第一次进店体验就被忽悠了近万元。然而,这只是销售套路的开始……
有调查显示,当前,美容领域低龄化现象日趋严重,医美乱象堪忧,诱导消费套路深不可测。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消费者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朱巍告诉未来网记者,“国家已出台了《儿童化妆品监督管理规定》,但医疗美容动刀风险更大,亟需出台针对未成年人医疗美容的监管办法,实施‘儿童模式’,禁止未成年人接受非必要的医疗美容项目。”
2021年5月,他抱着贪图小便宜的心态,在美团上购买了Dr.ACNE痘院长“1元钱祛除黑头”体验套餐,殊不知,这成为他噩梦的开始。
进店接受皮肤测试后,他被店员告知是敏感肌肤,油脂分泌旺盛,若不护理,皮肤会越来越差,直到“满脸都是痘痘和黑头”。
“听到这话,我都吓懵了!”小荘说,店员顺势向他推销价值9960元的祛黑头年卡套餐,他担心肌肤又经不住游说,很快付款买下。
然而,价值近万元的祛黑头套餐还没用完,店员又开始游说他购买2000多元一次的微雕美容项目,并“吓唬”他,“如果皮肤每天不做护理,还会回到满是痘痘和黑头的状态。”
小荘明白了,所谓的“1元祛黑头”体验其实就是用低价噱头吸引消费者,店员再用“话术”连哄带吓制造焦虑,诱导消费。只要消费者付费上钩,就会不断推销各种高昂的套餐,目的还是盯着口袋里的钱。
看穿套路后,小荘向医美机构提出退款要求,却被告知“办的是年卡,不能退!”
如今,更多的未成年人可以通过网络接触到各类医疗美容广告,这些广告大多采用低价体验,“话术”营销,层层加价的手段,诱使未成年人掉入医疗美容“陷阱”。
2021年9月25日,年仅15岁的网红周楚娜透露,因为对整形后的鼻子不满意,她刚刚接受了第八次“肋骨鼻(即把自己的肋软骨植入鼻部)修复”,一次花费近14万。
“很多人并不了解,整形美容是有保鲜期的。”医疗领域专业人士马海伟向未来网记者解释说,一旦做了医疗美容,容易产生依赖,就像毒瘾一样。比如,鼻子整形后并不是一劳永逸,平时要养护,两三年后,鼻子还可能变歪,需要微调,或更换垫鼻子的材料。
医美平台“更美App”发布的《2020医美行业白皮书》显示,在互联网医美消费平台上,“95后”与“00后”占比过半。
“无论是生理学还是心理学方面,青少年时期接受医疗美容,机会成本和未知风险都大为增高。”中国医师协会美容与整形医师分会副会长、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外科专家刘林嶓教授告诉未来网记者。
2021年7月13日,杭州女网红小冉在杭州华颜医疗美容医院做抽脂填充手术后,因全身感染造成多器官衰竭死亡,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即便如此,依然有未成年人为了增高或变美,在做“断骨增高术”“小腿肌肉阻断术”等手术,结果换来的是终身残疾。
究竟是谁在未成年人心里种下了容貌焦虑的“蛊”,导致越来越多的人掉进整容陷阱?
马海伟认为,导致未成年人滋生容貌焦虑的首要原因是医美机构狂轰乱炸式的广告,传播力强,渗透面广。
特意为青少年量身定制医美广告,疯狂向青少年输出“颜值即正义”的谬论,更是充斥在短视频、电商、社交网络平台。
青少年在“整成明星脸,更容易成功”宣传误导下,盲目追求颜值,逐步沦为被医疗美容机构收割的“韭菜”。
未来网记者注意到,医美平台新氧在各大视频平台推出的综艺节目——《新氧明星整形教室》里曾出现过诱导性的文字:“欧阳娜娜究竟做了什么?学会这些你也能成为人间富贵花。”“为什么泫雅不适合传统审美?深扒泫雅变美思路!”
电商平台京东将10月11日定为京东医美日,该平台上某医美旗舰店广告语写着:“没有人不需要光子嫩肤。”
未来网记者以用户身份,咨询未成年人可以用光子嫩肤和水光针吗?其客服表示“可以的”。
有网友反映,她经常通过知乎、小红书、贴吧等社交平台,了解医美项目的分享笔记,从而心动“种草”,慕名前往医院做(美容)手术。
7月27日,小红书表示,自6月1日上线虚假医美内容治理专项行动以来,发现并下架违规医美笔记7626篇,封禁异常账号4891个。但截至记者发稿,发现小红书上仍有不少用户分享医美笔记。
此外,微博上的医美话题也很热。继#小腿肌肉阻断术#话题登上热搜之后,近日,#是我羡慕的腿精了#登上新浪微博热搜,阅读量近2亿,阅读和互动量之高令人惊叹。
微博实名认证显示为某医疗美容医院的医生大V写道:“腿精有先天的,也有后天练成的,比如这个姑娘,通过对大腿环吸,小腿瘦腿针的雕琢塑形,最终也成为了大家羡慕的腿精了。”
在医美整形信息的“洪流”中,未成年人无形中会加深审美焦虑。原本只想祛痘祛黑头、割双眼皮、瘦脸等单一项目,却被医美机构的“专业医师”通过测试工具,千方百计挑出身上各种“毛病”,从而被诱导陷入一环扣一环的消费,逃脱不了被营销被套路的宿命。
为了整治泛滥的医美广告,8月27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医疗美容广告执法指南(征求意见稿)》,明确指出依法整治各类医疗美容广告乱象,着重治理制造容貌焦虑;利用广告代言人为医疗美容做推荐、证明等问题。
前不久,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央网信办等八部门印发了《打击非法医疗美容服务专项整治工作方案》,要求未经依法审查取得批准,严禁发布医疗广告,或以新闻形式、医疗资讯服务专题(栏)、健康科普等形式变相发布医疗广告、虚假信息等。
除了禁播相关广告,卫生、工商、金融、公安、广电等多部门在监管上形成合力,既要追究平台虚假宣传、欺骗消费者的责任,又要通过法律或行政手段保护未成年人。
那么,医美领域能否引入“儿童模式”呢?出台医疗美容行业规范与准则,禁止未成年人接受非必要的医疗美容手术项目,严惩违反规定的平台和机构。
全国人大代表和业内人士曾多次呼吁国家通过立法或行政监管,对未成年人整容整形作出明确规定——建议除了因先天性缺陷等原因需要进行医疗美容之外,严禁对未成年人做整形美容。
对于因为身体缺陷必做的整形美容,比如兔唇矫治,朱巍则认为,未成年人需要在家长的陪护下进行,医美机构不得擅自在未取得未成年人监护人同意的情况下,对未成年人实施手术,否则,就要按照规定予以严惩。
未来网记者采访了多位专家,他们均认为医美行业有必要设置“儿童模式”,严禁医美机构为16周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做非必要的美容项目,并设置禁做项目名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