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剑27大家好,我是康复哥,近日看到了一份研究报告,小编觉得内容分析的挺全面,还是有点参考意义的,考虑到大家国庆节都在玩耍,为了节约大家的时间,我们摘取部分我们认为重要的数据和问题与大家一起分享。如果对原文件感兴趣可以直接到扫码查看,如果文件过期,可以添加康复哥获取。
1、按照65岁及以上的老龄人口统计口径,2000年老龄人口占我国总人口比重便已达到7%,我国正式步入老龄化社会,此后二十余年,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2021年我国老龄人口占比超过14%,开始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全球范围来看,当前中国老龄化程度属于中上水平,2023年我国老龄人口占比15.4%,而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2023年全球老龄化程度为14.2%,国际上较为发达的北美及欧洲地区同期的老龄化程度分别为24.1%和26.7%。从老年人口的数量上看,2023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约2.2亿,约占世界老年人口的四分之一。
2、中国将在2030年左右进入占比超20%的超老龄化社会,之后持续快速上升至2060年的约37.4%,企稳一段后将再度上升至2080年及之后的46%左右,届时中国8亿总人口中将近一半是老年人。
3、1953年至2020年共计七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我国家庭户规模从1953年的4.36人/户锐减至2020年的2.62人/户。家庭规模的减小无疑会导致传统家庭结构的简化,从而难以承担养老功能,家庭规模的减小也是当下老年人与子女同住比例下降的体现,年轻成员的缺位使得老年人失去了最直接的人员照料和日生活支持来源,老人不得不更多依赖其他的养老方式。
1、目前我国己初步形成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及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即“9073”的养老模式格局。“9073”养老模式是在“十一五”规划期间,在上海经过精确调研和评估提出,即90%的老年人以自助或家庭成员照顾为主居家养老;7%的老年人可得到有政府福利政策支持的社区养老服务;3%的老年人接受机构养老服务。
2、居家养老是符合中国传统理念的养老方式,目前大概有90%的老年人均采用这种养老方式。
3、目前我国社区养老大约占据7%。随着老人与子女同住比例逐渐下降,社区养老作为一种成本适中,且不需要子女投入过多看护精力的养老模式,将被更多老年人选择。
4、机构养老是指老年人通过入住养老院、老年公寓、康养中心等养老机构,并从中获得居住、就餐、医疗、娱乐等全面养老服务的养老方式随着人口预期寿命上升带来的高龄老人增加,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近年我国养老机构的数量呈现逐年上涨的趋势。
5、国内的养老行业通过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的CCRC(与地产开发结合的养老园区)养老模式,探索出了适合中国本土国情的类CCRC模式,即与地产开发结合的养老园区。
1、根据《中国老年健康报告(2024)》,我国当前60岁以上失能人口规模达4,654万。北京大学一项人口学研究显示,到2030年,我国失能老人规模将超过7,700万,平均将经历7.44年的失能期。
2、当前我国失能老人已经超过4.500万,该等老人群体需要更加专业细致的照护服务。目前市场上存在的多种形式养老机构,例如疗养院,护理院,颐养院等等,其主要问题在于养老设施单一化,提供的服务大多数是基础型常规服务,侧重传统的养老陪护,而缺乏专业、系统的医疗诊治及康复服务,服务人员专业化程度不足。根据民政部的数据,截至2023年末,全国共有两证齐全(具备医疗卫生机构资质,并进行养老机构备案)的医养结合机构仅有不到8.000家,占同期全国养老机构比例不到两成。
3、据民政部统计,我国对养老护理员的需求超过600万名,但目前相关从业人员不到100万名,其中具有医养结合技能的长期护理服务人员更是十分紧缺。
4、随着我国老年人对医疗护理的需求日益增长,而目前国内养老服务和医疗服务体系在服务层面相对分离,使得广大老年群体的养老照料和医疗康复服务需求无法得到有效满足和及时供给。
1、在国内养老产业模式逐渐清晰的大背景下,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实现,可以概括分成三大服务场景,即:居家医养、社区医养和机构医养场景。
2、在1946年,英国政府正式实施了《国家卫生服务法》,以此兑现了工党对公众的社会福利承诺。该法通过建立全民健康系统(NationalHealthySystem,NHS),向国内所有公民及长期居住者提供了无偿医疗服务。同时,对于那些残疾和年迈等,政府采取了集中化的机构照护模式,这一举措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然而,这种无需付费的医疗保健和长期的机构护理,却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受助者对福利的过度依赖,削弱了他们融入社会的意愿与能力。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医疗体系和养老机构的财政压力也逐步增大。
3、1963年,日本政府制定了《老人福利法》,规定政府出资修建特别养老院,为认知症、卧床不起等体弱老人提供服务;1982年,日本出台了《老人保健法》,其中提出了由政府为有需要的老人出资建立提供短期入住、治疗服务和护理的托老所这一新举措;1989年制定《高龄者保健福利推进十年战略》,以此为契机,众多老年活动室、老人医院、老年公寓开始出现;1997年12月,日本通过了《护理保险法》,规定:“采用强制的方式,以政府为主体,将居住在本国的40岁以上者(包括外国人)纳入到长期护理保险中,65岁后开始享受保险提供的服务卧床或患痴呆无法自理的老年人不去医院就可在家接受护理”。
4、截至2023年底,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2.97亿,占总人口的21.1%,65周岁及以上人口2.17亿,占总人口比例为15.4%。
5、根据育娲人口《中国人口预测报告2023》“中方案”,预计中国在2030年左右进入占比超20%的超级老龄化社会,之后持续快速上升至2060年的约37.4%,企稳一段后将再度上升至2080年及之后的46%左右,届时中国8亿总人口中近一半是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患病率高成为影响老年人群健康的主要问题,我国失能和部分失能老年人近4,000万”,其中完全失能的老年人近1,000万。而据北京大学一项人口学研究显示,如果不加以预防和控制措施,到2030年,我国失能老人规模或将超过7.700万。
6、根据2024年5月1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布会报道,截至目前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和养老服务机构签约对数达到了8.7万对。具备医疗卫生机构资质并进行养老机构备案的医养结合机构达7,800多家,床位达200万张。其中,有5,500多家是社会力量举办的,占总量的70%以上。养老模式上,90%以上的老年人希望居家养老,由此将催生出巨大的居家及社区医养服务市场。
7、4种基础发展模式:根据2024年5月1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国大力推进医养结合,取得了积极成效。完善政策措施,将医养结合纳入重要规划,对居家社区服务、机构服务、医养衔接、服务监管出台具体政策措施。针对财税、价格、土地、医保、投融资等制定支持性政策,为医养结合发展提供了支撑。扩大服务供给,形成了4种比较成熟的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即医疗卫生机构和养老服务机构进行签约合作、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医养结合服务、养老机构依法依规开展医疗卫生服务、医疗卫生服务延伸到居家和社区。
8、医养结合市场服务提供主体众多,包括远程照护服务商、上门康复护理服务商、智能养老设备厂商、医疗机构、数据服务商、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地产系养老企业等
9、由于医养产业发展起步较晚,我国诸多地区的养老行业普遍存在“医养分离的现象。行业规范待完善、优质医护资源不足、医保支付体系不完善以及医养行业的盈利性问题均是导致我国养老体系“医养分离”,制约医养产业发展的关键痛点。
1、2021年康复医院内万元以上设备中,50万元以下的设备占比高达94.81%,50-99万元占比2.73%,100万元及以上占比2.46%。
2、2010年,我国康复医院仅268家,人员数量合计18,547人;2021年,康复医院合计810家,人员数量合计已达到87,507人,均呈现了翻倍式增长。
3、2010年,我国公立康复医院有150家,占比55.97%,非公立康复医院有118家,占比44.03%;而在2021年,我国公立康复医院有182家,占比下降到22.47%,非公立康复医院快速增长至628家,占比大幅上升至77.53%
4、2010-2021年,我国康复医院诊疗人数及营收规模呈现较快上升趋势,由2010年的532.60万人次,25.69亿收入增长至2021年的1.441.87万人次,230.46亿元收入。其中,受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导致2020年诊疗人次数和出院人数均有所下降。
5、从竞争格局来看,国内康复医疗器械行业内企业数量较多,普通康复医疗器械技术壁垒较低、产品同质化程度高但细分需求与产品种类多,行业相对分散。
-1:根据《康复医院标准》要求,三级、二级康复医院的康复专业床位应占75%以上。年度抽样调查的9,138家综合医院中仅2,676家具备康复医学病房。全国综合医院的康复医学科病房配置率仍不足三成,康复医学病房配置情况较往年无明显改善,无法充分满足康复医疗需求。
-2:《综合医院标准》要求,康复医学科门诊和治疗室总使用面积不少于1,000㎡,二级综合医院则不应少于500平方米。年度调查中,共有656家三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门诊和治疗室总使用面积不足1000平方米,占54.67%;555家二级综合康复医学科门诊和治疗室总使用医院面积不足500平方米,占52.35%,不满足要求。
-3:《康复医院标准》要求,三级康复医院的住院床位总数应在300张以上,其中康复专业床位75%以上。年度调查中,23.92%三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床位数不足医院总床位数的2%;12.64%二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床位数不足医院总床位数的2.5%;16.67%的三级康复医院不满300张,不满足要求。国家质控中心实地调研发现,各地康复医学科现有床位基本处于饱和状态,候床入院患者等候时间长。
-4:《综合医院标准》要求,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每床至少配备0.25名医师,0.5名康复治疗师及0.3名护士。年度调查中,综合医院方面,57.92%医院的平均每床配置医师数、80.44%医院的平均每床配置康复治疗师数、53.92%医院的平均每床配置护士数未达到《综合医院标准》要求,且各地区康复医学科每床平均配置康复医务人员数量差距较大。调查显示,全国各级各类别医院康复医学科医务人员工作负担较重。
-5:2017年中国康复医疗总收入约为75亿美元,人均康复医疗消费约为5.5美元,远低于同年美国人均康复花费54美元的水平,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国的康复医疗支出与欧美国家尚存在较大差距。
-6:根据2022年《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的数据,康复医院总收入为230.46亿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30.77亿元,占总收入比重13.35%,而总支出为227.64亿元,收入扣减支出后的盈余为2.82亿元,占总收入比重仅1.22%。这意味着当前中国康复医院的盈利能力仍相对有限且明显依赖财政拨款,对于市场的进一步扩容造成了阻碍。
-7:从支付意愿来看,一方面中国患者对于康复医疗的意识与认知存在偏差,投入资金意愿不强,尤其是老年群体支付能力不一,并广泛存在“重治疗,轻康复”的心理,康复支出优先级不高;另一方面,我国当前的医保体系中覆盖的康复类项目仅29项,占比极低,同时商保覆盖率极低。
1、医养以及康复医疗行业属于医疗服务行业,其主要管理部门为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国家层面为国家卫生健康委。此外,医保部门、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下属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亦对医疗机构履行部分监管职能。
2、在监管机制上,从经营目的角度,医疗机构按照非营利性和营利性进行分类管理;从机构规模和水平分级上,分为一级、二级、三级,等次分为甲等(最高等级为三级甲等)、乙等、不合格。具体到医疗机构设置及经营本身,国家对医疗机构设置、医护人员的执业、医疗器械以及药品的采购使用、医保结算和支付等方面也进行了管理与规范。
3、用地合规问题是养老行业难以回避的重要问题。按照目前国内《土地管理法》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从土地使用权所有制角度,分为国有土地以及集体土地,在取得方式上,包括划拨、出让、租赁等方式。
4、在现行法律框架下,原则上仅当医疗服务项目(包括康复服务)被正式纳入国家医疗保险报销目录时,方可依法获得医疗保险基金的资助。鉴于医养结合机构提供的养老服务与医疗服务之间存在性质上的交叉与复合,可能导致在实际操作中难以明确区分。
5、由于医养及康复医疗项目群体主要是老年人群体,身体素质水平欠佳,失能率较高,可能产生的意外事件也相对较高,因此也有可能会容易发生医养服务纠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