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银幕十大失忆硬汉985、211院校毕业生不仅就业机会较多、就业质量较好,而且入职后薪酬水平相对较高。
应用场景已从互联网扩展至医疗、制造等领域,头部企业算法工程师起薪普遍在2万元以上。
华北电力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院校的毕业生进入宁德时代、隆基绿能等企业的比例超40%,研发岗位年薪可达25万元。
低空经济被列为国家战略,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突破3万亿元,无人机操控员、装调检修工等岗位需求激增。
制造业升级推动设备联网+数据建模人才需求,掌握PLC编程、数字孪生技术的毕业生在三一重工、海尔等企业的起薪达1.2万元。建议参与西门子杯智能制造挑战赛等实践项目。
碳资产管理、ESG咨询等新兴职业崛起,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院校开设的碳中和管理微专业,毕业生进入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起薪超1.3万元,且享受绿色人才补贴政策。
根据2025年版就业蓝皮书等相关资料,以下是一些就业面广且薪资待遇较好的专业:
01、信息安全:2024届毕业生月收入7599元,位列本科高薪专业第1位。
毕业生主要从事网络安全测试与分析等工作,随着网络安全威胁加剧,政府、金融、互联网企业等均设有高薪岗位,行业缺口大,就业面涵盖多个领域。
02、微电子科学与工程:2024届毕业生平均月收入7282元,位列本科高薪专业第2位。
03、电子科学与技术:2024届毕业生月收入7215元,受益于高端制造与信息技术产业的迭代升级。
04、自动化:2024届毕业生月收入7108元,就业面广泛,不仅制造业需要,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等新兴领域也对其有需求。
05、软件工程:2024届毕业生月收入7092元,是IT行业的热门专业,从软件开发到软件测试等多个环节都需要相关人才,可在互联网企业、金融机构等众多单位就业,且与人工智能等结合的细分领域薪资涨幅更高。
06、机械电子工程:2024届毕业生月收入7018元,属于机械类与电子信息类的交叉专业,契合 “中国制造2025” 战略,可在机械制造、电子设备等行业从事设计、研发、维护等工作,贯穿整个工业链。
07、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作为绿牌专业,紧密对接 “碳中和” 目标,毕业生主要成为电厂操作人员等。随着光伏、储能产业爆发,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企业需求旺盛,工程师月薪较高,资深专家年薪可达百万。
08、车辆工程:2025年新晋绿牌专业,与新能源汽车产业深度融合,在汽车制造、研发等企业有较多就业机会,可从事汽车设计、生产、测试等工作。
09、铁道机车运用与维护:2024届高职毕业生平均月收入为5926元,就业满意度为85%,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为84%,
10、电气自动化技术:属于高职绿牌专业,围绕产业升级需求,可在各类工业企业从事电气设备安装、调试、运行等工作,就业面涉及电力、电子、自动化控制等领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