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子妮自第十届茅盾文学奖揭晓以来,围绕五部获奖作品的讨论就一直没有停歇。人们更关心这些作品是否能被搬上银幕和荧屏,让更广泛的受众去阅读其中的故事。近年来,随着大IP、流量剧热潮的退散,现实主义影视剧的市场正在回暖,以茅奖作品为代表的严肃文学会成为影视行业新的IP“香饽饽”吗?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曾经是影视剧的富矿。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凌力的《少年天子》经刘恒改编拍成电视剧,第三、四届茅奖作品《平凡的世界》《白鹿原》改编成电视剧播出,均获得了收视和口碑的双丰收。麦家的《暗算》甚至早于其获得茅奖前就拍摄成电视剧。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到,本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的五部长篇小说,至少已经有三部签出了影视版权,进入了影视改编的流程中。
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70后实力作家徐则臣潜心四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北上》连续斩获茅盾文学奖与“五个一工程”奖。《北上》以历史与当下两条线索,讲述了发生在京杭大运河之上几个家族之间的百年故事,既是关于“一条河”的大书,更是关于“一个民族”的精神史。早在2018年《北上》刚出版不久,这本书就被启蒙影业看中,并顺利地签出了版权。剧版《北上》制片人张书维对记者表示,“这不是一个特别商业性的行为,而是因为导演和原著作者在精神上的高度统一,这是这个项目的最大特征。”
剧版《北上》的导演是曾执导过《小丈夫》《虎妈猫爸》《带着爸爸去留学》等剧作的导演姚晓峰。张书维表示,姚导看了原著小说后很喜欢,再加上他与徐则臣都是江苏人,感到很有共鸣,于是很快就与徐则臣约见了。“导演对这个戏的设想和徐老师不谋而合,导演觉得最吸引他的是小说的气质以及宏大的框架,他们在小说影视化改编方面有很多一致的想法。”张书维说,因此,整个版权授予的流程非常顺利。
目前,剧版《北上》正在进行第一稿剧本大纲的创作,张书维坦言,原著小说框架很大,时间跨度长,想要进行电视剧的改编面临不小的挑战。她计划在10月与导演、编剧一道,并争取邀请徐则臣一起,沿着大运河一路北上,实地走一遍书中提到的地点,梳理创作思路。而电影版的《北上》也在前期筹备之中。
与《北上》一样,陈彦的《主角》和梁晓声的《人世间》也都是在一年前就完成了影视授权。目前担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的陈彦本身就是剧作家出身,由他创作的秦腔现代剧《西京故事》改编的同名电视剧于去年年底播出,反响不俗。如今,陈彦的两部以秦腔院团为背景的小说《装台》、《主角》都已进入影视化流程。电视剧《装台》由李少飞执导、马晓勇编剧、张嘉译与倪妮领衔主演,是一部带有浓厚“陕派”烙印的电视剧。陈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装台》目前已经杀青进入后期制作,《主角》的电影、电视剧版权在一年前就已签订,目前处于剧本创作阶段。“小说转换影视,就是影视艺术家的事了。我当然希望改编能尊重原著。”陈彦说。
梁晓声百万字巨著《人世间》被誉为“五十年中国百姓生活史”。早在去年年底,梁晓声将《人世间》的全版权合约签给了一家名为一未文化的公司。据该公司官网透露,电视剧版《人世间》将携手腾讯影业,并由《人民的名义》导演李路执导。梁晓声此前曾担任过自己作品《年轮》《知青》的电视剧改编工作,但他在公开讲座上也谈到,此次《人世间》的影视化,他不再介入,只是参加改编的研讨会。
今年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五部作品中,李洱的《应物兄》和徐怀中的《牵风记》影视改编的情况尚不明确。记者询问两本书的出版方人民文学出版社策划部主任宋强,他表示《牵风记》在获奖之后已经有人来洽谈影视版权,但是否卖出版权尚不清楚。至于《应物兄》,他认为这部作品体量较大,可能不太适合改编成电视剧。
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文学系系主任李胜利教授认为,以《推拿》《白鹿原》《平凡的世界》等作品的改编为例,就可以发现这些茅奖作品IP改编后的总体接受效果还是既叫座又叫好的,但从总体而言,茅奖作品与电视剧是异中有同的艺术门类,其主要接受群体有同有异。“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电视剧的主要接受群体与严肃文学的接受群体都会存在巨大的差距。当然,有优秀的严肃文学作品打底,就为中国未来现实题材电视剧的蓬勃发展开了一个好头。没有这个基础,只能靠极其优秀的改编创作团队才有可能创作出真正优秀的电视剧作品。”
李胜利表示,严肃文学与非严肃文学之间并无截然的界限,从具体作品来看,某些严肃文学作品同样具备大众文化的潜能,而这些作品是最容易改编为优秀电视剧的;另一些严肃文学作品则可以借用其中某些宜于市场接受的点进行改编,才有可能拍出叫好与叫座兼具的影视剧,否则,就可能沦为曲高和寡的阳春白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