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神网小麦磨成粉,只用鸡蛋和鸭蛋和面,辅以竹竿下压3000多次而成的竹升面,通过高汤沸煮,酱汁、猪油、虾子调和,制成干爽不失弹性的虾子捞面;澄面,一种除去蛋白质、只留下经过沉淀和干燥的小麦淀粉,隔水加热后用沸水和面,在师傅的巧手下成为一笼笼透明软糯的水晶粤式点心;大麦发芽、水解、熬煮后制成的麦芽糖,浇在烤制的猪肩胛肉上就有了蜜汁叉烧,调成脆皮水浇在鸡皮上成就了“胜过龙肉”的江南百花鸡……
经过三年的精心筹备,11月24日,由腾讯视频出品,陈磊、陈晓卿担任总导演的美食探索纪录片《风味人间4·谷物星球》(以下简称《风味人间4》)迎来首播。本季总计六集,在聚焦全球谷物的主题脉络下,将从麦、稻、黍粟、豆类、薯芋和各类谷物的不同角度,讲述谷物家族的故事。
在第1集《麦浪涌万年》中,数道以“麦”为原材料的大湾区美食破圈出位,展现大湾区美食的丰富形态。
从澳门的虾子捞面、葡式“花园小鱼”,到广东的水晶虾饺、绿茵兔仔饺、广式叉烧、江南百花鸡,一道道大湾区经典美食的先后登场,让观众们的口水“流”遍了《风味人间4》的弹幕区。
广东并非小麦主要产区,为何有多道美食出现在以小麦为主题的第一集?陈磊表示,大湾区美食形态丰富,每个地方的美食也不一样。广东地区虽然不太适合小麦生长,却花费心思钻研小麦的食用方式。陈晓卿也直言,以往的美食节目大多聚焦小麦生产区,如果《风味人间4》再拍一遍,便缺少新鲜感:“山西、陕西、河南,确实各种各样好吃的面都有,如果我们再拍一次,不是说不能把它拍得诱人,是想不好再怎么讲它们的故事,它们被拍太多次了。”《风味人间4》另辟蹊径,将和“麦”有关的大湾区美食摆上荧幕,呈现过去没有被讲述过的小麦及小麦制品的故事,反而让人耳目一新。
小麦种子的定格炸裂,迸发的白色淀粉带着小麦麸皮飞射,占据了整个屏幕;大麦发芽,镜头推进如雨后竹林的麦芽丛,看着绿植向上舒展;糖浆沸腾,气泡像烧红的玻璃……这样的画面赢得了弹幕中“给摄影师加鸡腿”的满堂喝彩,还有网友调侃:“摄影师是不是住进了锅里?”
这些微观拍摄的镜头,是《风味人间》延续了三季的制胜元素,在最新一季又给观众带来了崭新的视觉震撼。陈磊透露,片中看似奇幻的谷物崩裂片段就是这一季的全新尝试:“我们把它称为谷物肖像。微观团队将非常小的谷物籽粒置于显微镜下,进行360度全方位的拍摄,把它真实的形状和表面质感记录下来。后期特效团队通过真实的照片建模,变成一颗可以从任意角度凝视的种子形态,最后根据故事内容设计观看轨迹。”
陈磊表示,从选定本季主题为谷物时起,导演组就决定要记录谷物的成长过程,展示植物行为的奇观。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节目组在上海的崇明岛上租下了农村的田地,在那里种植谷物,还专门找来了拍摄植物的团队进行拍摄。
“但最后我们种出来的东西跟农民种出来的东西相比,只能满足拍摄,完全不是一个合格的农产品。”该片制作人邓洁表示,虽然团队中有海归的植物学家、自然纪录片拍摄专家,但种植过程中给植物施肥、给稻米灌浆等实际操作还是让团队感到困难重重。
“还好我们有3年时间。”陈磊介绍,在拍摄的三年期间,摄影团队辗转上海崇明、云南建立拍摄基地,找寻不同谷物适应的环境,终于达到了满意的效果。
“对中国人来说,谷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具有安全感的标志。”谈到为什么选择谷物作为第四季的主题,陈晓卿表示,“为什么不同地方的人会吃不同的谷物?它的来由是什么?这些谷物又怎么影响了当地的人?这些东西都特别有意思,又跟食物有关。”
陈磊表示:“每种谷物都跟当地人的生活相关,比如麦代表着最早农业的诞生,可以追溯到一万年前。这些多样化的谷物,背后的历史和故事都值得尊重,值得好好地讲述,这也是我们这次想做的。”
“一粒米里看世界,半边锅中煮乾坤。其实在最小的颗粒里面你能看到特别博大的世界,特别不一样的东西,甚至你从视觉上,显微镜放得越大,它越像银河系。”陈晓卿说。这也是这季节目名“谷物星球”的由来。
在第1集中,碱卤难耕的土地上生长出了适应自然的莜麦,莜麦丰收时杏花阿姨的歌声打动了不少人的心。邓洁介绍,莜麦的故事来源于一次偶遇。团队在长城脚下开车时,偶然遇见这个村庄:“我们到了这个村子后发现人已经很少了,几乎看不到什么年轻人,留下的基本上都是中老年人,他们孤独地守着自己的土地。”为了让村民们信任摄制组,邓洁不得不“三顾茅庐”,终于与村民结下了感情。如今,每到莜麦成熟的季节,邓洁还会收到杏花阿姨的照片和视频,问团队什么时候再来,“把我们看作她的子女一样”。
美食纪录片市场激烈竞争,该片监制朱乐贤坦言:“美食是一个通道,通过这个通道我们可以去看这个时代的生活、这个时代的人,可以去看我们的社会。只要能在这个领域进行深入的拓展,或者不断地创新,它的未来还是会有非常广阔的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