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习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4/23 15:45:14 | 【字体:小 大】 |
杨光的夏天演员表[摘 要] 习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到崭新阶段,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内涵,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治国理政,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对国内外重大挑战,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强大精神力量。
习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国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一贯继承、弘扬、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大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内涵、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治国理政、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对国内外重大挑战,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到崭新阶段,有力凝聚了民族精神,得到全世界中华儿女高度认同,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强大精神力量。
一、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民族文化血脉”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有力增强民族自信心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
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习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升华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民族文化血脉”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使其成为民族精神的源头和“老根”,为世界上所有华人提供了“精神家园”,使之找到了自己的“基因”所在,有力增强了民族自信心、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一个人有自己的基因,一个家族有自己家族的基因,一个民族有本民族的基因。习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21世纪的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人类进步一日千里,各种思潮汹涌澎湃,各种学说潮起潮落。此时此刻,人们更需要自己的精神寄托和共同的“精神家园”。中华文化强调“民惟邦本”“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以德治国、以文化人;“君子喻于义”“君子坦荡荡”“君子义以为质”;“言必信,行必果”“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德不孤,必有邻”“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入相友,守望相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不患寡而患不均”等。习认为:“像这样的思想和理念,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都有其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这些思想和理念,既随着时间推移和时代变迁而不断与时俱进,又有其自身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我们生为中国人,最根本的是我们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我们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因此,习站在21世纪的时代高度,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出发,高屋建瓴,气贯长虹,深刻总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发展的内在关系与生命力、影响力、凝聚力和创造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新的判断、新的概括和新的定义,赋予崭新的时代内涵:“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习认为,中国提倡和弘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营养,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这样,就把古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下子打通了、联通了、畅通了,将它们贯通在一起、联结在一起、融合在一起,使中华民族的历史基因得以世代传承,永葆其青春活力和时代魅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血脉”。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从《竹书纪年》《尚书》《论语》《道德经》到二十四史,从孔子、孟子、老子、孙子、墨子、韩非子到文学、史学、哲学、经学、医学等,从“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到“神农尝百草”“仓颉造字”,从精卫填海、炼石补天、后羿射日到嫦娥奔月、愚公移山、天人合一,都属于中华文化的范畴。在人类文明史上的古代中国、古代印度、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希腊等文明古国中,有的衰弱了,有的落后了,有的断代了,有的消亡了,唯有中华民族一直延续着创造着五千多年有文字记载的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一直延续着创造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与进步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而且,中华文化把56个民族、13亿多人紧密团结在一起,紧紧凝聚在一起,共存共荣,共同发展。中华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共同经历的奋斗历程,蕴含着中华民族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贯穿着中华民族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是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精神家园。中国能够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文明古国持久发展,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包容性的中华文化功不可没。习强调,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推进人类各种文明交流交融、互学互鉴,是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各国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必由之路。现在,无论是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还是全世界的华人华侨,都充分认同中华文化这一“民族文化血脉”。孔子及其学说,不仅得到海峡两岸的充分认同,而且得到全世界华人华侨的充分认同。完全有理由认为,中华文化的“民族文化血脉”作用,不仅在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必然在实现祖国统一中发挥更大作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习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古人说,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等,就是中华民族“精神命脉”的具体体现。有了这种“精神命脉”的传承与延续,在民族危机到来时,就可以同仇敌忾,共赴国难,就能够“杀身成仁”,“视死如归”,“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在14年中华民族抗日战争中,杨靖宇、赵尚志、左权、彭雪枫、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戴安澜等一批抗日将领,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新四军“刘老庄连”、东北抗日联军“八女投江”女战士、上海“八百壮士”等众多英雄群体,就是中国人民不畏强暴、以身殉国的杰出代表。“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有了这种“精神命脉”的发扬光大,中国改革开放后,就能够“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中华民族“兼收并蓄”的“包容精神”,大踏步赶上世界发展潮流,“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习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党的十八大以来,将中华文化确定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使中华文化贯通古今,既承载历史、承接历史、传承历史,又连接现实、服务现实、指导现实、开拓未来。当前“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可以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发掘历史智慧、汲取政治智慧,延续、发展中华民族“精神命脉”,作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习要求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了我们的基因。我们现在一说话就蹦出来的那些东西,都是小时候记下的。语文课应该学古诗文经典,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传承下去。”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习强调“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
|
|
栏目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