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划算huais奥匈帝国在争夺中采取了主动出击的姿态,它的野心是,控制巴尔干,打开通向爱琴海的通道。极力推行这一主张的是帝国皇储弗兰茨·斐迪南以及军界的赫特岑多夫将军和外交界的艾伦塔尔等代表人物。1906年赫特岑多夫和艾伦塔尔分别出任奥匈帝国的总参谋长和外交大臣,更加强了主战派的地位,从而使奥匈帝国更加紧推行自己的扩张计划。它的扩张步骤是,首先兼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继而吞并塞尔维亚,以南部斯拉夫人的解放运动,把二元帝国扩展为三元帝国,并进一步向南扩张,夺取萨罗尼卡,占据爱琴海的出海口。
奥匈帝国向巴尔干的扩张遇到了巴尔干斯拉夫人的反抗,特别是塞尔维亚的反抗。塞尔维亚在1878年俄土战争后获得了完全的独立,成为巴尔干西北部斯拉夫人的最强大的国家,逐步演变为南部斯拉夫人争取民族解放运动的中心。塞尔维亚的目标是,不仅要把土耳其统治下的斯拉夫人解放出来,而且要把包括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在内的奥匈帝国统治下的斯拉夫人解放出来,实现南部斯拉夫人的统一,建立一个大塞尔维亚王国。
1903年塞尔维亚发生了政变,原来亲奥的王朝被推翻,王位落入亲俄派分子手中。新王朝在反奥斗争中,采取争取俄国援助的政策,投入了俄国的怀抱,更成了奥匈向巴尔干扩张的障碍。奥匈为了使塞尔维亚屈服,利用各种手段向塞尔维亚发动攻势。奥匈帝国首先在经济上对塞尔维亚施加压力。塞尔维亚是个内陆国家,没有出海口,它的出口商品只能输往奥匈,再经其港口运往国外。1906年初,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发动了贸易战,禁止塞尔维亚商品通过奥匈国境。奥匈帝国还提高了生猪的入口税,限制塞尔维亚的大宗出口品生猪的输入。同时,奥匈帝国还制定了对塞尔维亚的作战计划,准备用武力手段吞并塞尔维亚,南斯拉夫民族的解放运动。
奥匈帝国对巴尔干的扩张也遇到了俄英的对抗。俄国历来打着支持斯拉夫人解放运动的旗号向巴尔干扩张,企图控制巴尔干和黑海海峡。日俄战争失败后,俄国把注意力集中到了巴尔干,想在这个地区取得成果以挽回声望。俄国外交大臣伊兹沃尔斯基在1907年曾说道:“俄国失去了满洲,连同旅顺口在内,因而也就失去了在东方通往海洋的出路。从此俄国扩张海陆军力量的主要地点就只能在黑海了。俄国必须从这里通到地中海。”于是,俄国利用斯拉夫民族反抗土耳其统治的形势,勾结英国,共同瓜分土耳其帝国,实现自己的野心。
1908年土耳其爆发了革命,为列强争夺巴尔干提供了可乘之机。奥匈帝国认为实现自己扩张计划的时机成熟了,决定正式吞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根据1878年柏林条约的规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这两个斯拉夫人居住的地区由奥匈帝国的军队占领,但名义上仍属于土耳其帝国,这时,奥匈帝国决心把它们纳入自己的版图。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它必须首先与俄国达成妥协。1908年9月15日,俄国外交大臣伊兹沃尔斯基接受奥匈外交大臣艾伦达尔的邀请,在布赫劳城堡举行会晤。双方经过讨价还价,达成了一项交易:俄国同意奥匈吞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奥匈则不反对黑海两海峡对俄国军舰开放。
布赫劳协议之后不久,1908年10月5日,奥匈帝国皇帝颁布诏书,正式吞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奥匈帝国的侵略行动,引起了巴尔干斯拉夫人的愤怒和抗议,塞尔维亚政府决定征召预备役兵员入伍,蒙特内哥罗宣布总动员,它们准备对奥作战,并请求俄国援助。但是,俄国确信已可取得两海峡,并且在战败后元气尚未恢复,因而表示“决不能为这两省而对奥宣战”,瞥告塞尔维亚要极端小心行事。
但是,俄国要得到两海峡的野心却落空了。海峡问题是各大国都十分关注的问题,奥匈一国的许诺不可能解决问题。1908年9月到10月,伊兹沃尔斯基访问了德、意、法、英等欧洲各大国,谋求它们的支持,未获满意的结果。尽管俄国与英法存在着协约关系,但它们都不愿支持俄国控制两海峡,特别是英国,它不愿意俄国势力南下威胁通往印度的航道,因此提出,两海峡不仅应对俄国和黑海国家开放,而且英国和其他所有国家也应取得这种权利。这样,俄奥勾结的结果是,奥匈实现了吞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的目的,而俄国控制黑海海峡的愿望则化成了泡影。
俄国不甘心它在外交上的失败,又回过头来支持巴尔干人的反奥斗争。它谴责奥的行动,支持对塞尔维亚和蒙特内哥罗进行“补偿”,并提出召开国际会议讨论波斯尼亚危机问题。
1908年11月14日,它正式拒绝把兼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的问题提交国际会议讨论,并拒绝给予塞尔维亚领土补偿。奥匈帝国还积极进行军事准备,调动军队,打算对塞尔维亚发动先发制人的战争。为了给自己的扩张行径披上一件合法的外衣,奥匈政府于1909年2月26日与土耳其政府达成了一项协议,土耳其放弃了自己对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名义上的主权,为此,奥匈给予土耳其2500万英镑的补偿,并放弃了对新帕扎尔州的占领权。奥匈的侵略行径,得到了德国的全力支持。德国竭力怂恿奥匈帝国采取武力来解决与塞尔维亚的冲突。
1909年1月,德军总参谋长小毛奇致函给奥军总参谋长赫特岑多夫,表示俄奥冲突即使不是由于俄国直接进攻奥国引起的,而是因为俄国干涉奥塞冲突引起的,德国也将履行同盟条约的义务。这样,德国对德奥同盟条约作了新的解释,扩大了它的涵义,为奥匈帝国提供了军事支持的保证。德国为了给奥匈以更有力的支持,1909年3月22日,德国向俄国提出了最后通谍式的要求,要求俄国承认奥匈对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的兼并,否则就将“撒手不管”了,即放任奥匈对塞尔维亚作战。同一天,奥勾宣布两个军团处于“紧急状态”
面对德奥的威胁,俄国终因日俄战争刚刚失败、缺乏战争准备,加上英法只支持它召开国际会议的要求,而不愿意为此对德奥作战,只得被迫让步。就在3月22日当天,沙皇致电德皇威廉二世,接受了德国的要求。3月31日,寨尔维亚也被迫屈服,承认了奥匈对波斯尼亚和黑寨哥维那的吞并。
1908年至1909年的波斯尼亚危机,是帝国主义列强为争夺巴尔干地区而引起的一场激烈斗争,其结果是同盟国取得了胜利,协约国遭到了失败。这种结局,使得两大军事集团的矛盾更加尖锐化。奥匈帝国虽然吞并了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但这只是它的计划中的第一步,为了实现夺取爱琴海出海口的野心,它更加紧了在巴尔干的扩张。俄国在这场斗争中遭到失败,使得它与德奥的矛盾进一步加剧,更向英法靠拢。英法为了对抗德奥的扩张,也极力巩固它们与俄国的同盟。意大利对巴尔干地区也有野心,它对奥匈帝国的扩张极为不满,但它的要求无法得到德国的支持,因此更向协约国集团靠拢。这样,两大军事集团的对抗和斗争更加复杂化和尖锐化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