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金刚姬兜印度在被英国殖民主义者捏合成现代国家之前,一直被认为是个地理上的概念,这也是印度民族主义者心中永远的痛。
印度是个过于复杂的国家,阶级,宗教,民族的矛盾不断的撕裂牵扯着国家的一切举动,历史上的孔雀王朝几乎征服了整个印度,然而很快印度又退回到了分崩离析的状态,和进入了中央集权制度,很早就在文明的概念上大一统了的华夏文明圈相比,到底印度被怎样的阴影覆盖着呢?
在政治上,从公元前十六世纪雅利安人进入南亚开始,印度就被人为的从政治结构和社会结构上撕裂开来,随后的月氏,波斯,穆斯林化的突厥人对印度北部的征服带来的统治,都是将一个个分裂和不安定的种子埋藏在印度社会中。这些问题一直在积累,但从来没有得到过解决。
印度的一百多个民族,数百种语言,几十种宗教将印度社会从各个方面分离开来,这样情况下的印度居然没有陷入大规模的内战,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人民早已习惯了这样的生存状态,而这确实也是历史上印度的常态。
中国的政治,从来看重同文同种,从夏朝开始,几乎就是被认可的中华文明圈的势力内斗,异族对中国的政治影响,要到很久以后才会显示出来。
印度则不同,公元前一千五百年,雅利安人就把印度河和恒河流域的印度原住民给赶跑了,随后根据肤色种族的不同,将人民分为五等,四等和不入流,行使种姓制度。
大家看到这里,是不是想到了在中原激发了强烈仇恨的元朝四等人政策,可是印度的神奇之处就在于,这样侮辱性的政策在南亚平稳的运行了数千年。
种姓制度的核心在于,雅利安人想保证浅肤色人种血统的纯正,他没有把印度原住民当成可以交流的同类来看待,他就是要特权自己,他就是要割裂社会。
华夏几千年前的执子之手,与子同袍的那种同种的深厚感情,在古代印度是不存在的,对贱民的敌视胜过了对征服印度的那些后来民族的敌视,印度社会在数千年前就被埋下了巨大的地雷,这个问题不解决,印度社会上下的通道几乎是隔绝的。
难道印度历史上就没有秦皇汉武那样的有大魄力之人吗?答案是否定的,孔雀王朝的第一代国王和第三代的阿育王,都致力于在地理上先统一印度。
然而波斯人的,月氏的,突厥人的军队从阿富汗反复的侵扰印度,印度中央核心地带的统治者,恒河平原和印度河流域的掌控者,大量的精力都在抵御北方的侵略中,侵略成功的帝王,没有时间整合他所吞并的印度城邦,就又要迎接新的侵略者的挑战。
如果说华夏封建王朝的周期论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定理的话,印度的北方疮疤就是他千年历史的特点。
崇尚武功的阿育王,在全盛时期,除了南印度的一小块,几乎完成了统一印度的使命,看来难度不大的征服随着阿育王的死去,居然无限期的推迟,他自己的帝国很快就分裂了,这种杨坚死了,杨广就放弃南征的戏码,在中国是不可能出现的。
阿育王和孔雀王朝的悲剧就在于,他的征服确实就完全是军事力量的压制,他没有书同文,车同轨,人同伦的政策,没有儒家这样的哲学思想统一文明,没有郡县制,没有刺史。孔雀王朝的地方官确实能拿到税收,但是土王的根本政治权益没有受到损害,阿育王是强人政治的代表,他一死,所有的努力就化为了虚无。
文化似乎是个很抽象的概念,然而对于文明来说,他是提升凝聚力的根本,他是在思想方面一个民族共同的标准,共同的鉴赏,共同的回忆。
印度数百种语言,最流行的印地语的受众也没有达到人口的四成,印度很多地域是靠英语来保持交流的,这个悲惨的现实说明印度文化破碎的状态。
没有整个半岛流传的史诗,没有共同的民族英雄,甚至没有基本的交流,印度的地域间,种姓间,宗教间仿佛被一道道无形的墙分割开来,孟买的贫民窟孩子看着海边别墅,心中甚至连一丝我以后也能住在这里的梦想都不敢有。
印度斯坦族是印度占比数量最多的人口,也只达到了印度人口的四成,民族过于驳杂可以参考苏联解体时候的民族矛盾,只有在绝对的强势和绝对的弱势的时候,民族国家的平稳才是可靠的,印度的民族构成,只要遇到大的政治事件,就是巨大的隐患。
印度的一百多个民族。从人种看也涵盖了四五种,澳洲土著和塞种人,雅利安人和汉藏血脉,印度的松散统治状态是这些民族能够共存的基础,高压才能带来整合,但是印度的情况,高压首先带来的必将是一场巨大的腥风血雨。
如果说人类的战争还是可以调和的话,那么神的战争是非胜即败的,印度是印度教和佛教的诞生地,还深受拜火教,犹太教,和伊斯兰教的影响,几乎地球所有排得上号的宗教,在印度都有分舵。
宗教的争斗是可怕的,西方的十字军,中东的圣战,历史不断告诉我们这样的道理,在世俗政治的整合中,宗教因素的过于复杂影响了所有政治策略的推行,印巴分治从地缘政治来讲,是印度国家利益的重大损失,这就是宗教对立造成的后果。
南印度的猛男们,可是在阿育王的武功下还是保持着独立的地位的,是这些深色人种人均高达吗?是南印度高温高湿的天气帮助了土王们捍卫领土。
亚历山大不是也在和印度王朝的战争中体会到了热带地区的威力吗?他进入的西印度比起印度半岛最南的那个区域,威力还差的很远呢。其实就是华夏文明全盛的时候,不是也在越南和缅甸的手中吃过不少苦头吗?
原始和高温,就是这个纬度的民族最好的自卫工具,只要他们内部团结,北方侵略者总是要花费十倍的气力,才能完成征服。
印度以我国三分之一的国土面积,养活了差不多的人口,耕地的数量和中国不相上下,在古代农业重要的作用面前,是巨大的战略优势。
然而能吃饱饭的印度人,没有受到饥饿驱使的印度人,生存的压力没有那么大,征服的野心也没有那么膨胀了,印度人在宗教和优厚的自然环境的面前,缺乏改变现状的动力,麻醉在了种姓压迫,民族压迫,宗教压迫的大山下,将人生的希望投注在了来世中,整个国家没有自下而上革命的勇气,在印度半岛巨大的桑拿房中,得过且过了。
印度网友对于说他们没有统一历史的中国人,总是摆出中国的疆域也一直在变化啊,现代中国的地理雏形在满清才存在啊之类的理由反驳。
然而笔者看来,统一主要的还是民族凝聚力的统一,是民族价值观的统一,任何文明当然都有阶级的划分,中国的皇帝也不可能和平民在文明中的份量一致,然而中华文明圈的王朝更迭中,华夏子民的大价值观确实在很久以前就形成了。
南宋崖山只有一城的宋朝士兵,在这个问题上,都是可以嘲笑印度的,看,你们是多么的一盘散沙而不自知啊。
印度的分裂在雅利安人入主之后就定下了基调,随后进入印度半岛的征服者越来越多,印度出现的宗教和民族也越来越多,这个问题随之越来越复杂。
可以说,他是一个巨大的政治,文化,宗教的线团,顺着线头解开几乎是没有可能的,解决一个问题就会带来无数个问题的爆发。笔者看来,只有将这个线团投入大火中,彻底进行改革才能让印度文明成为一个具有统一价值观的文明。
印度一向自诩为东方的希腊,将我们看成东方的罗马,在中华民族恐怖的行政管控力面前,试图塑造自己是亚洲哲学思想殿堂的位置。然而印度文明的影响力甚至没有跨过阿富汗的山脉,它被中华文明,阿拉伯文明夹在中间,怎么能和希腊对西方哲学思想的巨大影响力相比呢?
古代印度的统一自上而下受到种姓制度和民族成见的限制,自下而上又受到宗教和地理环境的束缚,这就造成了直到今天印度所有的问题都还并存在社会的现实状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