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卫华包二奶冬去春来,草长莺飞,3月12日,一年一度的植树节再次与我们相见。植树是一件大事,关乎生态文明建设,造福后世子孙。今天,就让我们聊一聊有关树的话题。
植树节,是以法律形式规定的以宣传森林效益,并动员群众参加植树造林活动的节日,按时间长短可分为植树日、植树周、植树月等,总称为植树节。中国的植树节是每年的3月12日,由1979年2月23日经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决定确立。这个日子也是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日。
中国设立植树节,实际上是数千年来中国植树传统的延续。古人崇尚天人合一的思想,主张利用森林资源要顺其自然,因时而动。早在西周时期,就已出现中国历史早期的林木保护法令——《伐崇令》。而利用人工种植树木也成为一种国家行为,如《周礼·地官·司徒》云:“设其社稷之壝,而树之田主,各以其野之所宜木,遂以名其社与其野。”而《周礼》中记载的林木种植机构就有“遂人”“封人”“掌固”“野庐氏”及“冢人”等。
历朝历代对保护林木、培育林木都很重视,因为这样做有许多实际的益处:其一是维持生态环境种植树木可以有效防止水土流失,防沙防尘,改善空气质量。其二是改善民生,获得经济收益。《史记》中就列举了许多民间种植经济树种的案例,经济作物繁盛,政府就可以从中获得稳定的税收。其三是防御作用。《汉书·韩安国传》记载了蒙恬在边境种植大片人工林的事迹,这些人工林与长城共同形成了稳固的军事防御体系。其四是美化环境,皇家修建苑囿,营造景观都需要树木点缀。总之,植树造林活动,客观上有利无弊,所以能够延续至今。
2020年7月21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2020年《全球森林资源评估》,报告显示中国在过去10年中平均每年增加了193.7万公顷的森林,增长率为0.93%,远远高出其他国家。这条消息在社交媒体引发热议,中国对治理生态环境所做的贡献得到世界正视。
1981年,全国人大《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号召全国各族人民“人人动手,每年植树,愚公移山,坚持不懈”,每人每年义务植树3至5棵。今年也是全民义务植树开展40周年。
1984年9月,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七次会议通过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总则中规定:“植树造林、保护森林是公民应尽的义务”,将植树造林纳入了法律范畴。
2019年12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此次修订将“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植树节”写入法律。该法于2020年7月1日起实施。
几十年来,我国政府与人民群众不懈努力,不断改善自然生态环境,在祖国大地上建起了一道道绿色屏障。有些地区通过退耕还林、封山禁牧等措施,已从荒山变成青山。有些地区通过人工造林、退牧还草、建立综合区域防护体系的措施,有效减少了土地的荒漠化和沙化面积。
2020年,我国的森林覆盖率达到23.04%,森林蓄积量超过175亿立方米,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达到56%,全面完成了“十三五”的绿化目标。其中,2018年至2020年,仅北京造林绿化面积就已超过50万亩。山西省聚焦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开展了大规模的造林行动。河南省在2020年印发《郑州都市圈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2020—2035年)》,计划在2025年使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4%。江西省在“十三五”期间累计向全省25个贫困县安排项目资金77亿元,通过造林绿化项目带动33万名贫困林农务工增收。
上述事实使我们看到,植树造林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项旷日持久的大工程。我们每个人都有保卫生态环境和植树造林的义务。
出于保护生态需要的目的,人类当然要保卫树木、培育树木,但人类在与树木长期共处的岁月中,也产生了深厚的树木情结。
树木可以比喻品性。比如,古人就习惯用松柏比喻君子。《荀子·大略》云:“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
黄山上的迎客松,苍翠挺拔、隽秀飘逸,在绝壁上傲立千百年,其君子之姿,使无数游人为之倾倒。
树木可以寄托哀思和尊敬之情。《圣贤冢墓记》载:“孔子冢圭中树以百数,皆异种,世世无能名其树者。”孔子一生桃李满天下,贤人辈出,植树是后人纪念他的一种方式。
树木是希望的象征。2011年,日本东北地方外海爆发9.0级大地震,地震引起的海啸重创了日本沿海城市。在海啸横扫日本岩手县陆前高田市时,7万棵松树遭受灭顶之灾,幸存下来的只有一棵老松树,人们称之为“奇迹松”。这颗松树虽然在海啸发生半年以后因土壤中含有大量海水盐分而枯死,但当地政府投入巨资,对其进行防腐处理,并用合成树脂制作了树枝和树叶,使之矗立在原有的位置,作为城市从海啸中恢复的象征。
树木还被人们赋予神奇的色彩。比如,世界各地的神话传说中都有“生命之树”或“世界之树”的概念。树连接着上层与下层两个不同的世界,象征了生与死的轮回。
树对人类如此重要,也许不久的将来,人们见面的问候语不再是“您吃了吗?”而是“您种树了吗?”当然,作为钱币爱好者,您的收藏,是否也是心中有数,手中有“树”了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