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神魂之狂欢2攻略清末宣统元年(1909年),最后一任崖州知州范云梯,为崖城衙署撰写了一副楹联:“有如此锦绣江山,恰称天南极地;看将来文明气象,居然海上雄州。”
如今,打开新近由方志出版社出版、图文并茂的《崖城镇志》,伴着墨香,在回顾崖州故地鱼米之乡的生活气息和历史文化的厚重感的同时,又能看到这一“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的独特之处。
曾经的崖城镇、今天的崖州区,位于三亚市西南端,生态环境得天独厚,发源于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仙安石林南麓的宁远河,全长110公里,分两条径流环绕崖城,从大疍港和保平港入海。宁远河滋养了崖州儿女,也蕴育了崖州独特、深厚的历史文化。
崖城古镇文化遗产历久弥新,旅游开发日新月异。2007年5月,建设部、国家文物局便授予崖城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称号。
作为一个行政区划、地域名称,“崖城镇”已经不存在有十年之久了——2014年,国务院批复海南省撤销崖城镇,设置崖州区;次年1月,崖州区正式挂牌。因此,《崖城镇志》的记述上溯到公元前110年西汉王朝设置珠崖、儋耳二郡,下迄2014年12月。
崖城历史悠久,地理殊胜,物产丰富,人文荟萃。崖城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化,可书可记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业绩比比皆是。在编纂过程中,编写组成员广泛收集并翻阅大量的文献古籍、方志年鉴、统计资料、族谱专著、总结报告等,结合田野调查、座谈采访, 查证核实所记的史实、人物、文献和统计数据,重点记述崖城镇的基本镇情、特色经济、旅游开发、文化遗产、名人与名镇、风土民情等,突出崖城镇的“名”与“特”。
读者从书中可以了解到崖城的建置沿革、历史名人、文化习俗、风物特产、经济社会等丰富的信息,冼夫人、鉴真、卢多逊、赵鼎、胡铨和黄道婆等古代名人,以及南山和大小洞天景区等文化旅游资源,都是使崖城之所以成为“名镇”的软件和硬件条件。
而崖城之“特”也是作为中国名镇志的《崖城镇志》要凸显的。譬如,崖城人民历来靠山食山,临海耕海,稼穑于田园,捕捞于海洋,交易于市井,互通有无,丰衣足食,明代时就有“小江南”的美誉。崖城镇发展热带农业得天独厚,是著名的鱼米之乡。自1990年以来,崖城镇逐渐发展成为全国重要的冬季瓜菜种植基地和琼南最大的瓜果蔬菜集散中心,市场影响乐东、东方、保亭等周边乡镇。
又如,三亚市被中国育种专家誉为中国的“种业硅谷,南繁宝地”,崖城地区具有独特的南繁育种优势。20世纪50年代,农业科技人员就试验利用崖城冬季光热充足的气候条件,开展甘蔗、玉米等农作物种子加代、繁育、鉴定工作。1962年,四川省农科院首次在崖城良种场冬繁玉米获得成功。从此,各省(自治区)市和科研院所的玉米、棉花、水稻、大豆、甜瓜等育种团队纷至沓来,每年都有数十家机构驻扎崖城。崖城凭借天时、地利、人和,在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和颜龙安、“玉米大王”李登海等农业科学家的引领下,以其“天然大温室”和“绿色基因库”的独特优势,创造了中国南繁育种的光彩业绩。
再如,崖州中心渔港是海南省规模大、设施全的现代化、综合性、多功能的示范性中心渔港;三亚市创意产业园位于崖州湾,2007年启动建设,以创意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为龙头,集教育培训、港口物流、旅游居住于一体,截至2014年,累计完成社会投资32.1亿元,年产值达4.9亿元,已有21家高科技企业入驻,一批重点项目陆续开工。
崖州故地依旧,崖州古城仍在,崖州掌故尚存。人物永远是一地历史文化的灵魂所在。
“把崖城镇2000多年来的历史脉络梳理清晰,本身就已不易,而难度最大的要数人物志这部分的内容,因为与崖城镇相关的历史文化名人实在太多,难以取舍,最后又不得不忍痛割爱。”《崖城镇志》主编为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教授陈光良,三亚市崖州区梅联村人,他在接受海南日报记者采访时说,“所以,最终在‘人物传略’分目下,我们选了韩瑗等34位历史人物,‘崖城名贤’仅选了巾帼英雄冼夫人、唐大和尚鉴真、北宋宰相卢多逊、爱国名相赵鼎、抗金名臣胡铨、衣被天下黄道婆、元代参政王仕熙、变法志士林缵统和岭海巨儒钟芳9位先贤,其中钟芳单独介绍,以生平事迹、理学思想、琼崖留芳、悯黎敦睦、琼岛情怀和诗赋书法等6个条目加以陈述。”
根据中国名镇志的编纂要求,人物部类遵循“生不立传”的原则,人物传主按生年排序,只选录对本地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人物,无须面面俱到。这就使得“做减法”也费时费力。
《崖城镇志》的编纂工作始于2017年(国内不少地方2015年已启动修志),在此期间,多次修改,七次送审,才使得该志的纂修在历时七年之后得以问世。
“《崖城镇志》内容丰富、突出重点、彰显特色、图文并茂、可读性强,真实、全面地记载了原崖城镇的历史和现状,既记载传统农业、手工业,又记述当代新兴产业;既反映传统优秀文化,又反映当代社会文明,是整体质量比较高的一部镇志,可以说是名镇出名志。”省史志办副研究员邢维雄接受海南日报记者采访时说,“它读起来并不乏味,甚至有点爱不释手。相信它将发挥存史、资政、教化的功用,为建设美丽乡村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