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傲之华山论剑中华民族的历史素来被称为源远流长,而在这其中,无数的历史人物更是层出不穷,历史上不乏那些能人异士,但是他们的名号却大多数人并不知道。今天介绍的这位人物叫戴梓正是这样。不过你可能想不到的是,后人称他为奇才,要是此人得到重用,中国必然早就成世界第一强国。各位看官,待我一一道来他的故事。
戴梓的出身可谓是显贵,父辈祖上都是官宦,甚至都做到了清初的将军位上,因而他也是从小在军营里耳濡目染,对武器火药产生了较高的兴致,不仅如此,耳聪目明的他不止于了解,还喜欢自己动手拆卸和改造。在当时清初那个年代,战争还以冷兵器为主,唯一比较先进的杀伤性武器就是一种被称为火铳的火器,虽然困于技术条件,威力没有达到骇人的地步,但对于拿着枪矛狠斗的军士们,震慑力还是可想而知的。所以呢,戴梓经过仔细的研究和改装,一举研制出了一种新型火铳——二十八连珠火铳,并在跟随康亲王于福建等地剿灭吴三桂叛贼的过程中,将这个新创武器献给了康亲王,这一年,他也只有二十五岁。
说他是个奇才还真不为过,这个经过戴梓创制改造的火铳在设计上大有改观,弹匣的储存火药量增至28枚,并且依次衔接发射,省去了每一次手动装火药的重复和麻烦,效率的提高随之带来的就是杀伤性的扩大,对于当时西洋优点的吸收可谓巧妙,而且在此之外,他的设计还规避了传统火铳易受潮的弱势,更加利于行军打仗所用。据考证,他创新的这种连珠火铳比源自欧洲的机枪还早了两百多年,简直可以在世界范围内寻找匹敌者。
但令人遗憾的是,这种自发的科技进步在迷信面前仍然要让步。戴梓没有把它献给军营以号召全面推广,而是束之高阁,让我们现代的人能感到不可思议的是,他这样做的原因竟是因为一个梦,说是在梦里有人对他进行斥责,说你发明这个东西本来就已经破坏了上天的好生之德了,还敢把它流散于人间,那你的子孙后代必将无以为继。就这样,本来惊艳四座的火器,就这样走上了蒙尘之路。要是戴梓得到重用,大力发展武器,中国早就成世界第一了。
大航海的开辟使得来清朝交流的使者多了起来,1686年这一年,来了一位荷兰的交流使者,并且带来了一种献给清朝统治者,名为“鸟枪”,这本来是一次交流之旅,却被清朝统治者的天朝自尊打破了平衡,学过历史都知道,不可一世的康熙皇帝怎么可能让他国的强势灭了自己“上国”的威风呢,于是康熙皇帝就下令让戴梓即刻仿制,并要在使者返国之前完成。事实证明,奇才的动手能力确实惊人,不到数月,戴梓已经一口气完成了十支仿制“鸟枪”,朝廷耀武扬威地又将这些回赠给了使者,以示天朝上国之财力和威势,而戴梓,无疑以他的奇才,在这次的外交胜利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如果要给戴梓加个头衔,那他绝对能称得上是“持续型创新圣手”,在“鸟枪仿制”之后,“子母炮”成为了他的又一成名力作。当时比利时的传教士南怀仁来到清朝之后,几乎和此前荷兰的使者一样的套路,极力鼓吹自己国家的“子母炮”,其讲述之动人几乎要把康熙帝迷得团团转,不过唯一和荷兰使者不同的是,这个“子母炮”完全还处于研制阶段,夸张点说,子虚乌有的东西也说不定。
因为过了一年,这个传教士自己也没真正研制出成品来。然而没想到的是,戴梓后来在听到他的讲述之后,仅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把这个堪称概念型的武器给复原了出来,实在让比利时的传教士无地自容。也正是有了这门大炮的神助攻,在此后康熙帝亲征的第二次远征葛尔丹过程中,对敌人造成了不小的威慑和杀伤,战争上也是节节胜利。
才力过甚自然要引起小人的嫉妒,那个传教士南怀仁自觉不如戴梓,就暗中对其造谣,以极其卑劣的手段陷害他私通日本倭寇浪人,令人遗憾的是,朝廷也受到蛊惑,进而将戴梓罢官免贵、贬斥沈阳。一代奇才就此在艰难困苦的流放生活中消沉磨灭了三十多年,直到他77岁那年方获赦免,而在那之后几个月,戴梓就抱恨而终了。
一代奇才,却落得如此结局,不由得让人感慨,身有绝世之才,也要生在清明之时,有发挥之地才行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