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霞树连日来,家有孩子正在念小学的万州市民,几乎都收到了学校“致全体家长的一封公开信”,内容大同小异:一种“烟卡”游戏,正在侵蚀孩子们的成长,请家长们一定警惕、重视,防止孩子沉迷其中影响身心健康。有细心的家长注意到,针对“烟卡”的提示,万州“三管齐发”:学校发,教委发,当地政府官微发,可谓“全覆盖无死角”。而在九龙坡、渝北以及全国其他不少地方,也正在对“烟卡”采取禁限措施,甚至专项整治。但记者调查发现,在重庆中心城区,一些地方仍有“烟卡”出售,有的文具店甚至摆在显眼处售卖。
沉迷“烟卡”对孩子有何危害?对这个在小学生中风靡的游戏,我们该如何看待和引导?
万州杨女士的女儿童童在万州清泉小学上学,5月28日,她收到女儿班主任用微信发来的“致家长的一封信”。信中称,最近一段时间,小学生群体中出现一种新风潮——玩“烟卡”。这种“烟卡”游戏中充斥着的争强好胜心理、攀比心理、跟风心理,容易过度放大膨胀,可能会激发孩子们的不良倾向,甚至会让一些孩子沉迷上瘾,过度消费。在信中,学校提醒家长提高警惕,充分认识“烟卡”游戏存在的风险隐患,不主动向孩子提供“烟卡”,不在孩子面前吸烟。呼吁各位家长配合学校,一起对孩子进行有效的监管,防止孩子沉迷“烟卡”游戏。
据了解,“烟卡”是一种以虚拟卡片交易为基础的游戏,玩家通过进行卡片收集、博弈交换和出售等操作来提升自己的等级和能力,因卡片大多是由废弃烟盒制作而得名。“烟卡”的玩法是:参与者三五个聚在一起,以空掌心击拍地面,卡片被掌风击中翻面就算赢,赢家就能带走这张“烟卡”。由于具有参与性、竞技性等特点,成为6至12岁之间的孩子(特别是男孩)爱玩的活动。
“这封信晚上6点多也发到了家长群里,晚上12点还有人讨论。”杨女士说,这几天她接送孩子,“烟卡”也一直是校门口家长们的热议话题。杨女士还注意到,针对“烟卡”,万州近日多管齐下,当地教育部门通过“万州教育”公众号发布了公开信,提醒家长们重视“烟卡”游戏成瘾的危害,万州区官微也跟进发布公开信,强调对孩子进行疏导和有效教育,禁止“烟卡”游戏进校园。
“玩烟卡是继萝卜刀、盘串后,在部分小学生中风靡的游戏,我们早就注意到它风靡背后的隐患和危害。”九龙坡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说,他们在调查中了解到,“烟卡”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用废弃烟盒制作,另一种是商家印制。一些小孩沉迷“烟卡”游戏,甚至会到垃圾桶收集烟盒。
为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营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从5月21日,九龙坡区市场监管局对文具、玩具类商家售卖“烟卡”的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先后对重庆谢家湾学校、九龙坡区谢家湾(金茂)小学、鹅公岩小学、四川外国语大学九龙坡区附属小学等学校周边的20余家文具、玩具、零食店开展了检查,发现销售“烟卡”商铺3家,现场对其责令整改并下架销毁“烟卡”22余张(盒)。
同万州、九龙坡一样,渝中区、渝北区、城口县等地也开始采取措施管控“烟卡”对孩子的侵蚀。在城口,由于“烟卡”在小学生圈风靡,校园周边商家纷纷“借机营销”。该县市场监管局于5月20日起,开展了为期1个月的校园周边“烟卡”专项整治。市场监管部门以中小学校园周边的商店、文具店、玩具店等为检查重点,通过查看库存、商品、进销货台账和询问等方式,检查经营户销售“烟卡”的相关情况。目前已检查商铺142家,查处违法商铺3家,下达整改通知书6份。
记者调查发现,虽然多地开始采取措施抵制“烟卡”,但线上售卖却大行其道。在一些知名电商平台搜索“烟卡”,大多标着“保真”“无印刷”等字样,出来的商品眼花缭乱,销量都很高。网上还有不少烟卡折叠教程,以及“烟卡”稀有度排行、普及视频等。
在线时,在人和实验学校对面的新新文具店,不同样式的“烟卡”被摆在文具店显眼处售卖。售卖的“烟卡”,散卖1元1个。也有整装的,标明“义乌生产”的2元一盒,需自己折叠。贵的包装得很好,看上去像一包烟,里面一般装10个,售10元,售价相当于一包便宜的香烟。
记者一边挑选,一边与女老板搭讪。女老板称,她售卖的“烟卡”,都是进货来的,都是印刷品,不是真烟盒做成的。对于货从何处进来,女老板不愿作答,只说“进文具一起进的”,随后便转移了话题。为防女老板起疑,记者花钱买了3个零的,一盒整的。“你还会哄娃儿呢,愿意掏钱为他买这个。”女老板说,最近一段时间,来买“烟卡”的学生娃儿多,但家长来为娃儿买的很少。等到当天下午4点多,一名八九岁的男孩来买“烟卡”,记者问他为什么对“烟卡”如此着迷?他说,好玩、有趣,伙伴们都爱玩。
5月30日下午2时,在人和街道和睦路一文具店,面对记者询问,店主也称有“烟卡”卖,但他找了一会儿,有些抱歉地告诉记者:“这几天来买的娃儿多,卖完了。”下午4时,在渝中区马家堡小学旁的一文具店,记者询问有没有“烟卡”,女老板先说有,记者提出想看一下,她警觉地反问:“你买它干啥?”记者装作一副焦心的样子,佯称“家里小男孩非要玩这个”。女老板放下戒心,拿出一盒烟卡说:“现在很多家长反感这个,不许孩子玩,许多地方也不许卖这个,我进的货也不多了,把它卖完了就不进了。”
在游戏中,记者了解到,小学生玩“烟卡”,虽然只是把“烟卡”作为游戏道具,但是却在玩的过程中,接触到较多烟草信息,从而有可能激发他的吸烟兴趣或好奇心,的确应当引起重视。
调查中,记者发现“烟卡”线上、线下俨然形成了产业链。它线上主要是通过网络电商平台,线下主要是隐身学生用品产业链中,依托文具店、玩具店等场所售卖。由于一些地方开始禁售“烟卡”,加上抵制声日盛,目前线下公开售卖的店铺明显减少。记者连日来走访了江北华新小学、渝中区大坪小学、歇台子小学等十来所小学附近的文具店,不少店铺表示“烟卡对孩子有害,不卖了”。
在九龙坡,该区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禁售它,一个最主要原因是它可能影响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比如存在诱导未成年人抽烟或的可能)。接下来,市场监管部门将加强监管,及时查处非法生产、销售“烟卡”的行为。
重庆妙珠律师事务所律师倪世均称,《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规定,生产、销售用于未成年人的食品、药品、玩具、用具和游戏游艺设备、游乐设施等,应当符合国家或者行业标准,不得危害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和身心健康。
“烟卡正在侵蚀孩子们健康成长,应当重视。”记者采访中了解到,越来越多的家长与学校达成默契,家长在家管,学校在校管,一些地方的教育、市场监管部门开始出手干预售卖等环节。但在多地采取禁限措施的同时,也出现“另一种声音”,相关专家提醒我们注意把好“度”:要防的是“烟”,不是“玩”,要禁的是危害,不是“童趣”。
重庆市家庭教育智库专家、重庆市家庭教育促进会会长杨桂林认为,某种角度上讲“烟卡”并非新游戏,与许多人童年记忆中的拍三角板、扇洋画等活动类似,它曾承载着不少人难以忘却的“童心”“童趣”。如果除去该活动道具上的“烟草”印记,它其实算得上一项有趣的活动,并能锻炼眼、听、感和专注力。上一代人是这样成长过来的,不应夸大它的危害,或过于敏感。因此家长和老师都要注意不要步入一个误区,以防产生“禁止效应”“瀑布效应”,反而会引起更多人去尝试、关注,甚至追捧。
“我们有义务教孩子怎样玩。”杨桂林认为,“童趣”需呵护,在保护孩子天性的前提下,让规则更有弹性,给孩子的童年留下多彩的回忆,这是家长、老师、学校甚至社会都应当注意把握的。对小学生玩“烟卡”,疏导很重要,家长要多观察孩子的兴趣、喜好,多和孩子沟通交流;学校要因势利导,反思“烟卡”为什么对孩子有那么大的吸引力,并趋利避害地吸收,比如材料用干净美观的卡片取代烟纸,多开展学生爱参与的校园娱乐活动,以更健康的游戏替代玩“烟卡”游戏。
人民网重庆6月2日电 (陈琦)“城市快速路噪音扰民”“高音喇叭外放刺耳”“麻将馆洗牌机像打雷”……最近一段时间,重庆多名群众通过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留言,反映身边突出的噪声问题。听民声,解民忧。…
人民网重庆5月31日电 (陈琦、刘敏)5月31日,方大航空国际总部在渝揭牌,标志着重庆市人民政府与辽宁方大集团共同打造的方大重庆航空城项目进入启动建设阶段。 揭牌仪式现场。…
随着重庆国际知名度不断提升,越来越多外国游客选择走进这座美丽的山城。 据携程数据,重庆是境外游客热衷的中国十大目的地之一。…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