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娃亲珞雨1月24日,针对网络制作传播涉儿童“邪典”视频相关情况,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紧急部署约谈相关互联网企业要求深入开展清查,同时追根溯源严查制作传播源头。根据相关线索,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部署广东省“扫黄打非”办公室对广州胤钧贸易有限公司制作传播涉儿童有害视频一案依法进行调查。
对此,钱报记者采访数位业内人士,据了解,这些视频和小游戏虽然制作简单粗糙。但上手很容易,加上经典动画形象深入人心,制作方对玩家群体精准对靶,所以吸引了很多青少年甚至儿童。此外,我国动画分级尚未成形、网站平台自身监控审核不严等问题,也为“邪典片”和“邪典小游戏”泛滥提供了方便。
昨天下午,钱报记者发现,目前类似视频和小游戏基本都已下架,相关链接也已失效。
近日来,有关儿童“邪典片”的问题引发了人们的关注。钱报记者在这几天的调查中发现,其实,在国内此类视频或小游戏早已有之,并非这段时间才冒出来,不少都以“亲子教育”、“科普”等为名,散布暴力血腥、性暗示甚至涉黄内容。
“邪典片”被曝光后,有媒体找到了一家制作此类内容的一家广州公司,该公司工作人员表示制作过大量此类视频。
不过,“邪典片”只是冰山一角。记者发现,在很多网络平台小游戏中,有不少类似的“邪典”操作。
在“4399”以及“7k7k”等国内著名网页小游戏平台上,记者看到,大量小游戏都是以经典动画片中的人物或动物形象为基础,同时配上博人眼球的游戏名,吸引玩家点击。
一经曝光,国内数家知名视频网站和游戏网站相继开始究查并删除“邪典片”、“邪典小游戏”。
腾讯视频23日回应新华社记者采访证实,截至当天,腾讯下架涉儿童“邪典”原视频1464条,对23万条存疑视频作批量下架处理,对53万余条视频撤回复审,封禁恶意账号621个。
通过搜索,钱报记者昨天上午依旧可以找到一些小网站中残存的个别视频。但令人庆幸的是,昨天下午,几乎都已显示已被删除。只是大量“邪典片”的视频截图或照片依旧泛滥。此外,大多数知名游戏网站对此的清理力度也明显加大,目前很多网站链接已无法打开。
此前,钱报记者通过搜索软件搜索到了一些仍旧可以被打开的小游戏,其中一款游戏以暴力为主,玩家可以选择斧头、电锯、霰弹枪、机枪等武器,对另一方进行砍杀,简单到只需点击鼠标和敲击键盘就能操作。一旦“下手”,被砍方的对应部位,就会出现大量飙血、掉头等画面,让记者瞠目结舌的是,这款小游戏在被砍者倒地后,还提醒玩家可以继续分尸。
在另一款小游戏中,则有性暗示及偷窥情节——画面显示有裸女在洗澡,玩家扮演一名男性,翻过窗户吓唬裸女,以裸女的“尖叫程度”和“蹦跳高度”来计分。
那到底是谁在制作这样的“邪典”视频?成本多少?盈利点在哪里?针对的受众群体又是谁?
钱报记者联系到了国内一家知名游戏制作公司的总经理苏盛会(化名),以及一家视频工作室负责人,两人都透露他们曾从网上看到过那些视频和游戏,“其实制作这些东西的成本很低。”
视频工作室负责人说,从视频内容看这些拍摄几乎没有场景需求,也没有很特别的道具,只需要有真人或者动画形象就可以了,按照改编的剧本制作上传,“依照现在的设备和技术水平,很多人都能独立做出来。”
“至于游戏,其实有两种盈利模式,一种是本身好玩值得玩家付费;另一种是不局限于游戏,而是聚拢玩家群体产生流量,获取广告收入。”苏盛会表示,“邪典小游戏”的模式主要就是后者。
他说,在一些网站上的小游戏,很多都只需要一个模板即可,但这个成本几乎为零的模板,能通过更换不同的角色形象来衍生出几十个模式相同但形象不同的小游戏,“甚至不需要技术人员,只需要美工就可以,做个原始游戏最低只需1万多元。”
一旦这个游戏被平台推荐,只要有点击量就会有收入。在一些大网站上,收益超乎想象。
“邪典视频”其实也是这么个套路,而有些涉及儿童性暗示的,其受众不言而喻。
杭州一家网游公司的工作人员张文昊也告诉钱报记者,这种小游戏,一般的小工作室甚至个人就能制作出来,只要不是直接涉及暴力、等底线的“擦边球”,一般都能通过平台的审核。
“之所以会选择经典动画形象,当然是因为孩子熟悉。那种打打杀杀很血腥、游戏名又博眼球的游戏,点击量都很高。”张文昊发现,这正是那些制作“邪典游戏”者找到的“精准靶点”,玩家就是孩子,“操作简单,情节浮夸。”
“APP市场会相对好一些,毕竟有比较严格的把关,主要问题还是出现在视频网站和网站小游戏中。”苏盛会发现,小孩子看这些视频、玩这些游戏久了,会上瘾,而且孩子们之间传播很快。“即便被下架了,换张皮就又可以再上架了。”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数据显示,中国18岁以下青少年网民的数量有1.7亿,中国一线小时上网。
“利益面前,你跟企业光谈道德,就很无力了,法规要跟上。”张文昊和苏盛会都觉得,在资本和利益面前,现在这种几乎完全依靠企业自律的办法,无论如何都是不够的。
此外,很多家长其实也有责任,孩子们玩那些游戏时,不少家长都没有做到真正的监护,放任孩子玩游戏。
据央视报道,中国社科院大学社会工作学院教授童小军对此表示,这是典型的针对儿童的信息暴力,通过文字、声音、画面的营造,来传播对儿童身心健康有害的信息,不仅会影响到孩子的认知和行为,长期看这样的视频、经历恐惧和焦虑的情绪,对孩子身心伤害是不可逆的,她认为平台的责任很大。而针对相关企业要如何处理,她认为,“不光下架,必须惩处。”
《检察日报》日前发文表示,清理“儿童邪典片”文化垃圾,要痛下杀手坚决清除。
1月24日,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部署广东省“扫黄打非”办公室对广州胤钧贸易有限公司制作传播涉儿童有害视频一案依法进行调查。钱报记者多次拨打该公司负责人电话,无人接听。
钱报记者采访了浙江金道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黄河律师,他分析,“邪典视频”和“邪典小游戏”,首先涉嫌侵犯动画片原著作权人的著作权,这是知识产权层面的;其次,如果通过司法鉴定,相关制作人或企业上传的内容和游戏涉嫌等问题,那么根据情节轻重,可以依照刑法相关条例对其调查和处理。而相关平台至少要为此负行政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