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官商最新章节前天南方周末发表了题为《 每一次抉择都期待一场苦尽甘来 》的新年献词,里面提到了“我们已站在百年未有之大时代路口”,过去一年,发生了许许多多的的事情。
而最让我们家长感受深刻的莫过于年初的“内卷”和年末的“双减”,这不得不让许多家长重新思考,我们到底要培养一个怎样的孩子?
所以我们特地整理了在这一年,父母最关注的八大关于养育孩子的问题,“双减”、学习力、目标感、抗挫力等等,每一个问题的背后我们都有一场专门针对该问题的干货分享,建议收藏。愿能给您在育儿这条道路上赋予前进的动力,也希望能带给您帮助和启发。
另外,今晚20:00开始少年商学院创始人张华老师将进行跨年特别演讲,点击下方“预约”按钮,即可预约直播!
站在2021年的尾巴回望这一年,你会发现,在这个充满变数的世界,有太多我们用已知的知识和方式都无法解决的问题。作为父母,我们焦虑,我们害怕孩子无法适应未来的社会。所以如何激发孩子学习力,掌握终身学习的技能,以不变应万变,成为很多家长关心的核心问题。
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专注于学习力研究的Evan老师曾做过一次直播分享,关于“如何通过刻意练习提升孩子的学习力”。
他讲到一个非常关键的点,就是:父母在辅导孩子学习的过程中,特别是孩子处于小学的阶段,一定要帮孩子把天真练习转变为目标练习。目标练习是孩子学习刻意练习的基础。它会帮助孩子养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
第一,定义明确的特定目标。父母在辅导孩子练习的时候要制定目标,可以从写下一个极具针对性的短期目标开始,积小胜为大胜,最终实现长期目标。
第二,保持专注。“达到高效的唯一途径”就是专注。人只有专注,才能进入一种心无旁骛,内心笃定的状态。
第三,目标练习需要反馈。反馈的目的是帮助你搞清楚哪方面不足,哪方面做得不对,距离目标有多远。对父母来说,在指导孩子练习的过程中,最重要的角色就是给反馈。而且父母在给反馈的时候,要多多鼓励。
如果问您,您的年度关键词是什么,我相信很多人都绕不开两个字——“双减”。“双减之后,我们孩子的成长规划应该如何调整?”不少家长陷入迷茫和焦虑。
少年商学院9月份时就特别邀请到了《这就是芬兰教育》作者,芬兰中小学课程研究与观察者文丹做客智慧父母读书会直播间,与少商创始人张华老师一起分享:从芬兰教育看,“双减”下孩子和家长的时间该如何规划?这里的规划,不仅仅是指周末安排,更是涉及到孩子未来更为长远的成长规划。
1、跳出做作业、玩游戏等非此即彼的冲突,先教孩子“好好生活”,再谈学习。
芬兰有一门课叫家庭经济课(Home Economics),这是一个融合了餐桌礼仪、家务活的分工与协作、垃圾分类、环境保护、家庭理财等的跨学科项目。
“双减”后我们多了很多亲子陪伴时间,其实我们可以跳出做作业、玩游戏这种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冲突,带孩子去从家庭经济、家庭理财、家庭旅行规划开始,培养孩子的生活技能和提升综合素质。
芬兰还有一个课程叫“环境研究”,它会让孩子们基于真实的环境问题,通过小组分工协作、实地考察,融入数学、科技、物理、编程等知识,想解决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参与者、决策者和实践者,而不是负责听、做做笔记就行。这对孩子的能力提升会有很大的帮助。
芬兰有一个非常出名的基于真实商业世界的深度职业启蒙项目——Me & My City。Me & My City的游戏规则,简单说来,就是“框”出来一个微型城市,孩子在这里从事一种职业,并作为消费者、公民在这里,模拟生活。
而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也可以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小学阶段就带着孩子一起了解自己所生活的社区,总体是如何运作起来的、各个环节上面具体又是如何做的,都可以让孩子体验一下,而且要越早越好。
孩子的时间管理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家长们关注的头等大事,尤其是双减后,孩子的课余时间增多了,很多问题又彰显出来了。如何让孩子科学地进行时间规划?
2、频繁的催促可能会让孩子习得性无助,造成孩子责任心减弱,养成粗心的坏毛病;
1、只需要做大块时间的计划就可以,不需要细致到每分每秒。「时间段」规划表比「24小时日程表」更适合孩子;
2、要想孩子在有限时间内完成所有计划,相信自然的算法很重要,不要迷信「四象限法则」,因为它更适用于企业管理。
3、“21天习惯养成计划”并不可行,要想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父母需要给出明确、具体的指令。
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空心病”成了这一代青少年面临的心理难题,孩子们对于学习没有驱动力,也缺乏目标感和兴趣,比起分数高低和志愿填报,这个现象更让家长们感到担忧焦虑。
究竟要如何引导孩子从小建立目标感,培养孩子强大的学习内驱力呢?父母需要扮演三大角色:
首先,要倾听、引导,有启发地沟通。成为孩子的陪伴者,关键是学会是倾听和引导,顺着孩子感兴趣的点去去引导他,听他的表达和思考,比如说可以问孩子:你现在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为什么会让你如此在乎?等等。
其次、引导孩子当个小学徒。“学徒制学习”是一种在欧美非常流行的实践学习方法,简单来说,就是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找到专业的社会化导师并向其请教、学习,积累社会经验,而后通过亲身实践,在实际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如果想建立孩子的目标感,让他了解这个世界运转的规律是十分必要的,通过这种方式让他接受职业启蒙,了解匠人精神以及世界多元化。
第一,从小引导孩子读优秀的人物传记。尤其是一些开创型的人物,比如说发明飞机的莱特兄弟,发明汽车的奔驰先生,等等;
第二,从孩子感兴趣的职业、行业、领域的话题开始聊起,引导去阅读了解、深入探索兴趣,并认识到如何追寻自己的兴趣。
教练式父母,就是没有把孩子当“孩子”,而是把孩子当成一个正常的社会公民,让TA去施展才华,解决现实世界的一些问题。
肖恩·柯维所著的《杰出青少年的7个习惯》中提到,优秀的孩子从小就开始培养以下7大习惯:
作为家长,该如何引导孩子养成高效能的习惯呢?可以归纳为4个关键词:原则、目标感、同理心和留白。
孩子的习惯养成需要遵循两大原则:一是遵守家庭的核心价值观,二是要坚守善良与诚实是底线。至于目标感、同理心和留白都是我们老生常谈的了,完整版拉至文末查看。
在如今这个商业社会,让孩子学习商业知识,培养他们的商业思维,并不是说要他们继承家业,做接班人或者企业家,而是借此让孩子学会沟通、表达,锻炼决策力和领导力。那父母该如何做呢?
少年商学院8月份时就邀请到了哥伦比亚大学营销学博士、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博导、同时也是三个孩子的爸爸郑毓煌教授做客智慧父母读书会直播间,给我们的家长朋友做了分享。
那如何判断孩子是否具备领导力呢?“胡润百富榜”的创办人胡润曾在我们的直播间提到,他认为需要具备以下四点:( 点击回顾 )
近年来青少年抑郁一再飙升,自杀事件频发,让很多家长忧心不已。要想培养孩子的坚毅的性格,或者孩子的抗挫力,我们该怎么做?
少年商学院创始人张华老师重读《坚毅》(Grit)一书后,结合自己的家庭教育经验,总结了四条建议:
1、既要发展多元兴趣,又要坚持难事原则。所谓“难事原则”有三个要点:全家每人每天都可以挑战一件事;这件事由每个人自己选择;可以退出,但不能放弃。
2、既要严格要求,又要温柔沟通。《坚毅》书中有这么一句话:“比家长想要传递的信息更为重要的是,孩子到底接收到了什么信息。”我强调“温柔对待”这点就是想说,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沟通是非常重要的。
3、把世界当成孩子的课堂,同时用学徒精神引导孩子成长。“世界课堂”“学徒精神”并不是一定要把孩子送到兴趣班,而是把孩子当成独立的社会公民,在更广阔、真实的社会场景中学习。同时,孩子从小接触不同职业的人,了解到他们会对什么工作内容产生喜悦和激情,这是非常重要的。或许在不经意间,就为孩子种下了一颗梦想的种子。
在今天的社会,自信是非常重要的。无论什么样类型的孩子,关于自信的话题都可以讲很久很久。而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自卑与自信是相伴而生的。那我们该如何帮助孩子超越自卑,走向自信?
因此,张华老师前不久在读书会上从联结、能力、选择三个维度,针对如何让孩子告别自卑、走向自信给了一些实操的方法和建议:
以上所有内容均来自少年商学院智慧父母读书会直播,为了感谢这一年来所有家长朋友的支持,我们特别整理了过去所有的直播回放,点击下方“预约”按钮,并在少年商学院公众号对话框回复【回放】,即可获取观看方式。
另外,在2021年的最后一天,也就是今晚20:00开始少年商学院创始人张华老师将进行跨年特别演讲,演讲主题为:「教育的留白2022」诚邀您的参加!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