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瑟吧网络调查数据显示,国内62%的人群对保健品表达了不信任态度,尤其是在尚没有保健品消费习惯的人群中比例更高,甚至有点“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意思。
2014年中国保健品市场规模为1797亿元,2019年已经达到2669亿元,成为全球第二大保健品消费国,占到全球份额的21.8%,仅次于美国。根据某产业研究机构测算,2022年中国的保健品市场规模将突破3000亿元。
因为经济发展水平、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整体发展了,为什么发展了就需要保健品呢?主要是健康的观念发生了变化,举个例子就是说原来吃好吃饱是坐凳子,现在加上保健品是坐沙发,从生存到生活。
(1)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人口规模依旧庞大,这个人口基数是保健品市场的底色。如果按照2669亿元平均到14亿人,人均消费是190元,而事实上,有保健品消费意识的人群超过9亿人,有消费能力的超过5亿人,而线)人均寿命的提升,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口老龄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而老年人口对保健品的需求是最强烈和旺盛的,这也是老年人成为保健品骗局主要对象的原因之一;
(3)优生优育的观念相当普及,从备孕备产到母婴保健,再到健康茁壮成长,形成了一条持续、完整的保健需求链;
(4)成人或者说职业人口的亚健康状态成为常态,生活和工作节奏快,要求高,压力大,以及环境质量等因素使健康问题更加突出,说病还能动,说好要么持续锻炼,要么食品保健,大部分人没有持续锻炼的时间和毅力,保健品是有消费能力的最佳选择;
(5)年轻人的保健品消费正在快速崛起,而且从产品形式上有了更多追求和创新,比如软糖等。尤其是90后、00后考虑高颜值、缓解工作压力等因素,在保健品的消费中有了更积极的意愿和能力。
(2)自媒体时代的健康、养生宣导全方位、持续刷新着人们的健康保健观,尽管大部分都是软文,但带来的观念冲击和改变是实实在在的;
(4)社交媒体的圈子形态,使保健品在既定的圈子里和圈子之间快速形成交易和口碑。
其实,健康的观念和案例每个人都可以说出一大堆,问题在于能做得太少:锻炼,起不来床;早睡,熬夜刷手机;戒烟戒酒,诱惑难抵。保健品是这个情况下的最优选之一。
近3000亿的市场规模,却没有明显的大龙头出现。大家比较熟悉的,也是行业排名前五位的企业:
(1)还有80%,也就是2000多亿,分布在很多企业中,各自占比很小。当然,这和规定的27项功能有关,细分市场的人群相对有限。
(2)结合62%的人对保健品的不信任,可能存在很多误导或者欺骗类的保健品,属于一锤子买卖,亟需被整顿、替代。
(3)大量的中小企业,在细分市场和区域市场非常有市场基础、功效口碑之类,有发展壮大的潜力。
(4)大健康产业的蓬勃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必然,保健品也会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功效分散、区域分散、品牌分散、企业分散,需要有实力的机构进行并购、整合和优化。
(5)保健品骗局之类的报道屡见不鲜,说明有需求,但是没有被及时、合理地满足,这中间有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会随着监管的强化和宣传引导的快速、深入渗透逐步获得解决。
以电商渠道为例,汤臣倍健在疫情开始后在线上获得了良好的发展,而且获得了很好的口碑效应。
直播带货:这个是前一阶段很火的方式,现在的流量正在向头部集中,但是确实缩短了了解、购买和售后的流程和时间,并且通过氛围刺激加速和促进了购买欲望和购买行为。
相比于传统的线下购买模式,线上渠道更类似于口碑传播,因为比较详细的视、文、声、图介绍,或者拥有一定粉丝和知名度的主播、作者,或者朋友圈的熟人更容易建立信任,在保健品普遍遭遇信任危机的情况下,这种信任尤其显得难能可贵。
我认为,保健品行业的重新崛起,这种信任渠道的开启和发展,将成为最重要的引领因素之一。而且,
(1)覆盖面很广,宣传的死角非常少,并且将越来越少。这和我国的人口分布,以及近些年来非常大量快速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果密不可分。根据相关统计,我国大陆网民数量已经接近10亿,雄居全球第一。
而网民人群与微信等社交媒体用户群高度重合,也就是说上网购物和朋友圈微商等线)非常切合目标人群的实际,包括兴趣爱好、需求、经济状况、健康状况等。比如,朋友圈的一定是有关联或者纽带的,而电商、微商、带货等一定是有关于使用的详细说明的,而且购买者也可以自己通过网络或者其他方式,详细了解后才会购买。属于典型的对症下药。
(3)即使缺乏一定的产品信息了解,也可以通过评价系统看到一个产品概貌。当然,这其中有刷单的问题,但是正在通过口碑和监管的强化得到改善。
(4)还有一个因素就是线上渠道快速发展的有力助推剂,就是物流。全面覆盖、高度发达、密集、快速、可实时追溯的物流系统对于在线交易,包括保健品在内,都是绝对的利好。
有了大市场,有了较高收入,有了好渠道,有了强物流,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了,为什么还会出现发展受挫呢?
1、由于上述的各种分散,监管难度加大,各种事件频出,给人造成了一种保健品都是有问题的假象。事实上,如果都有问题,整个行业肯定早已经被取缔了。
2、老年人口是保健品的最重要目标群体,当然也成为了各种假冒伪劣保健品的重灾区。对保健品了解有限、网络工具难掌握不熟练、空巢缺乏关怀等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了老人受骗,而子女对受骗背后的因素缺乏耐心,受骗首先就是网络控诉,然后就有了人人喊打的局面。
事实上,尤其在相对偏远的地区,以会议营销方式推广三无保健品屡禁不绝,正是利用了老人的很多特点。
另外一点,老年人对健康有着更强烈的需求,大量针对性地宣传、引导应运而生,竞争的结果就是通过快速起效的噱头吸引他们,但是从监管角度,之所以不然宣传功效,就是怕的急功近利,偏偏就来了,非法添加违禁物质的为数不少。
3、规范厂商的产品,个别的不良反应、误服等事件被网络无限放大,类似当年三株的常德事件,赢了官司却输了市场。
这也是说明,需求是切实存在的,但是缺乏信任,只能“病急乱投医”,然后上当,不良口碑传播,更不信任......恶性循环。
4、外资品牌在保健品中占主流,其中直销是主要推广方式,很多内资的保健品企业也走上了直销的路子。据说,中国有几百万“直销难民”,绝大部分都是从暴富梦中惊醒,然后回到原点。问题是,做过大梦之后,很难再愿意回到扎扎实实的职场工作中来。
其中很多人因为直销历程的不顺利和不如意,连带着对直销产品有了抵制和抗拒,当然其中也有产品本身问题的情况,大名鼎鼎的权健就是典型。
直销从某种程度上和电商、微商、带货有类似的优势,但是推广的核心往往不在产品,而在发财,所以走歪的概率很大,也因此存在价格虚高的问题,直接影响整个市场的接受、推广和扩展。
5、从传统观念衍生而来的健康观念尽管已经开始瓦解,但依然根深蒂固,就是药品和保健品分不清,或者不想分。
从政策上规定保健品不能强调功效之类其实就是在纠正这种观念。媒体报道的很多保健品事件和案例中,当事人在生病并且病情持续恶化的情况下,仍然把保健品当作救命稻草,最后造成严重后果。
对于头部企业,或者规范运营的企业,谨小慎微的经营,却还面临着劣币驱除良币的风险。对于“第三世界”,由于互联网的高度普及,消费理性的不断提升,经营越来越难以为继,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变局,要么是头部往下的整合,要么是大量散兵游勇的保健品企业的自我突破,走向规范化和规模化,更可能的是两者同步或者融合。这些都需要大量专业人才的努力。
一方面,保健品能够覆盖的人群几乎和总人口齐平,市场巨大;另一方面大量产品、企业和人员浮在表面,怀念着激情燃烧的岁月里,数钱数到手抽筋的快乐人生。谋变局解决了产品的问题,市场大解决了需求的问题,互联网和物流解决信息不对称和便利性问题,剩下的就是谁来做的问题?
19%的头部企业们有了成熟的运营经验和人才,大展拳脚的时候需要人才;80%、2000多亿的大量分散的企业、产品要整合、正规、上道,还是需要人才,指望原来那些走街串巷忽悠老人的家伙们是没戏的,他们已经被套路玩残了,没戏了。
无论是药食同源的传统观念,还是对现在化学添加剂的不信任,国人的保健品消费历来非常强调纯天然的概念,这个从现在农业方面可以保障,而破壁、提纯、萃取等技术不断优化,使产品质量获得了明显的提升,加上监管的持续强化,违禁物品添加得到有效遏制,保健品的品质会得到根本性的保证。从大的产业上来说,用于保健品的现代农业、保健品的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等人员都会产生人员需求,而且,保健品也是消费升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某种程度上意味着高的收益。
自己购买产品是最常见的方式,这个是基于自己对健康状况和需求的自我判断,也是基于对保健品的了解,对于不从事健康产业,或者缺乏专业知识的人,只能是人云亦云的随大流,从效果上必然会打折扣。未来的趋势肯定是类似私人定制模式的,拥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健康顾问,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制定一揽子的保健方案,保健品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因为服用保健品对于个体来说是接受成本最低的。
凡事预则立。很多人会等到风口来的时候入手,其实这个时候往往已经晚了,因为追上风口是很难的。最好的做法是有科学、充分的预判之后,提前着手进行身体、专业知识、行业咨询、人脉、行业资源等各方面的储备,风口来的时候顺势而为即可。
现在的发展用日新月异来形容已经落后了,瞬息万变才是常态。保健品行业更是这样,新产品、新观念、新成果等层出不穷,一不留意可能就已经错过很多。专业化,意味着在行业及相关领域的持续学习、积累,并且具备丰富的经验,这个经验是靠学习基础上的阅人无数换来的。专业化,还意味着如果你了解的都没有需求者多,那么大概率会失去机会,甚至被整个行业和时代淘汰。
在健康方面,每个人都愿意花钱,问题在于值不值?花钱之后,就会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和判断,有用还是没用?效果好还是一般?这就是口碑,众多口碑通过网络和人群的聚合就形成了品牌。
任何行业,都是头部吃肉,大部分喝汤,少量的破产,保健品一样。树立个人或者团队在保健品乃至整个大健康产业的品牌,才会有流量的倾斜,才有未来。
健康一定是有前景的,从个人来说,一个人富甲天下早早挂了,另一个人一文不名,长寿百年寿终正寝,很多人会选择长寿,珍惜生命是底线。
而保健品行业有没有职业价值,其实不是看行业,而是在自己。夕阳产业,也有人做的风生水起,朝阳行业,照样有人挣扎在死亡线上,怎么做才是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