诛仙翠羽罗盘一则关于21岁大学生魏则西死于严重恶性肿瘤的新闻,“沸腾”了朋友圈。而由其引发的对癌症免疫疗法等问题的广泛关注和热议,也随之成为国内医疗卫生界的舆论热点,甚至吸引了国外媒体的眼球。
几乎与此同时,《英国医学杂志》(BMJ)刊登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在美国,每年因医疗差错导致约25万人死亡。这一发现一经发表,立刻引发了一场轩然大波。
这项5月3日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上的最新研究称,在美国,只有心脏病和癌症的致死人数超过医疗差错。
更令人纠结的是,医疗差错导致的确切死亡人数竟无从得知,因为美国疾控中心用以记录死亡证明数据的编码系统并不覆盖那些因为沟通不畅、诊断差错、判断失误导致的死亡病例。
领导这项研究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外科教授Martin Makary博士及其同事对4项研究进行了评估这4项互无关联的研究对2000~2008年的医疗死亡率数据进行了分析。
根据2013年的住院率数据,研究人员发现,在35416020名转院病人中,有251454人死于医疗差错,这一数字占到美国每年死亡总人数的9.5%。“病人因接受的医疗服务存在差错失误而死亡,并非被他们寻求治疗的疾病本身夺去性命。”Makary一针见血地指出。
医疗差错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越是现代化的国家,这一问题就显得愈发严重。哈佛大学全球健康研究所所长、哈佛大学医学院教授Ashish K. Jha博士在其父亲住院时,就亲身经历了医疗差错的发生。
一名护士在给其父亲输液时,错拿了另一位病人的药。在Jha的坚持下,护士检查了序号后才发现了错误。然而,意识到自己弄错以后,这位护士却安慰Jha:“没事儿,这种事情经常发生的。”
在Jha看来,尽管国家一直倡导提高医疗的安全性,但事实却是对病人的间接伤害并未减少。“我讲这个危险的住院故事并无恶意,医疗中的这种缺憾源于医疗系统的高度复杂性。”
不过,仍然有一些人对最新研究报告中的数字持怀疑态度,他们认为死于医疗差错的患者应该在10万左右。不过,这一事实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最重要的问题:什么是医疗差错?
医疗差错一般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医生制定了错误的治疗方案,比如开了不对症的药物或者病人对服用药物有过敏反应;另一种是医生制定的治疗方案没有问题,却在执行中出错,比如由于医生字迹潦草使病人拿到的药剂量是标准剂量药物的50倍,又或者是外科医生做手术时弄错了部位等。
严重的医疗差错往往最终酿成医疗事故。比如《美国外科学杂志》的一项研究显示,1990~2010年的20年间,美国外科医生对病人不正确的身体部位做手术达2413次;手术后异物留在病人体内4857次;还有27次干脆连做手术的病人都搞错了。
当下,我们早已进入了一个综合医学的时代,或许几十年前我们还在为没有治疗方法使病人在生死线上挣扎而感到心痛,而如今我们已经拥有了数以千种可以拯救生命的治疗方法。复杂的医疗服务已经伴随人们多年,然而医疗差错对病人造成的间接伤害亦“如影随形”多年。
并未参与这项新研究的美国犹他大学医学副教授大卫克拉森博士表示:“医疗保健体系变得非常复杂,一名医生负责一名病人的场景早已一去不返,如今医院里都是庞大的医护团队,并且出现了医疗差错。”
不仅如此,在透明度、经济后果以及责任缺失的共同作用下,病人在医院接受治疗过程中受到间接伤害的可能性或许更高。从这个角度来看,每年25万的数字似乎更有道理。但这也引出了另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的系统如此“马虎”?因为医疗差错的代价是隐藏的。
没有哪一位高级医院管理者或者华盛顿的政策制定者听说某某病人因为医疗差错死亡的事。即使差错更加明显,医疗机构所需承担的经济后果也很小。直到我们从根本上改变系统的激励结构,使最谨慎和安全的医疗系统获得丰厚的奖励(而表现得差则相应受到惩罚),否则“马虎”仍然不会消失。
看过美剧《周一清晨》的观众,一定会对片中每周一清晨召开的以反思医疗差错为核心的死亡病例讨论会印象深刻。讨论会上,神经外科主任Harding Hooten总能一针见血地指出当事医生的错误以及某些操作可能给病人带来的风险。
实际上,医疗保健体系中的每一个“角色”消费者、支付方和供应商都在改善病人安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医疗保健体系需要为病人的安全负责,Makary博士表示,“希望我们的分析能为医疗系统带来真正的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