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佟艺年来和老伴两个人拉扯着小孙子,生活很是不容易。我们记者跟随周绳武来到家中进行采访,说起近年来的医疗变化,周绳武就打开了话匣子。
我患有高血压,神经综合征,住了7天院,一共花了34.1,剩下的都是国家报销,我这个病看完后我问医生了,正规下来要一千七八,报销的数额很大。以前看病就是一靠再靠,这有了扶贫给我补上这块钱我有些不大害怕,一有病就早看。
【正文】花的钱少了,看的病好了,这得益于近年来我县医疗事业的高速发展,周绳武自己告诉我们,自己这个病要是放在十年前,因为家庭贫困,就只能坐在家里等靠,现在通过国家医疗补款,他身体有不舒服的地方,也敢去看了。
这个医保对我这个家庭按说帮助很大,刚才就说真放上一千多,我真望见晕,知不道折磨多少时间,现在别管怎么样,给我报销这么块我就很承受了,那着急我直接承受不了,终究就是比以前好着很多很多,就是这个好没法形容,和过去就没法比,再上去十年前,我这个家庭就是完了,现在是一年好的一年。
【正文】花的钱少,医生的态度还要好。随着社区卫生服务的加快发展,基层医疗机构管理得到加强,医疗服务更加规范,从原来的“赤脚医生”到现在的“业内专家”,医疗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让老百姓享受到了福利。和周绳武一样,崇德社区有1833人被建档立卡,信息上传进行保存。医保制度的推进让很多患病人士用近十年时间编织起世界上最大的全民医保网,医保覆盖率超过95%,城乡居民看病基本告别“自费时代”。
平时就是咱建立了一个健康档案,咱辖区内1833人,人均档案一份,这个档案的建立包括居民的血型,既往史,家族史,过敏史以及联系方式等等基本信息,全部登录在册,确认无误后签字上传,65周岁以上的老人,高血压的糖尿病的冠心病和脑梗中的这些人每年至少查体是4次的免费,高血压,血糖这些慢性病病人,都有自己慢性病的随访包,咱每次的检查会录入电脑,并且用手机APP照相上传,电脑的程序随时监测慢性病病人的身体状况,再就是特困的病人,比如说周绳武,他每次看病的时候只需带着身份证,社会保障卡,扶贫手册,就可以住院,不需要交任何押金,咱实现了先诊疗后付费的政策。
刘修文是城东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1980年参加工作,亲历了40年来博兴县医疗体制的变迁。他告诉我们,原来城东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前身是博兴县城郊卫生院的社会卫生科,当时只有2间业务用房,4名工作人员,能够开展的业务也很简单,只能预防接种、卫生防疫。随着社区居民需求的不断增强,我县不断加大医疗设备投入,就医环境不断改善。
随着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入,1988年成立了博兴镇卫生防疫妇幼保健站,当时新建业务用房12间,面积200多平,当时在博兴也算是比较高端的。
【正文】随着时代的变迁,原有的妇幼保健站已不适应居民的医疗卫生需求,2015年我县投资300余万元,按照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改建为现在拥有建筑面积3200平米的城东街道卫生服务中心,服务也由原来的预防接种提升到现在的综合医疗。
随着这几年的不断深化改革和人才的培养,现在我们城东街道卫生社区服务中心注重人才培养,加强科技投入成为一个具有现代水平的服务中心,它具备综合的服务能力,能开展的项目在社区当中,咱按照一个一级医院的标准来设置,并且与两家县级医院搞医联体联合,使我们广大居民一些常见病多发病和一般查体和其他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不出社区,就在我们中心享受到上级医院的服务。
【正文】现在中心设有综合门诊、中医馆、急救室、西药房、数字化药房、儿保室、数字化预防接种大厅等相关职能科室,并根据卫生服务中心的标准配备了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球技术仪、中医康复器材等相关配套设备,改变了以前基层医疗机构诊疗老三样的过去。
患者得实惠是医改的落脚点,开展医改以来,城东街道卫生服务中心通过药品零差率等一系列控费措施的落实,医保政策的调整,极大地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纵观这些年的基层医疗改革,离不开政府的政策,首先咱们谈到的就是政府购买了公共卫生服务和家庭签约医生服务,使我们的广大居民在社区里面都能享受到所有国家规定的免费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再就是咱社区里基本药物制度,由政府牵头统一通过网上采购平台,采购居民药物,在我们基层零差价销售,把整个的利润让给广大的居民,使广大的居民得到更多的实惠,再就是各级政府给我们基层医疗结构配备医疗设备,大大提升了我们的诊疗基础水平,更好的为人民服务,再就是医保政策,提供的政策在基层就是起付线封顶,一般小病小灾在我们机构不用再掏一分钱,就能解决。
【正文】作为医务人员,刘修文更希望医疗卫生事业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使全民的健康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近几年来,随着我们服务中心的服务职能和医疗设备的不断更新,我们的服务得到了广大老百姓的认可,下一步我们继续通过开展家庭签约服务和惠民服务政策,把党的惠民政策传递给广大居民,让他们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