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聚焦六大板块 10万亿医疗健康市场存在巨大投资并购机会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4/4/26 23:22:07 | 【字体:小 大】 |
卑客月中国的医疗产业是一个庞大的市场。早在2015年中国医疗健康的市场规模已超4万亿人民币,业内预计5年后即2020年,这个规模将达8-10万亿元。巨大的潜力、高速的成长,让大健康产业无论从投资还是创业的角度来说,都当之无愧是资本追逐的“蓝海”。
《华夏时报》了解到,在9月9日,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在北京举行了医疗机构投资与并购的校友分享会,而在此次会上,中国卫生经济协会医院经济专业委员会常委邢立萍表示,从中国经济增长大势来看,GDP增长平均在9%左右,给大健康领域带来了需求端的旺盛,包括购买力、对生活质量的要求,对服务质量的诉求等。这是整个医疗大健康产业飞速发展的外因,也为购买方、消费方提供了大方向上的指引。
“从整个市场水平来看,医疗市场供给主体是公立医院,比重超过90%。民营医院更多是中小规模,虽然数量多,但在规模上是无法和公立医院相抗衡的。就诊疗能力、门诊和住院人次来说,三级医院仅占12%,但它所提供的服务已经达到52%,中国医疗体现出了大型综合医院主导整个行业的现状。公立医院虽然数量上不占优,但提供的服务却占大多数。当前社会资本参与医疗服务,主要集中在民营为主的医美、骨科、妇产和耳鼻喉科。近几年随着医改进入深水区,不断有更多积极的政策红利和政策引导,再加上社会需求的增加、人口老龄化、城镇化推进、二胎政策等,都刺激了需求方。”邢立萍指出。
邢立萍介绍称,医疗政策的改革也为医疗行业的整体发展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整体来说,对医疗行业冲击最大的是取消药品加成。如果把原来的医院药品收入看作100%,那么现在政策上也只是通过医师服务费的调整把过去药品加成那部分的利润补回来,且只能补到90%,甚至从很多医院的实际案例来看它是达不到90%的。这意味着手术项目、检查项目在调整范围内,依赖于开展的业务本身,这其中包括过去的服务方式。换言之,实际收入近百分之十几的减少是因为取消药品加成带来的。这对医疗机构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它对医院的结构化调整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能否找到新的利润点和新的服务项目以弥补过去收入的降低,从而保证更好服务能力的提高。这也是取消药品加成、取消以药补医对医疗机构提出的最直接挑战。
“当前的医疗行业服务可以分为六大类:首先是高端医疗版块,其特征是单体规模较小,集中在一线城市,其投资呈现出壁垒小、风险低、易标准化、可快速复制的特点;第二是私立综合医院,其特征是产权清晰、周期长;三是改制的公立医院,其特征是集中在三、四线城市、借势政策扶持、具有良好基础和品牌、在患者群中拥有大量受众和极佳的接受度;四是整个产业链延伸,这是民营资本比较活跃的领域,更多地强调需求的个性化和以服务为主导的需求模式;五是医院集团,公立医院本身有以协作方式形成的医疗集团,但它是偏松散型的,难以实现管控、达到一定管理效果,更多偏重于技术合作,以技术输出为主。是未来发展的一种趋势和模式;六是医生集团,其在近一两年内非常活跃,以医生为单位。专家资源在医疗行业里的稀缺性和议价能力,对于整个行业来说既是资源,同时也可能是制约因素。”邢立萍分析称。
邢立萍进一步指出,整个医疗健康行业近几年的并购活动无论从数量还是金额上都呈现爆发式增长,交易金额不断刷新历史。大型医疗管理公司和业内整合仍然是2016年投资亮点,综合企业大举进入医疗健康行业推动了对医院投资并购大幅增长,境外医疗投资并购金额也创下新的记录。可以想见与预测到的是,商业模式将会进入集中创新阶段、资本也会进一步涌入医疗健康行业、外资医疗集团则将逐渐成为新兴力量、医疗服务资产证券化终将进入上升通道。未来医疗健康行业投资趋势投资并购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宏观来说,在投资并购前需要精准的目标筛选与目标评估,考虑政策方向是什么、技术壁垒能否克服、复杂度能否把握;执行交易及交易完成后需要专注于投资与并购交易的执行,面对的更多是财务风险、资金风险和改制风险;投资与并购后则必须着力于后期的优化整合。在整个过程中,每个核心阶段都需要关注相应的关键要素、相关风险,这是顺利完成交易实现投资价值的重要支撑。同时,全面的风险管理和项目管理也是不可或缺的。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
华夏时报资深记者,常驻上海。“深度观察金融资本市场,输出原创价值报道。”
|
|
栏目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