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不狠作者:薛晋文(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乡村振兴视野下百年中国农村题材电影传承与发展研究”阶段性成果。作者系太原师范学院美术与影视学院二级教授)
近日,“2023乡村振兴主题电影推荐活动”启动,吸引了多家出品单位积极参与,也引起了舆论对农村题材影视创作话题的讨论。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中国乡村生活日益富裕,农民素质日益提高,乡村生态更加宜居,乡村文明内涵更加深刻,乡村文化魅力越发彰显。与乡村面貌呈现欣欣向荣景象相对应,农村题材影视作品深挖现实生活的素材富矿,在故事内容、主题立意、人物塑造等方面与时俱进,实现了从聚焦脱贫攻坚向关注乡村振兴的创作转向。《去有风的地方》《我和我的家乡》《人生之路》等作品成出圈爆款,不仅为观众尤其是年轻人提供了认识农村、了解农民、感知农业的窗口,更变成中国影视创作传递乡土文化、阐释乡村价值、助力乡村发展的有效路径。
作为现实题材创作的重要类别,农村题材影视创作与时偕行,通过讲述农村故事,反映国家不同发展阶段的社会面貌和政策理念。回望农村影视发展史,传统农村影视创作多聚焦农村修路、架桥、通电,或者农民外出务工、开办乡镇企业等故事。比如改革开放初期的《老井》《沟里人》,新世纪之初的《女人的村庄》《喜耕田的故事》,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作品。而当下的农村题材创作更多着眼于基层领导干部与广大农民群众一起利用电商信息开拓农产品市场、通过科技革新助力农业生产、秉持绿色发展理念打造生态旅游等乡村振兴过程中涌现的新故事、新现象、新趋势,讲述其中蕴藏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经验。
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让观众看到了一个传统村落的转变,也看到了一种乡村发展的方向:云苗村内外各方协调统筹,一方面营造美丽乡村环境,招商引资,为旅游业创造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拓宽农产品及手工产品的销路。电视剧《大山的女儿》讲述村官黄文秀联系专家帮助村民种植砂糖橘提高收入、带着村里人自制的美酒参加展销会拓宽市场销路、组织村民成立合作社实现产业化经营等经历,对如何建设生态美、产业优、文化兴的美丽乡村的课题给出了富有青春价值与时代精神的解答。这些作品深入现实生活肌理,对国家的乡村振兴政策及农村治理经验进行总结,特别是对农村未来的发展之路进行讨论和思考,不仅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借鉴的发展思路,更为新时代农村题材影视创作开掘了深远的主题意蕴。
农民是创造中国奇迹的重要主体,他们既是农村社会历史成就的创造者,也是农业发展与时代变革的见证者,理应成为农村影视创作表现的核心对象。早期农村题材中的人物形象多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农民为主。他们勤劳勇敢,以传统农耕活动为主要生存手段,过着达观知命的生活。而新时代农村影视塑造的新农人形象大多拥有城市工作求学的经历,眼界开阔,思想先进,掌握了一定的新理念、新技术、新生产组织方式,在追求物质富裕的同时向往精神富足,努力在自我更新、自我实现中建设乡村社会。《山河锦绣》的村支书赵书和比较典型:地处秦岭腹地素有历史矛盾的两个村庄,因为天灾被迫合并重组为一个新村,赵书和两手抓,一手抓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国事”,一手抓两个村子不同宗族之间隔阂的“家事”,带领村庄彻底摆脱了贫困。无独有偶,电视剧《我们这十年》“心之所向”单元里的人物同样富有魅力——李心遥、方新桅年轻且有高学历,他们带着丰富的经历和学识从都市回到乡村,开辟新农人扎根乡村成就自我的人生新赛道,书写乡村振兴的美丽诗篇。
新近涌现的农村题材创作不独讲乡村振兴过程中人们物质生活如何跃升的故事,同时聚焦农民精神世界越发丰盈的过程。比如电视剧《人生之路》里的主角高加林爱读书,勤思考,对山沟外的世界充满渴望和好奇,坚信知识的力量,坚信追求就有希望。万千观众被他的积极坚韧所震撼。很多农村题材影视作品写出了农民生活的充实、精神的丰盈、心灵的成长,表现他们对人生命运、现实生活、国家发展的独特见解,刷新了观众对农民形象的固有认知。
乡村振兴要“塑形”,更要“铸魂”。随着农民群体的更新迭代以及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农村社会的道德观念、乡风民俗发生了深刻变化。在这个过程中,破除陈规陋习,厚植新风正气,成为新时代农村建设面临的崭新任务,也是农村题材影视创作的题中应有之义。
《幸福到万家》的主人公何幸福干每件事都要问为什么。从推动万家庄禁止闹婚陋习,到争取征地补偿,再到帮助村民集体诉讼解决村里企业水污染问题,她的每一次追问,都将文明的种子植入万家庄村民的心田,逐渐成为他们的自觉行为准则和基本价值取向。她的每一次追问,也引起了社会舆论的热切关注,让观众领悟到“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发展必然”的道理。还有电视节目《山水间的家》里不只展现了乡村的农家饭菜香、田野花草香,更渲染了一种弥漫于中国乡村的文明气息。比如节目主持人走访作家周立波的家乡、小说《山乡巨变》的故事原型地湖南益阳清溪村,介绍这里依托名人名作文化内涵打造作家书屋满足村民精神需求的做法,呈现出乡村“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的文化氛围。还有《我和我的家乡》《山河锦绣》《富春山居》等作品,表现农村基层干部群众爱国敬业、开拓进取、诚信友善等品质,讲述他们深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乡村社会开花结果的故事。这些作品努力挖掘乡土社会在新时代再出发的强大内生动力,发挥影视艺术对人心的形塑作用、对社会风尚的示范作用,彰显了乡村社会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随着乡村文化建设深入推进,文明乡风吹遍广袤大地,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深入人心,乡村文化的感染力和影响力不断提高,吸引着越来越多人了解探寻。《去有风的地方》里,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感到疲惫迷茫的许红豆来到云苗村,被当地村民的勤劳与韧性所感动,再度找到自己的人生定位,逐渐从“早晚要离开”的看客转变成“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参与者,把自己的火热青春融入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之中。这样的故事展示了都市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以及中国人关于家园的文化想象,唤醒了中国人灵魂深处对乡土的深沉情感,为农村题材创作打开了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
由是观之,优秀农村题材影视作品能扎根乡土、反映农情、直抵人心、引领风尚、推动发展。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新征程上,理应涌现更多真实见证、生动讲述农业农村农民发展故事的优秀影视作品。所以,广大创作者应再接再厉,在农村影视沃土上尽情施展才华,推动农村影视创作百花齐放,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的精神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