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闪婚txt在川陕革命老区四川巴中,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达24%,农村老龄化率超27%。针对这一实际,中国人民银行巴中市分行以支付服务适老化改革为破题关键,引领全市银行机构推出一揽子有力度、显温度、见深度的务实举措,用实际行动为“夕阳红”添彩。
“在村口的服务站就能取养老金,再也不用翻山越岭了。”巴中市平昌县西兴镇五童村村民刘明富告诉《金融时报》记者。
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巴中市分行立足老年人金融服务需求,通过构建“一干多支”服务网络,系统性破解农村地区银行网点覆盖不足问题,实现基础金融服务全域覆盖。
该行指导全市银行机构完成适老化标准网点建设和无障碍设施升级,增设老年人“爱心窗口”,标配助听器、应急药箱等“助老九件套”,保留现金窗口与存折服务;升级助农取款点适老硬件设施,360余台存折存取款机覆盖偏远乡镇;升级农村金融综合服务平台869个,金融服务嵌入182个村级党群服务中心,集成支付、转账、医保缴费等10项高频事项;组建21支“流动银行”服务队,深入农家院坝、养老社区等,用“移动柜台”架起支付为民的“连心桥”。2025年以来,全市银行累计上门为老年人办理各类支付业务1346笔、远程视频服务924笔,将暖心服务延伸至“最后一米”。
近日,恩阳区花丛镇的李永芳老奶奶因在手机银行上多次输错密码使得银行卡被锁定,随即向建行恩阳区支行拨打了求助电话。当天下午,两名建行工作人员顶着近40摄氏度的高温天气,携带设备跨越40公里,上门为她解决了难题。“一个电话,银行到家,太方便了。”李奶奶对两名工作人员竖起了大拇指。
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巴中市分行指导银行机构在完成基础适老化改造后,重点推进服务品质升级工程。从细节入手优化服务流程,在银行网点设立“银发服务专员”,专人全程陪同办理业务;常态化开展一线人员适老化技能培训,提升一线人员沟通技巧和应急处理能力;优化手机银行、支付APP界面,推出大字体、关键要素高亮显示等贴心设计,实现“基础适老”到“智慧助老”的科技升级。统计结果显示,适老化改造后全市老年客户业务办理时长缩短40%,满意度跃升至98.6%。
“以前在医院看病挂号排队半小时,现在刷个脸,3分钟就搞定!”在农行江北支行“智慧医院”窗口办理业务的老人万洪江称赞道。
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巴中市分行以“巴适支付”为核心品牌,制定《巴中市适老化支付工作方案》,通过“标准化+特色化”服务模式,构建涵盖“银发专线”“智慧医付”“节气宣传”“红色助老”的“四维一体”服务体系,共同助力老年群体跨越“数字鸿沟”。
银行机构结合自身优势,推出一系列特色服务:巴中农商银行平昌县支行将金融知识课堂开进老年大学和社区老年活动中心;农行巴中分行搭建“银医平台”,实现8家医院“刷脸就医”;邮储银行恩阳支行在网点外设置凉棚,搭建“金融消暑驿站”,提供绿豆汤、扇子等防暑物资,同步讲解防诈骗、移动支付、养老金防冒领等金融知识……据统计,2025年以来,全市累计开展金融知识教育宣讲1955场,覆盖2.9万名老年人,帮助其筑牢金融安全防线。
“我们坚持以老年群体的需求为导向,紧扣‘巴适支付’适老品牌核心,在夯实传统金融服务的基础上,借力科技协同拓展服务边界。”中国人民银行巴中市分行负责人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