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子姗晒结婚证■对年轻一代而言,传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古董,而是能够激发他们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源泉
■Z世代所表现出的对传统文化的依恋或爱恋或许显得更为突出,那些古老而美丽的文化,唤起他们的共鸣甚至激发他们的模仿或再创造,这就是传统的生命力
“台下人走过,不见旧颜色;台上人唱着,心碎离别歌……”大学生宿舍里,几个女孩用程派青衣、梅派青衣、老旦、花旦不同戏腔翻唱当下流行的古风歌曲《赤伶》,惊艳一众网友。“开口便是国粹”,迅速在抖音出圈、近日大火的“上戏416女团”让人们再度惊艳于传统文化的青春演绎。这些Z世代年轻人,将自己的专业知识与新的媒介技术巧妙融合,把传统文化变成新的流行文化。
Z世代指1995年后出生、伴随着互联网发展成长的一代人,他们一出生面对的就是数字时代,被称为数字原住民。现在越来越多的媒体喜欢用Z世代来称呼年轻人,与其网络媒介属性大有关系。麦克卢汉的《理解媒介》一书中曾经论述,“每一种媒介的出现都意味着人的能力获得一次新的延伸,从而带来传播内容的变化、接受信息方式的变化和生活方式的变化。”Z世代是拥有互联网思维的一代,使用各种网络技术是他们日常的生活方式。
消费市场更是早早开始了对他们的研究,美国的《Z世代营销》提到“在改变世界的进程中,Z世代已经成为最强大的力量,到2020年将占消费人口的40%以上”。中国的《Z世代圈层消费大报告》指出:“作为优渥物质条件下成长起来的Z世代并非大众眼中‘圈地自闭’的一群人。反而,Z世代青年是伴随着互联网快速发展,活跃在各类兴趣文化社交前沿的‘Online’一族。他们更向往归属感以及认同感,志同道合的圈子文化和自成一派的语言体系,让他们的社群有序建起。”中国年轻世代聚集的文化社区和视频平台B站献给新一代的演讲《后浪》中有这么几句话:“你们有幸遇见这样的时代,但是时代更有幸,遇见这样的你们。你们正在把传统的变成现代的,把经典的变成流行的,把学术的变成大众的,把民族的变成世界的。”网络信息时代,Z世代确实一出生就拥有多元文化交融的时代环境。而关注Z世代年轻人,其实就是关心人类生命与文明的传承。
人们看到,在B站这个网络多元文化社区,Z世代年轻人在多元文化交融中作出了自己的选择。例如,B站年轻人自己的春节晚会“拜年祭”中,《繁华唱遍》《京韵大鼓:复仇者联盟》《万古生香》《横竖撇点折》等节目,都是二次元的动漫形象与中国古典诗词、传统戏曲、历史人物的结合。弹幕区观众热切地讨论着《繁华唱遍》的歌词哪一句化用了杜牧的诗,哪一句源自戏曲《牡丹亭》《桃花扇》的唱词;辨认《万古生香》中“断简遗篇挥毫续兴亡”的是班昭,“铁甲揩亮,舍旧时云裳”的是花木兰。
更令人赞叹不已的是一些年轻的手工艺UP主。UP主“才疏学浅的才浅”,在复原三星堆黄金面具和权杖的过程中,发现了面具鼻梁的纹路和权杖花纹设计的奥妙,与古代匠人有了穿越时空的技艺交流。在米兰时装周大放异彩的UP主“雁鸿Aimee”,其用金丝、雀羽、树枝等令人意想不到的材料制作的中国风饰品惊艳了全场。UP主“糖王周毅”用翻糖蛋糕制作中国传统神话人物,他制作的九尾狐、嫦娥、唐琬、花木兰等惟妙惟肖,人物头发上的步摇甚至能随风摆动……
同样作为Z世代聚集地的抖音,《2021抖音非遗戏剧数据报告》显示其覆盖了98.83%国家级非遗戏剧项目,且90后、00后观众占比超50%。一些“濒危非遗项目”也获得了青年的青睐。1997年出生的独竹漂传承人杨柳,“一竹载轻裳,起舞云水间”,向世界展现了中国的千年绝技。1998年出生的凌云,疫情期间下楼倒垃圾,顺势一个侧空翻舞了一出峨眉派剑法,短视频火到海外……这些短视频创作队伍的生力军也正是Z世代。
Z世代年轻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觉传承和传播传统文化,用新的逻辑去拼贴、组合、演绎这些要素。对他们而言,传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古董,而是能够激发他们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源泉。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对文化自觉有过定义:“它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更重要的是文化自觉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只有在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并接触到多种文化的基建上,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然后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各种文化相互交融,Z世代正是在多元文化交融中看到了传统文化的光彩。
“国潮”如今是一个热词,这表现为不仅众多传统中国品牌借力推陈出新,以“国潮”为卖点的新品牌也在不断涌现。“国潮”澎湃,其中闪耀着众多青春的面庞——Z世代正是各种国潮产品的消费主力军。
2018年被视为“国潮元年”。中国运动品牌李宁携中国元素鞋服亮相纽约时装周,故宫口红推出即热销。各大卫视相继打造国潮文化节目,从北京卫视的《上新了·故宫》《我在颐和园等你》到河南卫视的《唐宫夜宴》《洛神水赋》,传统袭来,国风浓郁。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新国潮其主要特点在于它的文化属性,多多少少都在彰显传统文化的要素符码、传递东方文化的审美和价值。自带中华文化属性的故宫博物院、敦煌博物馆等多家博物馆的文创产品,便是受欢迎的国潮代表之一。
无论是福布斯报告所说的“抓住Z世代消费群体,相当于抓住了下一个10年的增长机会”,还是麦肯锡报告所说的“Z世代,是推动国内消费增长的下一个引擎”,都说明了Z世代已是国潮消费市场最大的目标群体。他们成长在国富民强物质丰裕的年代,他们拥有的文化自信与国潮理念相互契合,鲜明的自我认知和个性化特征使得他们成为国潮的拥护者。可以说,他们的消费选择,也是他们的一种自我表达。
清华大学文化创意研究院教授胡钰认为,“国潮”不仅是国货之潮,也是国力之潮。有三个重要元素隐含在“国潮”概念中,它们分别是民族文化、国货品牌和青年力量。人类社会对青年力量的歌颂和赞美这一传统由来已久,而当下的数字时代更凸显出年轻人的创新创造力。
爱德华·希尔斯的著作《论传统》中有一个比喻,传统就像一座旧的建筑,人们长年住在里面,时不时翻修,它基本保持原貌,但人们不会把它说成是另一座建筑。艾略特也在《传统与个人才能》一文中曾形容过文学传统的稳定与变迁,文学传统被每一部融入该传统的重要作品改变,现存秩序在新作品问世之前形成了完美的体系,当新鲜事物加入后,整个体系必须有所修改,尽管是微乎其微的变化,这就是新事物与旧事物之间的协调。
传统并非静止的,每一个世代都像新事物一样去融入传统久远的时空秩序中,与传统对话,无论这一代人多么有能力,也只是创造他们这一代的部分,而那些宣称要告别传统、抵制传统的也只能针对传统中的一部分,我们都活在“传统的掌心中”。
现代社会重视“世代”概念的背后实则是重视年轻人,我们不用着急判断他们的文化立场。他们或许也不愿意被定义。传统永远在一代又一代年轻人不断的对抗、分解与重构中形成它自身。Z世代所表现出的对传统文化的依恋或爱恋或许显得更为突出,那些古老而美丽的文化,唤起他们的共鸣甚至激发他们的模仿或再创造,这就是传统的生命力。
值得思考的问题还有,每一次技术创新,都会更新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表达方式。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播经历从工艺媒介、文字媒介、现代大众媒介到网络媒介的发展,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保罗·瓦莱里在《无处不在的征服》中有过类似的预言:“人们必须估计到,世界正发展着的伟大的技术革新会改变艺术的全部表达技巧。”胡笛
当日,淮安方特旅游区发布五一黄金周多项娱乐活动,同步开启五一双重特惠票抢票通道,进一步为苏北旅游市场升温。(
2023年4月20日,在河南三门峡市湖滨区黄河沿岸,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开发项目的万亩山坡梯田里,千亩油菜花正开放。
4月16日,四川省兴文县举行“2023首届四川·兴文开秧节暨癸卯年谷雨祈福活动”
2023年4月9日,湖南省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坪坦乡下盘村古侗寨,数千名侗族群众和游客欢聚
2023年4月7日,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区平铺镇茅垾村,乡村田园水网密集、纵横交错、绿意嫣然,绘就了一幅春日画卷。
2023年4月4日,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安龙县招堤国家湿地公园,放眼望去绿色扑面而来,呈现出一幅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生态画卷。
2023年4月2日,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新安江水域,游船航行在江面上。春日里,新安江两岸的青山与徽州古村落相映成趣,山水画廊风光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2023年3月24日,重庆市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关坝镇凉风生态渔村春意盎然,生态如画。
2023年3月22日,重庆万盛石林景区,各式各样的花儿竞相绽放,姹紫嫣红处处洋溢着生机与活力,彰显出浓浓春意。
2023年3月22日,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禹越分中心正式启用。该中心结合老年人就近就便养老的实际需求,集便民服务、文化体育、医疗养老、膳食营养等多种公共服务与生活服务为一体,打造适老化、多元化、智能化养老服务体系。
2023年3月21日,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博览会在湖北武汉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展期为3月21日至26日,来自国内外156所高校艺术专业的学生参展。
2023年3月18日,山东日照经开区天天有岗位月月有招聘第六场专场招聘会在奎山体育中心举行,求职者向企业咨询岗位信息。该区先后组织6场专场招聘会,70余家企业发布岗位7000余个,现场达成就业意向1780人。
2023年3月18日,河南洛阳,为期两天的中国小浪底轮滑文化节竞赛活动开赛。本次比赛设轮滑马拉松、速度轮滑(公路赛)、自由式轮滑等5大类10多个小项,来自全国各地154支代表队的2174名选手报名参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