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煞txt下载北京城历史悠久,被中外人士誉为“燕京八绝”的玉器、景泰蓝、牙雕、雕漆、金漆镶嵌、花丝镶嵌、宫毯、宫绣,成为外国人了解北京工艺美术的一张最漂亮、最有历史渊源的“名片”。而散落在北京城四面八方的民间工艺,更是俯拾即是:鼻烟壶、毛猴、泥塑、根雕、蛋雕、绢人、年画、剪纸等,其中,许多作品在海内外展出、获奖,为国家赢得了荣誉,并被国外友人视作珍品收藏。
不过,那都是昔日的辉煌与荣耀。而今,无论是宫廷工艺,还是民间工艺,都陷入了举步为艰、后继乏人的尴尬窘境。目前,北京工艺美术企业已有7家宣布破产,北京玻璃厂、料器厂、牙雕厂和一些国有工艺美术企业相继倒闭,过去北京玉器厂是个千人大厂,现在只剩下20多个人。很多工美行业的人改行,很多大师只靠微薄的退休金维系生活,很多民间艺人生存都成了困难,造成许多传统工艺已经灭绝或濒临灭绝。
为开展抢救性传统文化保护,国家于2007年和2008年先后公布了两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录,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话题也在持续升温。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中,传统的手工艺占有很大的分量,作为流传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技能,它们是我们的国粹,是民族传统文化的体现。
然而,在为国家的举措感到几许欣慰的同时,我们又不得不深思:百岁高龄领衔的传承人名单背后又有着怎样的隐忧?身怀绝技的老艺人时刻都有可能去世,这一项与时间赛跑的抢救能否成功实现?“保人”的目的最终在于“保艺”,是否“人”保住了,“艺”就不失了?濒临失传的文化遗产究竟要怎样才能起死回生?
在我国,传统工艺的传承方式主要靠师徒之间口授心传。但现在,许多身怀绝技的艺人大多已步入老年,当优秀传统技艺的载体——“艺师”去世之后,“人亡艺绝”已成为无情的现实。
2003年5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郭效儒在松堂养老院逝世,享年85岁。郭大师曾经参与了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时国徽的制作,并主持解决了其中关键的技术难题。郭大师一生在模具工艺上为提高北京工艺品的档次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由于缺少组织协助和经费等问题,其身后没留下宝贵技艺资料。
以制作大型立体龙头、蜈蚣等风筝享誉民间艺术界的北京民间工艺一级大师刘汉祥,原计划将自己从事几十年的扎、糊、绘、放风筝的技术认真总结下来传给徒弟,但是徒弟还没来得及把“绝招”学到手,85岁的刘大师就因癌症于2004年2月奔赴天国。
毕生从事牙雕技艺的北京工艺美术一级大师杨士俊,2004年初找到北京工美行业协会,请求保护资金支持,希望把自己几十年来保留的许多作品的技艺资料,出一本牙雕技工艺术总结性的书。但姗姗来迟的这笔资金终于可以拨付使用时,等不及的杨大师却在74岁的时候与世长辞了。
2008年1月,北京市工业促进局向社会公布的名单显示,北京现有国家级和市级工艺美术大师以及民间工艺大师共186人,其中,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穴北京工艺美术特级大师、北京民间工艺特级大师?雪37人、北京工艺美术大师(一、二、三级)119人、北京民间工艺大师(一、二、三级)30人。涉及到玉器、景泰蓝、象牙雕刻、金漆镶嵌、雕漆、花丝镶嵌、地毯、京绣、绢人、风筝、剪纸、泥塑、内画等品种。其中,绝大多数都已是七八十岁的老人,有的已失语,有的已瘫痪。无论是去世的还是健在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除了有些图录收集有他们的简单生平介绍和代表作品照片,或有关部门为其中个别人出版了纪念性的小册子外,没有一个人的独特技艺被完整地记录保留下来。北京的工艺美术大师也没有一个人的独特技艺被完整地留存。
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和北京工艺美术学会曾共同进行过北京民间手工艺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北京老品牌工艺美术的60个大门类,失传和后继无人的达40多个……
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否抢救保护的关键。而目前,许多身怀绝技的老艺人普遍面临着技艺失传、徒弟来源短缺等问题。人才的匮乏制约了传承发展。
从2005年12月底至今年6月,北京工美行业协会调查组共对北京72位传统手工艺人进行了走访、调查,其中,年龄最高的92岁,最低的37岁,平均年龄58岁。调查中发现,近三分之二左右的民间手工艺人徒弟不足3人,70%的徒弟年龄在30岁以上,78%的徒弟学历在高中以下。近十年来,北京工艺美术行业内30岁以下的年轻人不足10%,真正能够独立设计制作的技艺人员全行业不足千人。由于没有年轻人学艺,很多工艺美术大师只能在徒弟圈内循环。有的大师痛心地说:“现在大师人数比徒弟多”。
绢人艺术发展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目前,55岁的滑树林先生是北京绢人工艺的惟一传人。说起传承,滑先生一脸的无奈:“绢人制作时间长,商业利润小,没人愿意学,我们曾派专人去学习绢人工艺,但学习者觉得没前途,已改行做保险了。”
首先,以往民间工艺特别是有很高技艺和价值的东西,往往是在家庭内部传承,一代代的艺人们保持着古老的传承习俗,有的技艺传男不传女,有的技艺传女不传男。主要是怕被别人学到手后夺走饭碗,这其实是民间保护专利的一种方式,但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传承,有些绝技因此而失传。
其次,工艺技术对学徒的要求很高。主要表现在学徒淘汰率高,学习工艺美术要有很高的悟性,不只是刻苦、努力就能达到的。一批学徒进店后,过一段时间就被淘汰的剩不下几人;学徒时间长,要真正学成一门手艺,一般要20年时间。高级工艺美术师茅子升介绍说,像瓷器画像雕刻这样简单的工序,单是描像,没有3年工夫是学不到手的。一位已跟了他10多年的徒弟,最终耐不住寂寞,现在也转行了。许多在厂里线岁左右的人,年轻人基本上不会做。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待遇偏低。尽管大家都知道,很多民间工艺是当之无愧的中华绝技,但传承人花费几年、几十年学到的手艺却无法谋生。学徒期间工资低,一般不到一千元。现在年轻人很实际,入不敷出的事谁会干?特别是很多人梦想一夜暴富,更不愿静下心来学一门手艺,因此,这些传统手工艺很难吸引年轻人,致使绝技找不到好的传人。
北京城最后一个手工弓箭作坊铺“聚元号”的第十代,也是惟一的传人杨福喜,2007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虽然他的弓箭制作手艺因此得到了重视,“聚元号”的日子好过些了,但杨福喜在传承问题上仍然有自己的困惑:“年轻人如果想学,会考虑前途,而这种工作的身份和生存保障的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提到自己收徒的要求,杨福喜说?押:“第一不能把钱看得太重;第二要比较聪明有悟性。现在的孩子都比较娇气,干粗活累活比较费力,学起来不容易。”
尽管传统工艺技艺由于后继乏人而面临失传的窘境,但仍有一些志者,迎难而上,踟躇前行。
“哈氏风筝”第四代传人哈亦琦,曾获“北京民间玩具工艺大师”、“一级民间工艺大师”称号。他上世纪八十年代制作的手绘风筝不仅在国内外大赛中频频获奖,而且风行一时。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风筝的销售开始走下坡路,在困惑中,一个订单给他带来了新商机:小型镜框风筝。作为家居装饰品或会议礼品的镜框风筝因其高雅的品位和新奇的款式,再一次走俏市场,这种从游戏到装饰的过度,让“哈氏风筝”走向了新的高度。哈亦琦收徒弟,除要有美术基础和悟性外,最看中的是要热爱,他认为没有热爱的动力,风筝制作之路将很难走下去。他也是一位有责任感的民间艺术家。从我国开始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来,他就意识到了风筝的宝贵文化价值,于是开始了更有意义的工作——哈氏风筝画谱绘制。他希望用画谱这种艺术符号来记载风筝的文化价值,达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延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