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机堂番茄又名西红柿,是我们很熟悉的草本植物,在中国各地都有大量栽培。番茄的营养丰富,既可以生吃,也可以煮食,比如番茄炒鸡蛋就是一道家喻户晓的名菜,番茄酸甜的口感渗透着鸡蛋的软糯和微香,在我国拥有广泛的粉丝群体。然而,鲜有人知道番茄在成为一种美食前,人们曾冒着“生命危险”去品尝它。
从番茄名字上就能看出它来自海外。在中国古代,西方国家常被认为是外番,而从番邦移栽来的植物,也会被冠以“番”名,加上它又属于“茄”科植物,故名之“番茄”。同时,番茄成熟后是红色,形如柿子,又是从西方传入,所以也叫“西红柿”或者“洋柿子”等。其实这些都不是“番茄”的原始名字,它最早的名字说起来更有个性。
番茄最早生长于南美洲,起源于秘鲁、厄瓜多尔、玻利维亚一带,是一种在森林中较为常见的野生浆果。野生番茄的植株细而长,果实大约只有一厘米,没有太多的食用价值,还散发着一种特殊的气味,当地人根据自己的野外生存经验,认为这种果实含有剧毒,因此番茄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有一个比较酷的名字——“狼桃”,被视为“狐狸的果实”。
野生番茄在史前随着印第安人的迁移,从南美洲来到了中美洲。在墨西哥地区,人们最早对它进行了栽培和驯化,于是番茄就发生了变异,经过基因重组后的番茄显得晶莹剔透,“颜值”更高。
16世纪英国的俄罗达拉公爵曾到南美旅游,他无意间发现了这种美丽的果子,并不远万里将番茄带回了英国,亲手献给了爱人伊丽莎白女王,从此番茄又有了一个别称,叫“爱情果”。尽管此时番茄的外观已经十分可爱,但人们还是把它视为有毒之物,直到“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出现,他发现了番茄的美味,才从此改变了番茄的命运。
番茄成为美食的过程中,有很多脍炙人口的传闻。有人说,第一个敢于吃番茄的勇士,是17世纪法国的一位画家。这位画家超级喜欢番茄,甚至达到了痴迷的程度,创作了不少关于番茄的佳作。一天,当他再次拿起画笔,想画下桌上美丽的番茄时,似乎闻到了它诱人的香甜味儿,尽管人们都传言“狼桃”有毒不能吃,他还是忍不住尝了一口,而这一口也令他终生难忘。
画家忍不住夸赞:“想不到这果子的口感还真是不错呢!”接着他一不做二不休,迅速把整个番茄吃干抹净,吃完后画家擦了擦嘴,想着自己的心愿已经达成,可以痛痛快快地死去了。于是他躺在床上,等待死神的降临,然而时间过去了很久,他却没有中毒的迹象,这才恍然大悟,原来番茄根本就没有毒。随后,画家激动地把这件事告知了自己的亲朋好友,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很快番茄无毒且味美的消息就到处传开了。
不过也有人说第一个吃番茄的人是一位意大利人,是他最早发现了番茄可食这件事。线世纪初,有一位意大利人看“狼桃”这么娇艳可爱,于是就贸然吃下了一枚,和那位画家一样,他安静地躺在床上等待死亡,却最终安然无恙。
在1811年英国出版的《植物学大辞典》中,描述了番茄虽然被认为是一种有毒的植物,在意大利却已经有人尝试同大蒜、胡椒等一起食用。这表明人们其实打心底里还是忌惮番茄,才会和有杀菌消毒作用的大蒜一起吃。番茄有毒的断言,让这个大自然赐给人类的美食遗珠长期蒙受着不白之冤。
直到1820年的夏天,有一位叫罗伯特的人,在美国一个地方政府的办公楼前当众表演吃番茄,从此番茄可食的消息就不胫而走了。19世纪中叶后,很多人就开始试种番茄,番茄也摆上了中国人的餐桌。
当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后,美洲很快就成了探险家的乐园,番茄这种娇艳的植物,也吸引了众多探险家的目光,成为“哥伦布大交换”的物种之一。
番茄后来从中美洲向南美洲扩散,大约在15世纪已经遍布整个中美洲地区。1523年,西班牙殖民者把番茄带回欧洲,蔓延到了意大利、英国等国家,逐步在欧洲传播开来。
那么番茄又是如何进入中国的呢?根据相关史料记载,在17世纪,西班牙人又将番茄通过太平洋带到了东南亚的菲律宾等地,然后从菲律宾传入亚洲,大约在明朝的万历年间番茄就进入了中国。明人赵函在《植品》(1617年)里也提到,在万历年间,番茄是和向日葵的种子一起被西洋人带到中国的。
也有学者认为,番茄的祖籍在成都的凤凰山。四川成都博物馆考古队曾在1983年7月于凤凰山园艺场发现了一座西汉的古墓,在墓葬底层的藤筒、竹筒里找到了一些农作物的种子,出于保护目的,用湿布遮盖起来,在一个多月后,这些藤筒、竹筒里竟然长出了40多株植物的嫩芽,经过专家们的化学分析,鉴定这些植物就是番茄。
关于番茄到底何时进入中国,或者是不是起源于中国,至今并没有一个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番茄至少在明朝的万历年间就已经在中国种植了。
中国大约有10余种古籍都记载过番茄,明朝王象晋所著《二如亭群芳谱》(初刻于1621年),在卷五《果谱》中描述番茄“一名六月柿,茎似蒿,高四五尺,花似榴,一枝结四五实或三四实,一树二三十实,堪作观,大伞火珠,未足喻,草本也,来自西番,故名”。除此之外,还有王祯的《农书》、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徐光启的《农政全书》等,他们也对番茄的外形和功能进行了描述。
说起番茄的功能,清代张德彝在《航海述奇》里曾提到在各国宴会上使用了番茄作食材。乾隆二年(1737年),地方志《台湾府志》记载了番茄的吃法,台湾人主要用它做饮品,称之为“柑仔蜜”,说其“形似柿、细如橘,可和糖煮茶品”。到了清朝末年,番茄在中国各地已经出现了多种吃法,但此时番茄价格不菲,主要功能还是作为观赏植物,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在全国迅速普及。
如今从黑龙江畔到珠江流域、台湾,从东海之滨至青藏高原,中国的大江南北都栽培有各种各样的番茄。自从番茄成为餐桌上的美食,仅仅过去100年的时间,人们就培育出上万种番茄,不仅有不同的形状,还有红、黄、绿等不同的颜色,在口感上也各具特色。
1936年7月16日,在保安山城接见美国作家斯诺时,招待宾客的晚餐就是西红柿炒辣椒。席间,向斯诺讲述了人们探秘西红柿的历史故事,借此表扬他来红区的勇敢。从人人惧怕的“毒物”到脍炙人口的美食,正是人们勇于尝试才发现了番茄美好的本质。从生长于南美洲的野生特产,到传入欧洲、亚洲乃至全世界,番茄的历史也见证了人类的冒险精神。(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