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琦近况1955年,我国为了表彰为在战争年代,立下不朽功勋的将领,首次实行军衔制度。
这年9月27日,上百位开国将领齐聚中南海,他们笔挺地站在那里,随着国歌的奏响,大家在心中轻轻附和歌唱,以纪念这个特殊的时刻。
不过一会儿,将领们便纷纷上台领取命令状,这些签发的命令状,既是对他们革命功勋的肯定,又是对他们的嘉奖,毫无疑问,这些将领是我国的功臣,他们值得拥有此番荣誉。
一提及我国的开国将领,许多人第一个想到的,便是开国元帅彭德怀,他戎马一生,精忠报国,自1928年加入,便跟随着征战沙场,无论是早期革命的长征,还是建国后的抗美援朝战争,都能看到他的身影。
这是为彭德怀作的一首诗,短短20个字,概括了彭德怀意气风发的一生,让人不禁忆起了彭德怀骑马拿枪,奋勇在前线杀敌的画面。
那时,中央红军经过了万里长征,顺利到达了陕北地区,红军到了陕北后,并不意味着真正的安全,此时的蒋介石并不甘心止步于此,他仍派部队前去追击,企图消灭红军队伍。
为了瓦解敌军的阴谋,彭德怀率领着一支先遣队大杀四方,突入吴起镇,将骑兵团尽数歼灭。
当胜利的捷报传入总指挥部时,脸上挂着喜悦的笑容,随即,他大笔一挥,给彭德怀写了一首六言诗,而这,正是开头所写的一幕“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该诗被写出来后不久,党内人人传颂,每当见到彭德怀时,将士的脑海中,便不由自主地浮现出诗中“彭大将军”四字,而彭德怀的雅称,便是由此而来的。
领袖,亲自给将领写诗,这等殊荣,可谓是寥寥无几,由此可见,对彭德怀,抱有着多大的期望。
事实证明,彭德怀果然不负众人所望,在抗日战争期间,他是八路军的副总指挥,指挥着大军挥斥方遒,参与了平型关战役、百团大战等多场战役,在华北战场的前线上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厮杀,成功守住了根据地,逐步扩大了抗日武装,保护了当地数万老百姓的生命安全。
在解放战争时期,彭德怀是解放军的副总司令,他与等中央领导人一起商议作战策略,是战场后方的“智囊”之一。
胡宗南大军进犯陕甘宁解放区时,解放军用“蘑菇战术”,将敌军一步步的拖垮,创造了“一个半月三战三捷”的。
建国后不久,为了边境的安危,抗美援朝战役一触即发,此时,52岁的彭德怀依然宝刀未老,活跃在战场的前线上挥斥方遒。
在带领志愿军赴朝后,彭德怀和朝鲜人民军一道作战,成功将“联合国军”赶到了三八线的另一端,使朝鲜战局扭转,令联合国军不得不低下高傲的头颅,与中、朝双方进行谈判。
纵观彭德怀一生,既是的、又是不朽的,在那个帝国主义入侵国土战乱年代,他挺起不屈的脊梁,拿起武器征战沙场,将一生都献给了祖国,毋庸置疑,彭德怀担得起“大将军”之称!
徐海东自1925年便加入了,是红军早期重要的领袖人物之一,当时,徐海东有个名唤“徐老虎”的雅称,这个名字除了闻名军中,还扬名整个黄土高原。
从红军时期开始征战,徐海东经历了千百场战役,炮火是不会长眼睛的,纵使徐海东武艺再怎么高强,都免不了负伤,到了抗日战争时期,他身上的战伤多达数处,也因此落下了病根。
尽管身体情况不好,徐海东还是坚持上战场上打仗,每次冲锋陷阵时,他从不说自己身体有恙,总是一马当前的冲锋在前,为此,军中的一些将领还批评了徐海东,说徐海东不顾自身安危。
徐海东每当听到这里,便反驳道:“我徐海东是一个命大的人,那些子弹绝对打不到我!”
而徐海的的雅称“徐老虎”,便是由于他打仗虎虎生威,丝毫不惧怕敌人,军中将士给起的称号,毕竟老虎代表“山中之王”,在面对其他动物的挑衅时,老虎可从不会畏惧,只会迎战而上,而这又恰恰符合徐海东的特质。
无论是在红军还是抗战、解放战争时期,徐海东所担任的职务都不低,令人觉得可贵的是,徐海东作为高级将领,既不摆谱,更不会躲到后方。
他坚持着自己一贯的作风,亲自带兵上前线冲锋,这种不怕牺牲,为革命奉献一生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
在我国的开国上将中,有这样一位将军,他直率又洒脱,性格暴烈如火,也因此被人们称道为“雷公爷”,这位将军便是——刘亚楼。
值得一提的是,将军的原名并不是刘亚楼,1929年加入后,他便下定决心追随一路,将帝国侵略者驱逐出中国国土,为了表明自己的决心,他随即便以“楼”为名,改名刘亚楼,寓意为更上一层楼。
之后,刘亚楼一路征战,并参与到了长征、苏联卫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多场战役,战场的磨砺,使他进步飞速,很快便成了闻名世界的将军,而他“雷公爷”的雅称,便是在战争期间诞生的。
在担任东北野战军参谋长时,刘亚楼在某次战斗发起前,特意与部下对了对表,对过后,部下对刘亚楼说:“首长,你的表是不是有些慢了,和我的对不上啊!”
刘亚楼不信,随即又问了身边其他人,结果得到的答案却如出一辙,听完现场人的回答后,他直接把手腕上的表摘了下来,随即便摔到了地上。
身旁人被这动静吓了一跳,一个参谋立即上前捡表查看情况,只见表面虽然被砸得四分五裂,但时针却还在走动,并没有坏。
刘亚楼看到后,高兴地说道:“你们看,我的表没坏,是你们的表快了,下面都以我的时间为准,马上准备发起进攻!”
以上,便是刘亚楼的一则小故事,诸如此类的故事还有很多,刘亚楼虽性格火爆,但却也是个好相处的将领,他常常会用自己的方式,使部下对他心服口服,在带兵方面有着自己的一套方式,是中国难得的军事人才!
韩先楚是我国的开国上将,他于1930年加入了,之后便一路跟着我军杀伐征战,属于资历较老的一位老将军。
值得一提的是,在多年的作战中,韩先楚有着许多外号,但这些并不是众人瞎起的,而是根据韩先楚的特性起的雅称。
“大胆”的意思不难理解,也就是胆子大、不害怕的意思,韩先楚自参军起,便做好了为国牺牲的准备,所以在各地的游击战斗中,韩先楚往往身先士卒打头阵,以不怕死的精神,而闻名整个红军队伍,军中将士都对他都称赞有加。
那时,要知道,韩先楚就算是在早期的红军革命,也是独立的营长或团长,所以按照常理来看,他根本不用冒险去前线杀敌,只需老实呆在后方的指挥部指挥即可。
可韩先楚就是不按照常理出牌,他誓死要与军中战士共进退,一旦发生战斗,便会一马当先的扛起机枪往前冲,在他的带领下,战士们的士气高涨,往往会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一举击溃敌军。
韩先楚出生于一个贫农家庭,因为家境的贫寒,幼年时期的他上不起学,为了讨生活,他曾放过牛,还曾在武汉地区做过短工,在这样窘迫的生活状况下,韩先楚自然无心学习。
后来,受革命思潮的影响,韩先楚先后加入家乡农协会、反帝大同盟等组织,在一次次的爱国运动中,他被的理念深深吸引着,并走上了的道路,来到后,韩先楚到处参战,剩的空余时间便更少了,根本无暇去做一些其他的事情。
韩先楚的这个称号,在军中可是如雷贯耳,几乎无人不知,“旋风”二字,寓意着“快”,而这也是韩先楚作战时的风格,在解放战争时期,每当听闻要与韩先楚交战的消息后,敌军便不由闻风丧胆。
因为韩先楚从不固定地依靠某种战术,在战场上,他会根据战情的变化,迅速切换战略战术,使敌军永远都猜不透他的想法,就连后来的“副总裁”陈诚,都曾在日记中高度评价:韩先楚这个“旋风司令”非常难以对付,我们都很难以预料,他的部队什么时候会出现。
1948年10月份,我军挥师锦州,蒋介石为了解锦州之危,当即抽调了沈阳周边的11个师的兵力,西进开赴锦州,以作援助。
这支“西进兵团”的司令,是声名赫赫的廖耀湘,他曾是蒋介石手中五大王牌军的一名军长,是解放军的“心头大患”。
面对这样强劲的对手,我军派出了“旋风司令”韩先楚,让他率领着第3纵队在黑山东北地区,灵活展开攻击突袭。韩先楚制定了一套作战计划,即“哪里听见枪声了、或哪里发现敌人踪迹了”就打向哪里,此外,还要与兄弟部队及时展开联络,以汇报自己部队的情况。
10月26日,韩先楚部队在前进到胡家窝棚西山一带时,发现了这里有许多国军小汽车,在进一步的侦察中,我军还发现了隐藏在此处的国军士兵,韩先楚得知情况后,分析道,这很有可能是国军的一个高级司令部。
就这样,埋伏在这里的第7师部队,随即便发动了猛烈的进攻,将这里的部队一举歼灭,事后盘问俘虏时,才发现这里是廖耀湘的西进兵团指挥所。
这下,指挥所里的大部分国军将领都成了我军俘虏,士兵可谓是群龙无首,在交战了两天后,西进兵团最终被全部歼灭,而司令廖耀湘,则被韩先楚亲率的第3纵队俘获。
两个昼夜的时间,围歼了5个军12个师,其速度之快令人咂舌,而韩先楚也因此一战再度扬名天下,倍受各界人士的关注,西方专家甚至高度赞扬“这是上帝之手,为东野部队送来的神来之笔”。
后来,世人根据他的人生,还曾拍了一部名为《旋风司令韩先楚》的战争片,将韩先楚的经历一一讲述。
韩先楚凭着自己的“旋风”打法,策马华北,大战各路国军高级将领,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新中国的成立做出了不朽的贡献,毫无疑问,他是我国的功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