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历史的真实与真实的历史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2/12/4 14:44:21 | 【字体:小 大】 |
世界电子报v2莫言和他的粉丝们说,他写下的有关文字为我们呈现和还原了一个年轻共和国的一段历史,而且冠于“真实”二字。那“真实”就是饥饿、“几乎天天饿死人”,甚至“人吃人”,就是穷凶极恶、丧失人性。诚然,饥饿确是那段历史中的真实存在(暂且不说被莫言“魔幻”过的真实到底还有几分可信度),但饥饿和死人便是那段历史的全部吗?还原历史就可以揪住一点不及其余吗?
且看我所了解的另外一面的历史的真实——那是真实的历史,不存在也不需要任何“魔幻”。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在机械工业方面,分别形成冶金、采矿、电站、石化等工业设备制造以及飞机、汽车、工程机械制造等基础行业,建设了鞍山、武汉、包头钢铁基地。那时的建设成就有:
莫言们或许会说,那些成就与农村和农民们无关。好,那我们再来看看于同一时期广大农村和农民们又发生了什么?干了些什么?
在莫言以社会受害者的身份起劲地卖惨之时,在他怨妇似的痛苦呻吟和指桑骂槐时,数亿农民正在的带领下斗志昂扬、热火朝天地兴修水利——80座大型水库和8万余座中小型水库,以改变山河的面貌,以改变自己的命运。
作为一个作家,莫言对这一切历史画卷难道一点都不了解?如果当真不了解,那么他真是枉为作家也不配当人民作家了。倘若他明明是了解的,却装着睁眼瞎,那么他就是一个偏执狂,人们有正当理由怀疑他的用心险恶,有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
固然,莫言他可以不对自己的祖国歌功颂德,但尊重基本史实总是应该的吧?尊重广大农民们的真实的精神面貌和他们的劳动付出总是应该的吧?可莫言予以最起码的尊重了吗?连基本的尊重都没有,又何谈替人立言,何谈请命?
拍照都需要用背景,写文学作品当然也需要有时代背景。轰轰烈烈搞社会主义建设,“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这就是当时的时代背景,可惜都让莫言给偷偷地抹去了。
莫言到底为何要把他的有关作品放在一个他设定的孤零零的悲惨的有如地狱一般的框框里进行描述?
|
历史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个历史: 西藏的历史 下一个历史: 没有了 |
|
|
栏目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