镓桦凹路璐如何从习焉不察的世俗生活中跳脱出来,突破思维惯性,提升既有的军旅经验,创造新的审美范式,是讲好中国英雄故事的难度和关键所在。
作家们需要抵近改革强军大潮下的军旅生活现场,深刻认识现实生活的新变化,把握时代脉搏,塑造出具有改革勇气、责任担当和中国精神的当代英雄形象。
和平年代,庸常且碎片化的生活如何把握?军人的心灵世界如何建构?英雄的价值如何表达?这些问题无法经由性的虚构而绕过,只能在对时代主潮的把握和英雄叙事的重建中寻求突破。
在战争历史、军旅生活已经成为一种公共创作资源的当下,中国英雄故事亦呼唤更加开阔的视野和更加高远的气象,而不能被圈限在狭窄的题材和类型中,最终沦为自说自话的“孤岛写作”。
20世纪90年代以降,市场经济迅猛发展,人们重归生活的日常性与世俗化,英雄故事渐行渐远,淡出人们的视野。但历史的轮回却常常出人意料,泛娱乐化的世俗生活流行了不过十余载,以影视剧为表征的英雄叙事在21世纪初大规模地重回银幕与荧屏。英雄形象更加人性化、个性化甚至草莽化,浪漫奇崛的故事令观众趋之若鹜,英勇壮烈的悲剧美学让人们心向往之。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红色经典”亦被二度创作,大众对英雄表现出了自新时期以来少有的崇敬与渴望。消解日常的庸俗性对人们脆弱心性的侵蚀,反拨人生理想与价值的失落迷茫是这股英雄叙事思潮背后隐含的深意。至于其后开始泛滥的抗战神剧,一方面与泛娱乐化的文化生态相关,另一方面或源自因历史屈辱与痛苦而产生的民族主义的精神焦虑。
从世界范围来看,对英雄主义的集中书写总是与战争、对抗、灾难紧密相连,战争军人英雄,这三重概念绑定,形成了一个完整而闭合的所指链条。对英雄的渴求、对英雄主义的推崇始终是中国文学重要且不可或缺的表现主题和精神向度。战争题材的天然优势、军旅生活的独特属性、英雄主义的崇高精神,亦赋予了中国军旅文学恒久的魅力。新中国成立以来,无论历史风云如何变幻,文学生态怎样嬗变,中国军旅文学始终坚守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传统,持续建构并张扬英雄叙事。这也意味着,英雄叙事在中国不仅是一种题材类型,更是一种恒久的精神传统。
毋庸置疑,军旅文学是中国文学英雄叙事的主阵地,军旅作家是讲述英雄故事的主力军。当英雄叙事从地方作家的表现对象中渐渐淡出时,军旅作家仍在勉力讲好英雄故事。事实上,从思想主题、价值判断、审美品格、写作伦理等层面视之,英雄故事与中国故事是高度统一的。作为中国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英雄故事聚焦的是中国梦、强军梦的时代主题,直面的是强军、兴军实践,关注的是战争进程或备战状态下军人的思想情感和精神世界。
和平年代里,军人的爱国主义、理想主义、英雄主义情怀在当代题材作品中处于失语状态;相较于塑造当代英雄,作家们更加偏爱在对战争历史的回望中编织英雄。然而,当代英雄尤其是现实生活中的英雄形象如何建构,不仅关乎人们的精神信仰,也决定着文学自身的质地与品格。如何围绕改革强军的目标处理现实的、日常的军旅经验,生动鲜活地塑造新型高素质军人形象;如何从习焉不察的世俗生活中跳脱出来,突破固有的思维惯性,提升并超越既有的军旅经验,创造新的思想观念和审美范式,是讲好中国英雄故事的难度和关键所在。
讲好中国英雄故事,作家把握现实生活的能力亟待提升。当前,社会生活飞速发展,军队和军人也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讲好中国英雄故事首先需要作家们把握当下活生生的现实生活。把握的欠缺与思想的匮乏往往互为表里。不了解生活,写作就没有血肉;没有思想,作品就缺少灵魂。有的作家虽然写的是现实题材,但缺乏穿透事象直达本质的锐利目光,导致作品所关注的并非是当下现实生活中最震撼人心、最带有趋向性的景观,所传达的思想和观念并非是当今时代发展的主流,所塑造的人物并非是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主体。
文学终究还是要面对社会现实的,不仅要把握生活的表层经验,更要把握与表现时代精神,探索与掘进人性深度,体察和关照生命存在。讲好中国英雄故事不仅要及时地反映现实,更要积极地介入现实;不仅要生动描摹“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的心灵世界,更要彰显“敢打必胜”的英雄本色和壮志豪情。作家们需要抵近改革强军大潮下激情燃烧的军旅生活现场,需要拥有沉实具象的写实能力,需要持续跟踪并深刻认识现实生活的新变化,进而将创作的笔触延伸至整个军队、国家、民族变革转型的时代脉搏上,塑造出具有改革勇气、责任担当和中国精神的当代英雄形象。
讲好中国英雄故事,英雄叙事的模式亟待突破。21世纪初年的中国文学,以军旅长篇小说为主潮参与建构了民族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并对社会思潮产生了重要而积极的影响。但回顾这一主潮时不难发现,构成英雄故事的主体部分却是历史与。这显然与当代人理想的虚无和思想的贫乏有关,于是,那些曾被人们轻易抛弃的革命理想与道德伦理重新成为一种思想资源与精神财富。问题是,这一源自革命战争时期并延至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革命理想与道德伦理虽然可以在某一瞬间抚慰人们放空的心灵与浮躁的情绪,却不能真正解决当下人们的思想困惑与精神虚无。这是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的“新历史小说”及“红色经典”改编剧的历史宿命,英雄叙事模式与英雄主义精神实质间的裂隙亦由此而生。
“英雄”是一种个性化、戏剧化的想象性存在,而“英雄主义”强调的是一种精神性的建构,指向的是崇高的理想追求与高贵的人格尊严。英雄的叙事模式当然可以满足大众对英雄主义的想象性期待,并为作家预留了巨大的创造空间;但文学毕竟不能远离生活真实,艺术地还原现实生活始终是考验作品成色的重要尺度。和平年代,庸常且碎片化的生活如何把握?军人的心灵世界和精神图景如何建构?英雄的价值意义怎样表达?这些瓶颈问题终究无法经由对英雄的戏剧性虚构而绕过,而只能在对时代主潮的把握和对英雄叙事模式的重建中寻求突破。在当下的很多英雄故事中,传统的英雄叙事被注入了新的时代主题,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对“明天战争”的想象性、模拟性重塑,使得战争伦理在和平状态下的新型高素质军人身上焕发出了时代的新意。围绕着对战争伦理的重建与阐释,英雄故事的写作获得了新的资源与视角,对军旅现实生活的反映力度也得以加强。
讲好中国英雄故事,呼唤更加开阔的视野和更加高远的气象。前些年,英雄叙事逐渐陷于碎片化、低视点,作家们执迷于对小人物、小挫折、小苦难、小悲剧、小事故的书写,视野和想象力被禁锢;作品的气象、格局变狭小,所塑造的人物、反映的生活和传达的思想过于低矮、逼仄、晦暗;从反映的生活幅面看,也与改革强军进程存在着距离。中国英雄故事的审美范式既应有沉郁悲壮,也需要昂扬向上;既要聚焦个体的生存境遇,也应关注变革前行的整体大势。惟其如此,中国英雄故事的气象格局才不至于显得狭小苍白,才更具有饱满开阔的精神气质。
优秀的文学一定不满足于仅仅表达个体的精神世界,其更高的追求是通过深入个体精神世界表现复杂人性中的诗意与崇高,并将这种诗意与崇高升华至哲学的高度。中国故事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表现内容,“既讲好国家民族的宏大故事,又讲好百姓身边的日常故事,用生动的艺术形象和叙事体现中国梦的丰富内涵,见人、见事、见精神。”中国故事强调整合、概括和超越的精神向度;强调新的宏观视野和整体性的文学观念;强调统摄当下中国人共同的生活经验,凝聚成为和同的思想共识、情感基础和价值标准;强调弘扬中国精神、中国气派和民族特色;强调包纳多元多变的价值观念,概括渐趋碎片化的日常生活,处理和提升日益复杂且快速变化的中国经验。与之相对应,在战争历史、军旅生活已经成为一种公共创作资源的当下,中国英雄故事亦呼唤更加宏阔的视野和更加高远的气象,英雄书写不能被圈限在狭窄的题材类型中、拘囿于一成不变的生活场景里,最终沦为自说自话的“孤岛写作”。
在我看来,深入生活、沉入生命的写作是最值得珍视的。这样的写作与现实生活息息相通,并出之于创作者不得不表达的创作冲动;这样的写作是一种巴尔扎克般的、社会书记员式的写作,有力量、有思想、有高度;是一种毛茸茸、活生生、充满穿透性和整体感的写作。讲好中国英雄故事,需要作家们对当今伟大的时代和火热的军旅生活做出细腻的书写、精准的概括和富于思想高度的超越,塑造出闪耀着人性光芒和精神光彩的英雄形象,建构起丰饶且深邃的文学世界。(解放军报 傅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