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任务2015年12月5日是法国19世纪浪漫主义作家亚历山大·仲马逝世145周年的日子。他生前建造的基督山伯爵城堡今年正在翻修,并因此向文化遗产基金会进行公共募捐。
在法国历史上,仲马这个曾经属于黑奴的生僻姓氏,却创造了一家三代、一门三杰的罕见。仲马这个姓氏,原属于中美洲圣多明各岛上的黑人。1760年,当过炮兵上校和总军需官的安托万·亚历山大·达维·德·拉帕耶特利侯爵,从诺曼底漂洋过海来到这个法属殖民地。他雇了几个黑奴,种植咖啡和甘蔗,其中有一个名叫瑟赛特·仲马的黑人女奴。1762年3月27日,瑟赛特·仲马生下了她与侯爵的私生子,起名叫托马·亚历山大。18岁时,托马随父返回法国,毅然从军。临行前,他决定放弃父亲世袭的贵族身份,而以母亲的姓氏加入龙骑兵。贵族拉帕耶特利至此终止,仲马一门的,拉开了序幕。
1792年11月28日,已经是骑兵中校的托马与玛丽·路易丝·拉布莱——维莱尔·科特莱城国民自卫军指挥官的女儿成婚。1802年,他们的儿子亚历山大·仲马出生,这就是未来的作家大仲马。
大仲马21岁闯荡巴黎时,身无分文,母亲只得变卖了家中所有。靠着能写一手好字,他在同情共和派的奥尔良公爵府上谋到了一个抄抄写写的职位,更幸运的是,他的顶头上司也是他的良师益友拉萨涅,帮助他制定了详细的读书计划。1825年,大仲马参加了以雨果为首的浪漫派行列。1828年,他的五幕诗体正剧《克里斯蒂娜》完成了。1829年,剧本《亨利第三及其宫廷》问世,雨果和众多的浪漫派作家前往剧场观赏,并认为这是浪漫派的一个不小的胜利。1830年《克里斯蒂娜》上演成功。
就在大仲马以戏剧为事业步步上升的时候,“七月革命”爆发了。大仲马立刻弃笔扛枪投入这场推翻波旁王朝的战斗,他以打猎的服装权充军装,每个衣袋里都塞满了子弹,配有背带的步枪一刻也不离身边。他充当街头指挥官,带着起义的群众筑起街垒,冒着枪林弹雨身先士卒冲入波旁王朝最后的堡垒士伊勒里宫。他还毛遂自荐,只带了一个年轻人长途奔袭,从苏瓦松的皇家弹药库里,替驻守巴黎市政厅的工人武装队搞来了3500公斤弹药。看到三色旗在巴黎圣母院和市政厅的上空高高飘扬,他为自己正在完成先父仲马将军的未竟事业而深感自豪!他丢下了手中的笔,加入了国民自卫军的炮兵部队,并被推选为副连长,军衔上尉。
1848年法国爆发反对金融贵族政权的民主、民族革命时,已经在文坛声明赫赫的大仲马又身着戎装,带兵进攻巴黎。每当清晨来临之际,他把自己编辑印刷的报纸分发给市民们,宣传自己的共和思想。在巴士底狱广场,他和群众一起高唱《马赛曲》,焚烧了逃跑的路易·菲利普的王座……
纵观作为文学家的大仲马的成就,一是成为浪漫主义戏剧的开路先锋,二是留下了150部300本的通俗的历史叙事小说。《红屋骑士》《三个火枪手》《基督山伯爵》《黑郁金香》《玛戈王后》《侠盗罗宾汉》……他的这些历经百年依然在畅销着的作品,大多以真实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作为叙述的对象,他曾说:“历史是墙上的一枚钉子,用来悬挂我的小说。”
1848年,大仲马因参与二月革命遭到流放;1860年,他又前往意大利参加加里波第对那不勒斯王国的征战。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时,大仲马已经失去记忆。他最后一部作品是《烹饪词典》。到12月5日,卧床不起的大仲马嘱咐家人去请一位教士。当晚10时,他死在女儿玛丽的怀中,享年68岁。
他身后留下了经久不衰的小说、戏剧,还留下了他一生最骄傲的作品——他的儿子,那个与他同名的、写出《茶花女》的亚历山大·仲马,史称小仲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