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服装店名大全“老板,来两碗板面,多加牛肉!”“好嘞,这就给咱上”。临近饭点儿,新野县城区一家面馆里早已座无虚席,几名服务员端着热腾腾的板面穿梭在人群里,忙得不亦乐乎。
春光无限,百花争艳,春日里的新野是一片花的海洋。粉的桃花、白的梨花、形色各异的郁金香......吸引了全国各地100余万名游客前来踏青赏春,也让这座城市成了名副其实的网红打卡地。最佳赏花期过后,新野县的旅游热度依旧不减,各大板面馆的食客络绎不绝,让新野在春天这个赛季里不仅赚足了游客的目光,更惊艳了他们的味蕾。
面板摔、臊子香,三国故里尝板面。在新野,闭着眼睛都能找到板面店,走在街边,但凡有清脆的“啪啪……”声传来,那必定是大师傅在摔打面条了。循声入店,师傅们正专注于“板”面。南阳话里,“板”有摔打之意,正宗板面是在石板或木板上摔打而成,所以板面之“板”,既是动作也是工具,一语双关,颇有内涵,成为备受新野人喜爱的一道地方特色美食。
新野县地处河南省西南部,南襄盆地中心,境内百里平川、八水竞流、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新野于西汉初年建县,是光武中兴的策源地和蜀汉政权的发祥地,因“三请诸葛”“火烧新野”等历史典故而闻名天下,拥有汉桑城、议事台、汉画像砖等享誉世界的旅游资源,浓郁的三国文化和独特的地理位置,孕育出新野板面、三国臊子等富有地域特色的新野美食。
新野盛产优质小麦,当地人自古就养成了爱吃面食的习惯,并对面食制作方法特别钻研和考究,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新野饮食文化。
新野板面原名“张飞板面”,说起其起源,还要追溯到距今1800多年前的三国时期,与三国名将张飞的一段轶文趣事。相传公元201年刘备屯兵新野,责令张飞演练部队,扩大蜀地。随着训练的艰苦加剧,张飞每顿食一桶面仍感饥饿。于是,张飞叫来火头军士,令他想办法做出耐饥顶饱的饭食。一个多月过去了,火头军士还是束手无策。有一天,张飞来到军中查看后勤,当看到炊事军仍在手擀刀切按程序做饭时,气不打一处来,抓起跟前一面团摔了起来,边摔边骂,临走之时,顺手把经过摔打泄愤的面团扔进装有沸水的锅中,就是这么一个看似无意的举动,结果做出的面很筋道,吃后半天不感觉到饿。张飞尝后高度赞赏,将此面命名“板面”。因为深得张飞的喜爱,这种案上摔成的板面不仅在军中流传,也得到了新野老百姓的喜爱,板面从此就在新野古城世代相传,经久不衰。
风行1800多年的新野板面,除了有著名历史人物加持,还必须是它那筋道、霸气、浓郁、鲜艳、醇厚的独特气质。而极其独特的工艺、口味和故事,也让新野板面在互联网时代拥有了“流量密码”。近年来,新野板面先后引起中央电视台《乡约》《第一时间》《中原味道》等栏目的关注。2020年,新野板面入选中宣部组织编写的《国泰民安国庆面》一书,2024年更是荣登河南卫视推出的全新国潮美食纪录片《中国有好菜》栏目,为广大观众带来一场沉浸式“吃面”体验。吃新野板面,成了民富国强、幸福生活的美好象征。
在新野,板面文化已经渗透到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喜庆的婚宴,还是日常的街头小吃,新野板面都是不可或缺的美食。板面师傅们更是将这门手艺视为珍宝代代相传,延续至今。远行的新野人离家启程、返乡归来的那一刻,总要来一碗热气腾腾的新野板面,品味的不只是舌尖上的诱惑,更是传承千年文化的浓浓乡愁。板面,已然成了让当地百姓温暖、自豪的文化符号。
“板面要摔到提起来像瀑布、摸起来如丝绸,才能下到锅里去。”日前,在新野县新义板面店走访,该店资深的板面大师芦新义道出了板面好吃的门道。店如其名,新义板面店由芦新义一手创办,在新野有着30多年的经营史。作为新野板面的老字号,芦新义板面凭借独有的色、香、味、形、意,堪称当地一绝。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还未冲破天际,芦新义就已经在着手准备和面了。做板面必须取上等小麦粉,根据四季气候不同加入不同比例的食盐水和面,面团经过三醒、反复揉搓,制成半寸粗细、8寸长短的小面棒,码放盘中,最后蒙上湿布醒面。等到中午,接到食客报面点餐,动手捏住面棒两端,狠狠地将其摔在面板上,旋即举起,再重重摔下,接二连三反复摔打后,一个个小面棒就变成了一根根厚薄均匀、宽窄有致的面条。
“经过面板上的千锤万打,面中麦芽的香气彻底释放,筋道、耐嚼的口感基本形成。我们可以根据食客需要,板出来宽的、窄的、圆的、扁的等各式面条。”芦师傅介绍道。
如果说面条是新野板面的“筋骨”,那么臊子便是这碗面的“灵魂”。在芦新义的眼里,150公斤牛肉、5公斤辣椒方可配上那一碗板面。据了解,当地臊子的制作方法十分讲究,一般以牛羊肉丁为原料,再配上传统的茴香、花椒、桂皮、食盐、红辣椒等20多种佐料。用油也有讲究,做羊肉臊子用羊油,做牛肉臊子用牛油。制一锅臊子的各种用料需按一定比例和顺序投放,从肉放进锅里的那一刻起,要不停地搅拌,直到食材的水分榨干,肉的香味和油脂、辣椒等香料的味道才能充分融合。高温的牛羊油脂锁住了肉的营养,也隔绝了细菌的侵蚀,所以,新野臊子可以常年存放而不变质。相传臊子是诸葛亮发明的,因为便于保存,食用方便,成了当时行军打仗的“利器”。如今的新野臊子,已经换上精美的包装,作为馈赠亲朋好友的礼品备受青睐。
板面煮熟捞出,舀上几大块软嫩酥烂的牛肉,搭配三两棵烫熟的爽脆小青菜,浇上一勺火辣辣的红油,一碗香中带辣、辣中透香的新野板面便端在了眼前。火爆、筋道的板面,也像极了进取又务实的新野人。
近年来,新野县高度重视新野板面的推广发展,成立了县委书记为第一组长、县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组建了新野县板面文化推广中心,积极引导板面产业不断完善管理、升级产品,满足消费者多层次、多样性、个性化需求,使新野板面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新野县先后研制开发了板面速食产品、植物油臊子、臊子面等八大类50余款新野板面系列产品,建成两个臊子专业生产企业,各类加工车间50余家,年产臊子650万箱,年产值2亿元。目前,全县从事面粉加工、牛羊养殖、大葱辣椒种植等与板面产业相关的人员达10万人,每年可增加农民收入40亿元以上。
赏一朵花、观一棵树、逛一座城、吃一碗面是游客来新野的热门打卡方式。小小一碗板面,撑起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也寄托一缕相思。如今,在古城新野的大街小巷,大小面馆比比皆是,一年四季食客如云,在人们喜欢的面食中,新野板面总是独领风骚。
美食是一座城市的集体记忆,是连接一个人和城市最微妙的方式。皮脆肉嫩的北京烤鸭永远是首都市井烟火里最炙热的存在;在重庆,没有什么是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问题;羊肉泡馍是西安亘古不变的城市名片……对于新野来说,将一碗飘洒着浓郁三国风味的新野板面作为城市名片当之无愧。
4月20日,新野县2024年度板面文化节“汉华杯”短视频大赛暨十佳最具人气板面店评选活动启动仪式在新野县白河滩湿地公园成功举行,吸引了该县的板面烹饪达人、爱好者及全国各地的美食博主、游客慕名参加。这是继第一、第二届板面大赛以来新野县致力传承推广板面文化举办的又一盛大节会。
活动中,三国名将“张飞”穿越古今,豪放地向大家讲述新野板面这道美食传承千年的密码。一锅高汤、一块石板,一勺臊子、一口满足,一碗碗出自名厨之手的新野板面让在场朋友品味出历史的香醇与厚重,更有活泼可爱的板面娃娃演绎趣味小品《板面真中!》和《板面歌》,渲染着浓郁的氛围,也用实际行动将新野这张独一无二的名片传遍全国各地。
据悉,此次活动以“新野味道面向未来”为主题,以板面为媒推介新野的美食文化,展示新野的文化旅游、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成效,旨在培养锻造板面制作顶尖人才和传承创新新野板面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能,引导培育新野板面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着力打造新野板面品牌,进一步提升新野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为持续推进新野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发展打下深厚的文旅基础,合力描绘新野奋斗崛起的时代画卷。
新野板面是中华民族传统饮食文化的瑰宝,是中原民间饮食文化的杰出代表和优秀品牌,更是新野县的一张亮丽名片,近年来先后入选“南阳风味小吃”“河南省名吃”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荣获“河南省清真食品知名品牌”“中华老字号”等称号。2021年,新野成功创建“河南板面之乡”。2023年,在新野味道·面向未来--中华(新野)地标美食产业发展大会暨新野板面文化节上,新野创出了“中华板面之乡”国字品牌。通过近年来的发展,新野板面形成了多品牌创建、系列产品竞相研发的大发展格局。据不完全统计,新野县直接从事板面产业的达2万余人,不同规模的板面馆有3000余家,遍布全国10余个省市、自治区数百个大中城市,年纯收入3亿元。目前,新野板面已成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名吃品牌之一,臊子产品已成为人们走亲访友、馈赠宾朋的特色礼品,制作板面成为新野群众增收致富的一条有效途径。
小小一碗板面做成了大产业,成为新野极具影响力的餐饮文化符号。如今,新野板面走出新野、迈向世界的步伐越来越轻快、越来越稳健。相信不远的将来,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板面经营品牌将如雨后春笋,产品质量可靠、技术工艺先进、龙头企业带动和辐射作用突出、产业链和配套服务体系完善的新野板面产业集群将会应运而生。(图片/王凯 王冬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