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贝定位可以这样说,我们“50后”这代人,不,很多代人,是读长征故事、听长征故事长大的。那些真实又的红军长征故事,影响和激励一代又一代人。
上小学的时候,我就有阅读课外书籍的兴趣,尤其红军长征等革命战斗故事之类的东西,或小说或连环画,一股脑儿找来看,哪怕囫囵吞枣。大家互相借阅红色小说等,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一大特征。
和许多同龄人一样,我最爱看打仗的。长征故事之类的“红色题材”,更是着迷,更是废寝忘食,常常睡醒来书还抱在身上。直到今天,我还记得《星火燎原》中许多长征故事。中央红军血染湘江、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攻打腊子口、大捷直罗镇,红二方面军智取鸭池河、转战黔西北,红四方面军三过雪山草地、浴血西征等可歌可泣事迹,永远存留在记忆中。、杨成武、邓华、肖克、王震、王树声、等红军将士的名字,和他们的英雄事迹,就是从这本著名的革命回忆录中知晓的。还有那本散文集《飘动的篝火》,描述长征中一些小故事,展现了红军不畏艰险,不怕牺牲,英勇顽强的革命精神。我如今还记忆深刻,恍如昨天刚刚看过似的。每次读那些长征纪实作品,幼小的心灵就受到一次洗礼和震撼,感到胸前的红领巾,就是那些红军战士的鲜血染红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就是千千万万的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随着年龄增长,阅读有关红军长征的书籍更多,我收藏好多种长征的回忆史料、文学作品、理论文章等等,包括美国著名记者索尔兹伯里的《长征——闻所未闻的故事》。出差、旅游到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我都要去书店找几本与长征有关的书籍。前几年单位组织参观遵义会议会址,有人忙着去买“遵义蛋糕”,我却抱了一大摞红军长征到贵州的书。
2004年,我出差到四川巴中市,那曾是红四方面军创建的川陕苏区中心,建有全国最大的红军碑林——川陕苏区将帅碑林。巴中日报同志问我要逛什么风景名胜,我说一处都不去,只去“将帅碑林”。瞻仰红军碑林后,购了不少川陕红军的书籍,其中有的还是红四方面军长征的珍贵资料。
近两年,学会上网购书后,我在孔网上购了两百多本长征回忆录,以及有关长征的书籍。
几十年了,我经常翻阅有关红军长征的书刊资料,每次都会浮想联翩、感慨万端。是啊,阅读这些宝贵精神食粮,净化心灵,振奋精神,催人奋进。确实,当我遇到什么困难,或不顺心时,一想起那些红军长征的故事,浑身就充满正能量,从不向困难和逆境低头。
一次是50多年前的事了。1971年,安顺一中不时请老工人、老贫农“忆苦思甜”,请老红军、老八路讲革命故事。有天下午,晴空万里,阳光炽烈,一中大操场坐满了学生,大家规规矩矩,洗耳恭听。台子上主讲人是一位姓张的老红军,在粮食局工作。他是四川人,没有读过书,也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高大上”英武形象,看上去是个极平常的老头,还拿着一根烟杆哩。他讲述自己在饥寒交迫下,看不惯地主老财的剥削压迫,小小年纪就参加红军,跟着爬雪山过草地,吃野草啃树皮,还要同围追堵截的军队作战。真人真事,话语朴实却很生动,一个下午,整个会场鸦雀无声。
英雄莫问出处。眼前的这个普通老头,才是伟丈夫、真英雄!此时此刻,时空回到枪林弹雨、食不果腹的长征艰苦日子,我们仿佛看到了这位老红军当年克服艰难困苦、英勇杀敌的高大身影。
我印象中,讲红军长征故事最精彩的,要数罗开富。但他不是红军,是经济日报记者。
1991年秋,我到北京新华社新闻培训班学习。来讲课的老师很多,其中就有罗开富。
1984年10月,为了纪念中央红军长征50周年,罗开富徒步重走长征路,沿着当年红军走过的路线采访。他从江西瑞金出发,途经11个省、自治区,历经368天,坚持每天发稿,共写了300多篇报道,结集成《来自长征路上的报告》,影响很大。
记得他来上课那天,同学们纷纷要求罗老师其它别讲了,就讲徒步重走长征路的故事。
罗开富老师用了两天时间,讲述了他耳闻目睹的红军长征路途之惊险、生活之艰辛、战斗之激烈,以及红军长征50年后当地人民对红军的感情、对红军的思念等等。罗开富讲得有板有眼,绘声绘色,大家感受到了红军长征那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壮举。罗开富到过安顺境内。1985年4月,他徒步来到镇宁六马,采访陆瑞光烈士的英雄事迹。陆瑞光的妻子罗凤岐当时还健在,她曾在家里为红三军团彭德怀、等领导做过饭。罗开富采访结束时,罗凤岐老人送他一根拐棍,并饱含深情地说:“这拐棍我用了十多年了,你拿去,帮你走路,走到延安,走到北京,告诉红军领导,我想念他们!”
42岁的罗开富,在1年零3天的时间里,以汗水、信念甚至生命做支撑,用脚、眼睛和绷紧的大脑神经,写就了许多“闻所未闻”的故事。他徒步两万五千里,堪称长征精神的再现。
我们是沐浴着长征故事、长征精神成长的。今天,我还一如既往爱读长征故事,不仅百读不厌,还倍添无限敬仰之情!“要了解当代中国,就必须了解它的起点,回到长征时期,这是个关键的年代。”索尔兹伯里说得太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