龌龊网对于老人来说,含饴弄孙是他们晚年生活的乐趣;同样,有老人帮衬着,小夫妻的压力也会大大缓解。
不过,对于老人带孩子,反对的声音挺多,甚至有人列举了老人带大的孩子有几大弊病:容易骄纵、自理能力差、缺乏活力……
在湖北宜昌市,有这样一对老夫妻,为了让儿子和儿媳安心工作,从孙子出生第一天起,就主动揽下了照顾孩子的责任。
但两代人之间难免产生育儿冲突,为此,这位聪明的爷爷吴大勇给自己立下了3条规则:不溺爱、不越位、不在孩子面前与父母意见不一。
3年时间,为了留下孙子的成长印迹,吴大勇写下了千篇“带孙日记”,被很多人誉为“带孙教科书”。
初夏时节,家住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的吴大勇当爷爷了,看着白白胖胖的小孙子可可,他喜不自禁。
吴大勇和老伴儿黄永香都退休了,他们早就跟儿子吴量和儿媳梅炀商量好,等孙子出生后,他们帮着照顾孩子,好让他们安心工作。
公婆的细致体贴让梅炀很感动,但欣慰之余,她心里禁不住有几分担忧。很多由老人带大的孩子都存在娇惯、生活自理能力差等问题,她很怕孩子养成不良习惯,长大了难以改正。
看出了儿媳的担忧,吴大勇对她说:“我和你妈都愿意去学,有任何问题咱们随时交流。虽然我们疼爱可可,但为了孩子以后好,我们会尽量克制自己,不去溺爱他。”
同时,吴大勇还宣布,他要坚持写“带孙日记”,3年做一个总结,一直写到他18岁。这么做,一来是为了记录孩子成长的点点滴滴;二来是儿子、儿媳白天要上班,没法时刻陪伴孩子,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一起分享孩子的“呆萌瞬间”。
很快,梅炀产假结束,吴大勇和黄永香正式上任,两人早就分工好,一个看护孩子,一个做家务。早上,给孩子喂完奶,黄永香开始打扫卫生,吴大勇带着孩子去楼下散步。没想到到了楼下,可可显得很焦躁,一直哭个不停,可一抱回家,孩子立马不哭了,等再抱他下楼的时候,他又故技重演。
晚上,吴大勇跟儿媳聊起了这事。梅炀问道:“爸,孩子是不是穿多了不舒服?”吴大勇摇摇头:“我们是根据天气适量增减衣服,应该不是这方面的问题。”
第二天,吴大勇向小区里其他经验丰富的爷爷奶奶们求教,有人告诉他:“孩子几个月时,眼睛的能见距离比之前要远很多,可能是猛然看到陌生的场景有些害怕。”吴大勇这才恍然大悟。打那以后每次下楼前,路上遇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他都会耐心地跟可可说,几天之后,可可的情绪果真比之前稳定了很多。
“有些人觉得小孩儿变得比之前爱哭,就是学坏了,其实不然,孩子对外界感到害怕恐惧,恰恰说明他的空间感变大了,是成长的信号,我们应该为他感到高兴。”
晚上看到公公写的日记,梅炀很感动:“爸爸,没想到你比我们还有耐心,而且懂得这么多育儿知识!”吴大勇不好意思地笑了:“可可出生后,我看了很多育儿的书,也听了不少育儿专家的讲座,听得多了自然懂得一些。”
可可一岁后,全家人开始关注他的智力开发。在此之前,吴大勇便开始有意识地给孩子背诵一些古诗词或者唱一些儿歌,随着孩子逐渐长大,他希望能增加这方面的知识,比如给孩子讲讲古诗让他背诵。
但梅炀觉得,孩子3岁之前,主要是培养好习惯和想象力、创造力,至于背古诗、儿歌,不能过早硬性教授。
虽然和儿媳有不同的意见,但吴大勇没有在可可面前争执。在孩子出生前,他们就已经达成“协议”,在孩子面前,大人们的言行要保持统一,不然孩子不知道听谁的。所以等可可睡着后,吴大勇才和儿子、儿媳聊起了这事。
吴量告诉父亲:“大人不用说得过多,而是让他自己去感受和体会。孩子的教育不用急,让他慢慢长大。”
怕公公不理解,梅炀解释道:“比如看看树是什么颜色?叶子为什么会动?风从哪里来的?这些思考远远比您给他讲很多东西更有意义。”听了梅炀的解释,吴大勇终于理解了。
“从今以后,可可将勇敢地挣脱束缚独自站立起来,当第一次看见一个直立的小人儿在你面前行走和晃悠时,那种从未有过的激动和幸福之感油然而生。
有意思的是,可可今日刚会走,梅炀就不失时机地为他买了一个防走失袋。袋子为背包状,可以双肩背在小孩身上,袋上延出一根索带。外出时大人手系带子,孩子就不容易丢失了。袋子为大红颜色,上面还缀有两个翅膀,远远看去就像一个飞翔的天使。”
可可会走后,麻烦开始不断,不仅把家里弄得乱七八糟,更是避免不了磕磕碰碰。
一天晚上,梅炀下班回家,看见可可头上碰了一块青。婆婆告诉她,下午,她正在给可可倒水喝,孩子没站稳,磕到了桌子角上。虽然心疼,但梅炀还是安慰婆婆:“孩子嘛,磕磕碰碰是常事,摔摔打打才能长大。”
听见儿媳这么说,吴大勇心里的石头总算是落下了。吴量笑着告诉父母:“以后可可要是摔倒了,只要摔得不重,尽量让他自己爬起来。”说完,他拉着可可的手,走到桌子旁边,轻声说:“可可,今天你不小心碰到了桌子,你疼了,桌子也疼了,咱们来给桌子道个歉,下次可要注意喽。”可可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用小手轻轻摸了摸桌角,似乎在跟桌子道歉。
从那之后,可可哪里摔疼了,吴大勇和老伴儿都跟儿子、儿媳学,从不转嫁责任,这么做就是要让可可明白,自己做错的事自己要负责。
因为平时很忙,周末梅炀就全心全意陪孩子,很快一上午就过去了,可可没有玩儿够,不肯吃午饭,还要妈妈陪着玩儿。
梅炀耐心地对他说:“可可,现在是吃饭时间,我们需要先把饭吃了。”但是可可不听,还和妈妈赌气:“我要妈妈喂我吃,不喂我就不吃!”虽然平时工作繁忙,宠溺孩子的时间不多,但梅炀从不任由孩子随着性子来,她语气平静而严肃地对可可说:“妈妈可以陪你玩儿,但前提是你必须自己把饭吃了。”
见妈妈不同意,可可又去投靠爷爷,希望爷爷帮他说句话。没想到,爷爷和奶奶早就“躲”进另外一间屋子了。最终,可可只能自己把饭吃了。看着孩子委屈的小脸,吴大勇偷偷笑了,他和家人早就沟通好,儿子、儿媳管孩子时,他们绝不插手,同样,他们指正孩子错误时,儿子、儿媳也不会多言。
可可两岁半了,梅炀想把孩子送进托儿班。吴大勇虽然不舍,但还是听从了儿媳的意见,毕竟在育儿这件事上,他们只是辅助,儿子、儿媳才是主导。
可可第一天去幼儿园,对吴大勇夫妇来说,心里是千万个不舍,可让吴大勇始料未及的是,第一天上学,可可是很开心地走进去的,不哭不闹。就在全家人以为孩子适应能力超强时,可可发飙了。
“第一天可可是很开心地走进去的,可后来再送去的时候,便开始大哭大闹。想必第一天他以为是去玩儿,醒悟是怎么回事时,自然不依了。”
为了让可可不再那么排斥上幼儿园,全家人决定开一个小小的“沙龙”,都来说说自己的幼儿园生活。吴大勇笑着说:“我们小时候,没有所谓的幼儿园,只是一个托儿班,教室里不像现在这样有好吃的有好玩儿的。”
看到可可听得很专注,吴大勇接着说:“不过呢,我们的很多玩具都是自己做的。”可可很好奇地问:“自己做玩具?那爷爷以后能给我做吗?”“当然可以!爷爷和可可一起做!”
随后,轮到爸爸吴量发言了,他还没说什么,奶奶便率先爆出了他的“糗事”:“你爸爸以前上幼儿园时还尿过裤子,而且特别皮,就像只小皮猴一样,闹腾个不停。”可可听后,靠在妈妈身上哈哈大笑……
在欢声笑语中,可可的“上学危机”就这样化解了。吴大勇在日记中写道:“看教室的实时监控,可可正在吃早餐,一边吃一边笑,可以想象,当你牵肠挂肚的时候,那个小人儿可是早就把烦恼忘到九霄云外去了。”
转眼间可可3岁了,这3年时间,吴大勇共写下了47万字、1100多篇“带孙日记”,其中有生活的琐事,有可可的萌言萌语,也有育儿的感悟。
3年中,吴大勇夫妇和儿子、儿媳一直相处得特别融洽,从来没有因为孩子发生过争吵,让邻居朋友们特别羡慕。朋友们知道吴大勇为孙子写千篇日记的事后,都为他点赞,并把这事上传到了朋友圈。
一时间,“带孙日记”迅速火爆网络。有网友留言:“都说老人带孩子容易出问题,其实只要一家人沟通好,心往一处使,爷爷奶奶也照样能带出聪明懂事的孩子。”
吴大勇说:“在教育孩子的事情上,作为年轻人,要懂得尊重、理解和信任父母;作为老人,要放下架子,虚心一些,不要觉得自己是长辈就听不进意见。有什么事一家人坐在一起商量,就没有处理不好的关系。”
吴大勇表示,他将一如既往地把日记写下去,直到可可长大成人。这日记,不仅记录了可可的成长轨迹,更是注满了爷爷奶奶不一样却更浓厚的关爱。而其中的育儿智慧值得每一位父母、祖辈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