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网小说父母是孩子人生的底色,孩子如何看待这个世界,是温暖的还是悲凉的,这些最初都是父母带给孩子的。如果孩子对世界失望,首先是对父母的失望。孩子是父母的镜子,孩子身上暴露出来的各种问题,其实大多都是在与父母长期互动之中累积起来的。很多父母不愿意正视自己的问题,就把目光投向孩子的问题,殊不知,孩子的问题很大程度上还是自己的问题。
好的父母都不是天生的,而是不断学习成长和修正自己的。不是先修正孩子,而是先修正自己。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相反,父母不学习,父母无知、冷漠、疏忽以及粗暴会给孩子带来终身的伤害,有时甚至会引发悲剧的产生。
最近我看韩红、陈坤、王朔等多位名人的访谈,把关注点放在原生家庭和成长经历上,结果我发现他们从小感受到父母爱和温暖的非常少,这也就构成了他们人生的底色,不管后来事业多么成功,都会感觉人生有深深的遗憾。
昨晚在微信群里看到一个悲剧:在四川一座曾经因三线建设而兴起的城市,一位青春期的少年据说看了一本日本小说《人间失格》就产生了对人世间的失望,选择从桥上纵身一跃跳河自杀。当然,我是不大相信一本书就导致一个人对人世间产生绝望的,让人对人世间产生绝望最有可能的,是身边的人的日常互动以及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件件小事的累加。
青春期是一个人生命成长中的关键期,处于这个阶段的孩子既渴望独立,又极度缺乏安全感,所以相对比较敏感;青春期的孩子身体开始发育成熟,但是心智还远远没有成熟;已经开始有了各种情绪和欲望,但是没有管理好情绪和欲望的能力。这个时期尤其需要情绪稳定、心智成熟的父母。
好的父母都是知道自己不足的,会保持谦虚,会主动去学习和了解青春期孩子的特点;好的父母也懂得在孩子面前适当示弱,而不是一直扮演强势权威的角色;好的父母敢于承认错误,而不是一副永远正确的样子,孩子必须服从和配合。
好的父母知道任何时候都要和孩子站在一起,而不是站在孩子的对立面。好的父母知道任何时候都不会对孩子说出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是个负担或者自己有可能被抛弃的狠话,比如:“我管不了你了,我不管了”,“你都这样了,我只好放弃了”,“你怎么这么不让人省心,早知道当初就不应该生下你。”
很多父母以为,教育孩子就是讲道理,不停地讲道理,殊不知这样只会招致孩子的反感。比讲道理更有效的是聆听。好的父母懂得聆听,全情投入的聆听,不加判断的聆听,这样孩子就愿意把心里想的不管好的坏的都讲出来,充分的聆听带来充分的理解,在充分的理解之上,父母可以知道未来应该在哪些方面下功夫。
好的家庭教育和亲子关系都是自然而然发生的,都是润物无声的。自然而然、润物无声的背后包含着父母非常深刻的智慧。如果孩子随时都能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关心、理解、尊重和支持,他们就可以从容应对来自这个世界的各种挑战,因为他们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他们随时被关心、理解、尊重和支持,他们被爱着。
在传统观念里,父母把孩子养大,不管做什么都是对的,天下无不是的父母,父母恩比海深。在现代观念里,父母没有经过孩子同意,就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而且自己心智都还不成熟都还是个孩子,怎么能把孩子养育好,养育之恩又从何说起呢?
父母和孩子在认知上可能有巨大的反差,有一句非常经典的话:很多父母一辈子都在等待孩子说一声谢谢,然而很多孩子一辈子都在等待父母说一声对不起。
说一句对不起很难吗?是的,很难,如果你是传统观念,还认为自己怎么做都是对的,都是对孩子有养育之恩。你怎么会觉得自己对不起孩子呢,你不是都给予孩子那么多了吗?
人间清醒的李安导演说,做了人家的先生和父亲,并不意味着天然就获得人家的尊重,每一份尊重都是靠努力挣来的。确实,为人父母并不天然获得孩子的尊重,只有尊重孩子的父母才有可能获得孩子的尊重。
在我的个人理解里,养育孩子不是父母对孩子有恩,倒过来应该感谢孩子,因为他们的到来让我们有机会再次认识生命,再一次成长并成为更好的自己。同时,也要随时敢于承认因为自己第一次做父母,经验不足,难免有做得不够好的地方,需要及时向孩子表示歉意,同时郑重承诺,未来一定努力学习,做更好的父母。
孩子对父母的爱超出很多父母的想象,一个微笑、一句问候、递给你的一块糖果、搂着你的肩膀、甚至偶尔的撒娇和耍赖,无不传递着孩子对你的爱。如果孩子对这个世界失望,一定首先是对他们的父母失望,因为他们给出的爱没有收到回应,或者父母做出的承诺没有兑现。
青春期确实是生命成长的关键期,如果你想要系统了解青春期孩子的特点,以及父母应该如何应对,推荐乔希·西普的畅销书《解码青春期》。读完这本书,你就会提前了解孩子在青春期可能会经历什么,以及为人父母的你可以怎么做。
首先,青春期的孩子比你想象的更需要你。如果一个孩子不断挑衅父母,不断去试探父母底线,其实他就是想确认父母究竟爱不爱自己。出现这种情况,父母首先要反思自己在养育孩子过程中自己做得不够好的地方,而不是“我管不了你了,我不管了。” 前文提到的一些让孩子感觉自己是负担、随时可能被抛弃的狠话。
第二,父母应该明确自己的角色,不是监督员而是教练。好的教练关注过程而不是结果,如果父母只关注孩子的成绩,不关注个性发展,孩子会觉得自己是父母的考试工具;好的教练鼓励孩子各种尝试试错甚至是挑战极限,同时帮助孩子规避毁灭性失败,通过讨论推演结合时事,如果怎么样就会怎么样;好的教练理解青春期孩子的情绪,同时懂得管理自己的情绪。不能情绪对情绪,咆哮对咆哮。毕竟孩子还是孩子,而你是心智成熟的教练。
在《解码青春期》一书中,作者还分析了四种糟糕的家庭,包括舒适陷阱(父母只管自己舒适,对孩子发生的事不闻不问)、认可陷阱(孩子做什么都是对的,最终孩子没有规矩)、控制陷阱(孩子什么都得听父母的,自己没有独立思考能力)、成就陷阱(父母只关心孩子成绩,不关心他们是否快乐)等。这四种糟糕家庭都是导致青春期大量叛逆行为背后的原因,可以说,孩子们青春期叛逆,很大程度都是父母造成的。
要想更形象地了解以上四种陷阱,或者糟糕的家庭导致青春期叛逆行为的种种表现,推荐认真观看电影《查理和巧克力工厂》,同时对照自己检查一下,自己是否正在制作其中某一种或某几种陷阱。
青春期不只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在《解码青春期》作者看来,青春期还可以细分为六个阶段:第一阶段,11-12岁的孩子,天真多变,缺乏安全感;父母最需要做的就是多一些陪伴,并提供安全保障,和孩子一起读书看电影听音乐郊游探讨人生有意义的线岁的孩子,好奇易怒不稳定,寻求自我;父母需要多看看孩子的优点长处,多给鼓励。第三阶段,14-15岁的孩子,冲动、合群,喜欢刨根问底;父母可以多关注孩子结交的各种人,和孩子探讨什么是线岁的孩子喜欢冒险,勇于尝试,追寻自由;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冒险,如果孩子接受的话,另外不管孩子是否开始谈恋爱,都可以和他们探讨爱情;第五阶段,16-17岁的孩子标新立异、理想化、不切实际;父母重要的工作是识别孩子的独特才能和性格特征,激发孩子潜能;第六阶段,17-18岁的孩子开始走向独立,父母提供支持和建议,同时知道尊重孩子的选择是第一位的。
青春期是生命成长的重要阶段,也可能是父母和孩子冲突最多的阶段,不要回避冲突,和孩子一起体验生命的复杂、美好、悲伤和喜悦,始终和孩子站在一起,而不是站在孩子的对立面。
青春期是孩子生命成长的重要阶段,也是为人父母者难得的学习机会,孩子即将走向独立,生命的大戏就要拉开帷幕,果断选择和孩子一起直面挑战、共同成长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