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今天是:
网站首页美食历史游戏育儿数码时尚养生保健影视
相关文章
 广州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服务规…
 甘州在线——张掖市权威新闻…
 在性别争夺战中唯一的赢家不…
 @山东干部创新突破这22个案例…
 上汽依维柯红岩发放《企业文…
 OK!潮周报 锁死 这波入冬新品…
 时尚秋冬新品盘点:宝藏级单…
 “双11”欧美女孩疯抢广州女…
 李银风大夫教你轻松养生的小…
 建发海宸首页网站-建发海宸售…
 男生把自己的坤坤放进女生的…
 好运的征兆
 弘扬中华美食文化 《天下徽菜…
 偷自视频区视频首页
 坦克世界闪击战电脑版下载_坦…
 腿放高处感觉舒服是为什么 -…
 山水间的守望——从几个关键…
 给近三年8部经典谍战剧排个名…
 世界影响力前六的高分电影你…
 《志愿军:浴血和平》票房突…
 保健护理行业产业洞察-产业资…
 “万亿级”生物制造如何“换…
 “互联网+医疗”云医院大势所…
 炒股理财
 官方老版本下载V3
 方舟生存进化创世纪
 育儿补贴申请入口+步骤汇总(…
 妈妈网孕育和宝宝树孕育哪个…
 预防先天残疾守护美好未来—…
 小扎噩梦来了!MSL两月爆雷8…
 传感器尺寸是什么 传感器尺寸…
 AI能当我们的老师吗?能帮我…
 盛事连连匠心国货大健康民族…
 “中国LV”被立案!创始人40…
 中国时尚界著名导演张华先生…
 又粗又大又硬又猛的在线视频
 1800余尾锦鲤参赛第五届中国…
 我在文明实践中心过佳节|重…
 四步锁定上海知名半失能护理…
 哪家上海知名半失能护理更专…
 老字号美食边家干煸辣肉丝市…
 世界最强的格斗选手们来到了…
 好书推荐_历史_猫咪_漫画书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久久久精品
 黄瓜视频app无限观看次数破解…
 鸿蒙6系统全面智能化华为视频…
 女人被弄到高潮的免费视频ap…
 机构风向标 乐普医疗(300003…
 湖南国科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工银瑞信基金:绩优业绩凸显…
专题栏目
网络
您现在的位置: 生活资讯网 >> 育儿 >> 正文
高级搜索
广州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服务规定(全文内容)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5/10/28 2:58:01 | 【字体:

  重庆石柱周小燕《广州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服务规定》2023年1月11日印发,本规定自2023年3月1日起施行。具体内容详见正文!

  第一条为了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优化生育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广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三条各级人民政府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度。

  市、区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全国人口发展规划及上一级人民政府人口发展规划,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编制本行政区域的人口发展规划,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根据人口发展规划,制定人口与计划生育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推动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的配套衔接,每年向上级人民政府报告本行政区域人口工作情况。

  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将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工作作为基层社会事务工作的重要内容,指定卫生健康工作机构负责本辖区内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具体实施。

  第四条市卫生健康主管部门负责本市的计划生育和与计划生育有关的人口工作,推进优生优育服务,并组织实施本规定。

  区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计划生育和与计划生育有关的人口工作。

  发展改革、教育、公安、民政、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规划和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市场监管、医保、来穗人员服务管理、政务服务数据管理等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通过完善住房、财政、教育、金融、人才、就业等支持政策,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服务工作。

  第五条村(居)民委员会设立计划生育委员会,按照人口规模配备计划生育工作人员,依法制定计划生育自治章程,向所在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备案,并组织实施。计划生育自治章程不得与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相抵触。

  村(居)民委员会、大型厂矿、企业事业单位及流动人口聚居的地方可以建立计划生育协会,组织群众开展计划生育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第六条本市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人口与计划生育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保障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必要的经费,并根据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逐步提高人口与计划生育经费投入的总体水平。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应当保证本单位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所需的经费。

  第七条卫生健康、教育、科技、文化、民政等部门应当结合各自的职能组织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引导公民树立科学、文明的生育、养育观念,尊重生育的社会价值,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父母共担育儿责任。

  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应当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社会公益性宣传。

  学校应当以符合受教育者特征的适当方式,在学生中有计划地开展生理卫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教育或者性健康教育。

  第八条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出生人口监测和预警机制,实行分级分类人口统计调查制度,健全市、区、镇(街)、村(居)四级出生人口监测网络,科学预测出生人口变动趋势。

  第九条发展改革、公安、民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住房城乡建设、卫生健康、医保、来穗人员服务管理、政务服务数据管理等部门应当建立信息共享制度,促进人口信息资源的综合开发和有效利用,推进出生医学证明、户口登记、医保参保、社保卡申领等事项联办。

  第十条生育登记工作采取现场办理和线上办理相结合。拟生育子女的人员应当持身份证或者户口簿,到镇、街道卫生健康工作机构等办理机构或者通过“粤省事”等移动政务服务平台填写提交生育登记表。登记申请人身份证或者户口簿可以调取电子证照的,免予提交。

  办理机构应当在登记申请人提交生育登记办理资料后5个工作日内出具生育登记凭证。

  第十一条市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市民政、财政等部门以及市妇联、残联,组织开展出生缺陷综合防控工作。

  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应当确定出生缺陷综合防控定点服务机构的名单,并向社会公布。

  符合条件的服务对象可以到出生缺陷综合防控定点服务机构接受其提供的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产前筛查和诊断、新生儿疾病筛查等各阶段的出生缺陷综合防控服务。

  第十二条鼓励医疗卫生机构提升孕育科研攻关能力,开展中西医结合等不孕不育诊疗新技术研究与应用。

  第十三条卫生健康、发展改革、教育、公安、民政、司法行政、住房城乡建设、市场监管、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来穗人员服务管理、消防救援、网信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监督涉人类辅助生殖技术领域技术服务,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第十四条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关注孕产妇心理健康,将孕产期心理保健知识纳入孕产期保健科普宣教内容,提高孕产妇及其家庭成员的心理健康保健意识。

  鼓励综合医院心理科、精神科、妇产科以及妇幼保健院等医疗机构以多学科会诊的形式,为孕产妇及其家庭成员提供专业支持。

  第十五条鼓励村(居)民委员会组织专家面向村(居)民开展出生缺陷防控、高危妊娠、孕产妇心理健康保障、婴幼儿科学喂养等知识宣讲活动。

  鼓励社区内的家庭互助帮扶,提供婴幼儿临时照管帮助,组织开展各类亲子活动。村(居)民委员会可以利用社区活动室、村民活动室等,为社区内育儿家庭组织的亲子活动提供场地。

  第十六条市、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应当规范用人单位招录、招聘行为,定期开展女职工生育权益保障、妇女平等就业等专项督查,为因生育中断就业的女性提供再就业培训公共服务。

  鼓励用人单位与职工协商确定有利于照顾婴幼儿的灵活休假和弹性工作方式,为家庭照护婴幼儿创造便利条件。

  第十七条对本市符合住房保障条件且有未成年子女的家庭,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在实施公租房保障时,可以根据未成年子女数量在户型选择等方面给予适当照顾,对有未成年子女的三孩家庭按规定给予优先保障。

  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二孩以上的家庭购买家庭首套自住住房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且符合住房公积金贷款条件的,贷款最高额度可以适当调整提高。住房公积金贷款支持政策由住房公积金管理部门另行制定。

  第十八条鼓励有条件的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开设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等专业。鼓励银行机构为托育机构提供多种贷款产品和服务。鼓励保险机构开发相关责任险以及托育机构运营相关保险。

  鼓励有条件的幼儿园开设托班,招收2至3岁幼儿。鼓励有条件的幼儿园在属地区教育行政部门指引下,结合实际提供托管服务。

  第十九条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女方在享受国家规定产假的基础上,再享受80日的奖励假;男方享受15日的陪产假。在规定假期内照发工资,不影响福利待遇和全勤评奖。

  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子女的,在子女3周岁以内,父母每年各享受10日的育儿假。休假期限不因变更用人单位而重置或者增减,休假方式由用人单位与职工根据实际情况商定。

  夫妻双方经所在单位同意,可以调整奖励假、育儿假的假期分配,女方自愿减少奖励假、育儿假的,男方享受的陪产假、育儿假等可以增加相应天数。

  第二十条在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期间,自愿终身只生育一个子女的夫妻,按照国家、省和市的相关规定继续享受相关独生子女优待奖励;符合条件的独生子女父母享受社区居家养老、日常照料等必要的扶助补助。

  在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期间,自愿终身只生育一个子女的夫妻,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和省的相关规定给予其子女护理假。

  第二十一条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生活、养老、医疗、精神慰藉等全方位帮扶保障制度,并将有关帮扶和保障工作纳入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

  对符合条件的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成员,落实基本养老、医疗保障相关政策;发放计划生育特别扶助金;优先安排入住公办养老机构,提供无偿或者低收费托养服务;对住房困难的,优先纳入住房保障;对有就业意愿的,予以优先就业帮扶。

  第二十二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违反本规定规定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已经作出处罚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二十三条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规定,不依法履行职责的,由有权机关责令改正,对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四条本规定自2023年3月1日起施行。广州市人民政府2017年12月15日公布的《广州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服务和管理规定》(广州市人民政府令第155号)同时废止。

  《广州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服务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于2022年12月9日经广州市人民政府第16届24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自2023年3月1日起施行。

  参保人或职工未就业配偶,发生了符合生育保险政策,但因特殊情况未能直接结算的计划生育医疗费,可申请办理计划生育医疗费用支付。

  广州已经取消了计划生育证明,现在生育宝宝只需要进行生育登记即可。而且,生育登记已经可以网申,办理超轻松!

  在广州市可提供生育服务的定点医疗机构引产、流产或实施计生手术(含宫外孕治疗),直接出示医保就医凭证享受待遇。

  《关于进一步做好相关假期贯彻落实工作的通知》政策解读公布!具体内容详见正文!

  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做好《广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相关假期贯彻落实工作的通知。具体内容详见正文!

  海珠区官洲街计生办,地址:广州市海珠区北山大街10号303室;海珠区南洲街计生办,地址:海珠区南洲路331号南洲街道办事处一楼政务服务中心窗口等,具体电话地址信息详见正文。

  怎么申请农村计划生育节育奖励?需要符合什么条件?要哪些资料?去哪里申请?

  符合什么条件申请农村计划生育节育奖励?年龄有什么要求?离婚后的可以申请吗?再婚可以申请吗?

  【导语】:《广州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服务规定》2023年1月11日印发,本规定自2023年3月1日起施行。具体内容详见正文!

  第一条为了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优化生育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广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三条各级人民政府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度。

  市、区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全国人口发展规划及上一级人民政府人口发展规划,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编制本行政区域的人口发展规划,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根据人口发展规划,制定人口与计划生育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推动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的配套衔接,每年向上级人民政府报告本行政区域人口工作情况。

  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将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工作作为基层社会事务工作的重要内容,指定卫生健康工作机构负责本辖区内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具体实施。

  第四条市卫生健康主管部门负责本市的计划生育和与计划生育有关的人口工作,推进优生优育服务,并组织实施本规定。

  区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计划生育和与计划生育有关的人口工作。

  发展改革、教育、公安、民政、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规划和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市场监管、医保、来穗人员服务管理、政务服务数据管理等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通过完善住房、财政、教育、金融、人才、就业等支持政策,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服务工作。

  第五条村(居)民委员会设立计划生育委员会,按照人口规模配备计划生育工作人员,依法制定计划生育自治章程,向所在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备案,并组织实施。计划生育自治章程不得与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相抵触。

  村(居)民委员会、大型厂矿、企业事业单位及流动人口聚居的地方可以建立计划生育协会,组织群众开展计划生育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第六条本市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人口与计划生育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保障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必要的经费,并根据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逐步提高人口与计划生育经费投入的总体水平。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应当保证本单位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所需的经费。

  第七条卫生健康、教育、科技、文化、民政等部门应当结合各自的职能组织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引导公民树立科学、文明的生育、养育观念,尊重生育的社会价值,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父母共担育儿责任。

  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应当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社会公益性宣传。

  学校应当以符合受教育者特征的适当方式,在学生中有计划地开展生理卫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教育或者性健康教育。

  第八条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出生人口监测和预警机制,实行分级分类人口统计调查制度,健全市、区、镇(街)、村(居)四级出生人口监测网络,科学预测出生人口变动趋势。

  第九条发展改革、公安、民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住房城乡建设、卫生健康、医保、来穗人员服务管理、政务服务数据管理等部门应当建立信息共享制度,促进人口信息资源的综合开发和有效利用,推进出生医学证明、户口登记、医保参保、社保卡申领等事项联办。

  第十条生育登记工作采取现场办理和线上办理相结合。拟生育子女的人员应当持身份证或者户口簿,到镇、街道卫生健康工作机构等办理机构或者通过“粤省事”等移动政务服务平台填写提交生育登记表。登记申请人身份证或者户口簿可以调取电子证照的,免予提交。

  办理机构应当在登记申请人提交生育登记办理资料后5个工作日内出具生育登记凭证。

  第十一条市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市民政、财政等部门以及市妇联、残联,组织开展出生缺陷综合防控工作。

  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应当确定出生缺陷综合防控定点服务机构的名单,并向社会公布。

  符合条件的服务对象可以到出生缺陷综合防控定点服务机构接受其提供的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产前筛查和诊断、新生儿疾病筛查等各阶段的出生缺陷综合防控服务。

  第十二条鼓励医疗卫生机构提升孕育科研攻关能力,开展中西医结合等不孕不育诊疗新技术研究与应用。

  第十三条卫生健康、发展改革、教育、公安、民政、司法行政、住房城乡建设、市场监管、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来穗人员服务管理、消防救援、网信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监督涉人类辅助生殖技术领域技术服务,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第十四条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关注孕产妇心理健康,将孕产期心理保健知识纳入孕产期保健科普宣教内容,提高孕产妇及其家庭成员的心理健康保健意识。

  鼓励综合医院心理科、精神科、妇产科以及妇幼保健院等医疗机构以多学科会诊的形式,为孕产妇及其家庭成员提供专业支持。

  第十五条鼓励村(居)民委员会组织专家面向村(居)民开展出生缺陷防控、高危妊娠、孕产妇心理健康保障、婴幼儿科学喂养等知识宣讲活动。

  鼓励社区内的家庭互助帮扶,提供婴幼儿临时照管帮助,组织开展各类亲子活动。村(居)民委员会可以利用社区活动室、村民活动室等,为社区内育儿家庭组织的亲子活动提供场地。

  第十六条市、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应当规范用人单位招录、招聘行为,定期开展女职工生育权益保障、妇女平等就业等专项督查,为因生育中断就业的女性提供再就业培训公共服务。

  鼓励用人单位与职工协商确定有利于照顾婴幼儿的灵活休假和弹性工作方式,为家庭照护婴幼儿创造便利条件。

  第十七条对本市符合住房保障条件且有未成年子女的家庭,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在实施公租房保障时,可以根据未成年子女数量在户型选择等方面给予适当照顾,对有未成年子女的三孩家庭按规定给予优先保障。

  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二孩以上的家庭购买家庭首套自住住房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且符合住房公积金贷款条件的,贷款最高额度可以适当调整提高。住房公积金贷款支持政策由住房公积金管理部门另行制定。

  第十八条鼓励有条件的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开设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等专业。鼓励银行机构为托育机构提供多种贷款产品和服务。鼓励保险机构开发相关责任险以及托育机构运营相关保险。

  鼓励有条件的幼儿园开设托班,招收2至3岁幼儿。鼓励有条件的幼儿园在属地区教育行政部门指引下,结合实际提供托管服务。

  第十九条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女方在享受国家规定产假的基础上,再享受80日的奖励假;男方享受15日的陪产假。在规定假期内照发工资,不影响福利待遇和全勤评奖。

  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子女的,在子女3周岁以内,父母每年各享受10日的育儿假。休假期限不因变更用人单位而重置或者增减,休假方式由用人单位与职工根据实际情况商定。

  夫妻双方经所在单位同意,可以调整奖励假、育儿假的假期分配,女方自愿减少奖励假、育儿假的,男方享受的陪产假、育儿假等可以增加相应天数。

  第二十条在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期间,自愿终身只生育一个子女的夫妻,按照国家、省和市的相关规定继续享受相关独生子女优待奖励;符合条件的独生子女父母享受社区居家养老、日常照料等必要的扶助补助。

  在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期间,自愿终身只生育一个子女的夫妻,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和省的相关规定给予其子女护理假。

  第二十一条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生活、养老、医疗、精神慰藉等全方位帮扶保障制度,并将有关帮扶和保障工作纳入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

  对符合条件的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成员,落实基本养老、医疗保障相关政策;发放计划生育特别扶助金;优先安排入住公办养老机构,提供无偿或者低收费托养服务;对住房困难的,优先纳入住房保障;对有就业意愿的,予以优先就业帮扶。

  第二十二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违反本规定规定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已经作出处罚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二十三条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规定,不依法履行职责的,由有权机关责令改正,对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四条本规定自2023年3月1日起施行。广州市人民政府2017年12月15日公布的《广州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服务和管理规定》(广州市人民政府令第155号)同时废止。

育儿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个育儿:

  • 下一个育儿: 没有了
  •  
     栏目文章
    普通育儿 广州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服务规定(全文内容) (10-28)
    普通育儿 甘州在线——张掖市权威新闻门户网站 (10-28)
    普通育儿 育儿补贴申请入口+步骤汇总(微信+支付宝+网页… (10-27)
    普通育儿 妈妈网孕育和宝宝树孕育哪个更适合准妈妈?(… (10-27)
    普通育儿 预防先天残疾守护美好未来——孕妈要知道的产… (10-27)
    普通育儿 父母这些行为正在养出玻璃心孩子专家建议这样… (10-26)
    普通育儿 儿童坠亡责任在谁_全民话题_手机新浪网 (10-26)
    普通育儿 教育孩子 父母的这5件事一定要做 人民日报 这… (10-26)
    普通育儿 《砰!美女保镖你被开除了》短剧在线观看真假… (10-25)
    普通育儿 实习公司误缴社保致应届生无法落户上海法院:… (10-25)
    普通育儿 亲子时光新体验免费观看亲子短剧全集 (10-25)
    普通育儿 湖南国际频道 (10-24)
    普通育儿 备孕准妈妈交流群备孕准妈妈交流qq群 (10-24)
    普通育儿 黄色视频在线观看免费精品 (10-24)
    普通育儿 培养优秀孩子家长要做好哪… (10-23)
    普通育儿 成年人的世界:关关难过但终会成长 (10-23)
    普通育儿 汪峰分享育儿哲学:孩子需要我们我们更需要孩… (10-23)
    普通育儿 《爱你不逢时》短剧在线观看望子成龙教育之路… (10-22)
    普通育儿 “大人物”是成全出来的 (10-22)
    普通育儿 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 (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