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颜乱免费阅读陕西中医药大学食品卫生与营养专业学科负责人/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治未病健康管理中心主任,食疗营养室主任
二十四节气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节气饮食是民俗活动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人们将它与养生联系到了一起,认为它是中医养生值得去继承和发展的东西,今天是冬至,在二十四节气中,冬至为子月,也就是一年的开始。《中国临床营养网》特邀陕西中医药大学慢病食疗养生团队辛宝教授将在今后每个节气推出一篇节气养生的理论和应用文章,希望与大家共同学研交流。
今天就是冬至了。“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杜甫的诗里透漏着和我们现代人一样的烦恼和压力。一年过的真快,写这个专栏的时候疫情还未开始(),转眼间,疫情已经三年,面对这个疫情政策调整后的新一轮节气的到来,面对这个新疫情形势下的冬至,其实,要思考和与大家分享的东西很多。
现代人对节气养生的理解欠缺,这是传统文化知识基础的薄弱,甚至是割裂,我们的理解往往是片面的,就像冬至,好像在大家的印象里,就是吃吃饺子,最多也就是朋友圈出来的各类所谓药膳食补等等的文章,年年岁岁皆相似,看多了就觉得节气养生似乎没什么内涵。但其实不然,反观二十四节气背后,它给我们现代人带来的养生启示实际原本比这些多得多。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它之所以重要,一方面体现着古人对自然物候的高度重视,以前靠天吃饭,农事的需要使得老百姓特别注意老天爷的脸色变化,体现着传统文化背景下对人们对自然界的敬畏,而现代呢,农业社会结构的变化让我们忽略了与自然的相处,多了太多无视自然规律的盲目。疫情的发生流行再到现在,“人定胜天”起到多大的作用,见仁见智。如果人类还不能真正对自然生态也就是中国文化中的物候引起重视,我相信,不久的将来,还会有更大的人类生存考验等着我们;另一方面,说到我们自身,法天应人,24节气要学会养生,在24个自然界物候的变化的单元下,人应该怎么样注意调节自身的活动,修己治人,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反映着古人“天人合一”整体观念的实践,也是我们善其身,防病保健的关键。
交代完了背景,再回到我们今天说的冬至养生来,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冬至又名“一阳生”,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冬至大过年”,冬至在过去妥妥的是一个传统节日,特别是在一些传统文化保存比较好的农村和部分少数民族中,对冬至尤为重视。在夏、商(殷)、周时期天人合一的传统历法中,冬至为新年的开始,是真正意义上的“冠岁”,也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春节。周代的正月相当于现代的农历十一月,在汉武帝推出太初历之前,拜年、贺岁、贺冬是连接在一起的。《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古人认为: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自冬至起,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天地阳气开始兴做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应该庆贺。我们的专栏之所以每次把冬至作为开始,也是遵循传统文化对节气循序而论的体现。
冬至后,白天慢慢变长,阳气缓缓回升,是阴阳转化的关键节气,很多人对这个阳气的概念总觉得有些摸不着头脑,其实,中国的传统文化包括中医都是自然哲学体系下的学问,哪有那么复杂,简单来说就是把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规律和人联系在一起,你理解起来就不那么困难了。说到阳气首先还是谈的自然物候变化,白天开始变长,天气逐渐开始向春暖发展这都是阳气生的标志,还有就是从人自身而言,和自然界一样,阳气简单来说也就是自身的功能状态逐渐萌生恢复,虽然“冬至之后,三十日极寒”,还有后续一些阴盛寒极的气候考验,但起码来讲,一年的更替,新生的周期又一次开始了,这也说明到人调节自身健康的关键时候了。古代养生修炼非常重视阳气初生的冬至。认为人阳气初生时,要像农民育苗一样,需小心保护,精心调养,使其逐渐壮大。因为只有人体内的阳气充足,才会达到祛病延年的目的。要特别注意的是,阳气原比我们所说的“正气”(抗病康复能力,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免疫力)更为系统,它包含了人对自然的适应性,所以“养阳而生”,并不是简单的养正气。
那对于这次疫情下的冬至该如何养阳呢?刚才讲了,节气养生包含了人对自然的适应性,所以要从日常生活着手,处处顾护阳气,如注意保暖,不要让寒冷天气影响我们刚刚初生的阳气,还有就是要不熬夜,作息规律,保证每天有充足的睡眠时间,晚上本来是阴气旺盛,阳气内敛的时候,非要熬夜让阳气超负荷运作,肯定是不利于健康的。“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减少晚间的不必要活动和外出,“无扰筋骨”,不要让寒湿雾露损害阳气。不要吃生冷食物,不随意节食,以免损伤阳气,有正气抗疫,有阳气免疫(不得病),要记住自身脏腑百骸阳气充足,卫外才有“底气”,防疫抗疫才事半功倍。另外最重要的一点提示,不滥用寒凉药物,也是避免阳气受损的一个重要举措,近期大家推荐的一些抗疫预防方里有很多的寒凉药,多少有点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无奈,还是建议大家谨慎使用,不要盲目跟风,药物预防毕竟只能解决一时,那从我们后边这一世怎么办,难道就一直把这苦寒的中药喝下去吗?最后你会发现到最后我们拼的不是有多少储备的药物,还是自己的阳气正气。
这里有一个建议,刚才我也讲了,节气养生更多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的适应性,养阳也可以多从自然环境想办法,如果冬至后你所在的区域有阳光普照,又不太寒冷的天气,那在那些天阳气最盛的日中午后,避免人群聚集的环境下,晒晒太阳这也是养阳一种比较好的做法,正如《黄帝内经 生气通天论》所云“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冬至养阳其实整体上还是顺应阳气生长盛衰的规律。
有人说节气饮食习俗已经过时了,对也不全对,饮食养生需要与时俱进,人类社会发展到现在,饮食品种的多样性,饮食模式的变化性,饮食行为的复杂性都到达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所以古代的养生家到现在如果来谈饮食健康,一定会头晕的,这里还是要赞赞我们的营养人,在这种背景和难度下我们的热爱和坚持。然而饮食的进化,也让我们的健康存在了太多的不确定的危险因素。
回到我们刚才说的的养生其实是养人与自然的适应性,对于我们赖以生存的食物也应该从这个角度考量应用,现在的饮食已经很大程度上脱离了农业时代人们对自然环境的依赖,在为解决几十亿人吃饭问题这件事情上,工业逐渐占据了主导,这让人们忽略了人和自然,人和食物,食物和自然的关系,我经常给学生举这样一个例子,中国古代所说的“民以食为天”冥冥之中的巧合,既说明了食物的重要性,又说明了人(民)、食、天(自然)的同等重要和相关性,甚至也说明人的养生很大程度靠人自己(生活方式)、食物和自然环境,要做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才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首先要顺应自然变化,中国古代讲究“不时不食”,不是单纯讲的反季节饮食的问题,更体现着饮食要顺应自然规律的本质,所以不要单纯讲一个节气吃什么,更多的是我们在这个节气怎么吃才能适应自然。另外节气的饮食养生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以冬至吃饺子为例,这些饮食习俗背后还体现着人们通过食物推进社会、家庭联系的节气饮食意义,这对于健康也是有着积极的意义的。,大原则明确了,从饮食养生上来讲做起来也不难——饮食有规律(饮食有节),食物须多样(营养均衡),感官要丰富(悦神爽志),自然要顺应(冬至养阳),说到这,再回到冬至养阳的饮食,要建议的是不要盲目进食温补阳气的食物,打破自身饮食的规律和均衡,养生以不伤为本,补益更多的是针对已经有虚损的人,而不是适用于没有虚损或者阴阳偏亢的人,如果你是平时怕冷、体质比较弱的阳虚体质的人,乘着阳气始生的冬至前后,吃点温热的食物,甚至在中医师指导下吃点温补的中药都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不是,吃好三顿饭比吃补品更有用。
《素问遗篇·刺法论》说:“黄帝曰:余闻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不施救疗,如何可得不相移易者?”岐伯曰:不相染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天牝从来,复得其往,气出于脑,即不邪干。强调“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揭示了人体正气(机体的抗病能力)的强弱,是疫邪能否侵入及其发病与否的决定因素,在疫病流行期间,要吃一些补益正气的药物,而更主要的应是注意饮食起居、情志活动等方面的调节,如是则精神内守,正气抗邪有力,疫病无由而生。“避其毒气”,亦是防疫的重要措施。前人据此提出了不少具体方法。如《太平圣惠方》指出:“时气相染易者,即须回避,将息饮食之间,不得传吃”;古代医家在《内经》“避其毒气”理论的指导下,很重视对疫病患者的隔离和对疫邪感染的预防。这些或许对我们都是一些很好的提示,对于疫情下的冬至养生,一句话就是通过生活方式,“养阳(正)气,避毒气”。
在往期的文章我也说过,节气养生,它不是以一天或者两天为一个周期,它是把整个四季生活方式划分为收物候影响的24个时段,在上一个节气和下一个节气的区间里,人们可以顺应自然和中医理论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如冬天早睡晚起,春季助阳生发,这种生活方式的健康管理本身就是养生,让我们从这个冬至开始,一起养阳而生,为自己的健康负起责任来吧。
√ 加强精神调摄,调节自身情绪,不要紧张,保持良好心态,心理的”阳光”亦可以防治阴“疫”。
√ 不要急着吃温阳的食物和补品,冬至养阳之生,有循序渐进的一个过程,逐渐调整饮食,保证均衡才是关键。
√ 鉴于特殊的疫情背景,可以吃一些增强免疫力(正气)的食物和药物,但也根据体质注意选择和数量。
√ 顺四时而适寒暑,节饮食而慎起居,注意根据物候变化,通过生活方式调整防病治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