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精神老年人”都喜欢干什么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3/10 4:31:59 | 【字体:小 大】 |
田培康身体是年轻人,却生活得像老年人。近日,“精神老年人”这个词登上热搜。网友对“精神老年人”的定义是:单有一副年轻人的皮囊,兴趣爱好、消遣娱乐、生活习惯都非常老年人。“老年人觉得我们年轻,同龄人觉得我们暮气。”像老年人的表现包括:不爱健身、帕梅拉,但爱八段锦、金刚功;不喜欢逛街购物,但喜欢散步晒太阳;早早加入养生行列,喝茶、泡脚、针灸、按摩,样样践行;甚至喜好上也日渐“老年人”,沉迷于评弹、戏曲、书法、下棋……
成为“精神老年人”的动机有很多。有的人体质差、精力不济,因此比同龄人更加注重身体养护;有的人推崇极简主义和断舍离的生活理念,摒弃外在的物欲,转向内心建设;有的人通过规律的生活习惯,培养生活秩序,渴望变成情绪稳定的人;有的人则是热爱传统文化,学易经、看佛经,在提升认知的同时,缓解焦虑情绪。
这些“精神老年人”,因喜好、习惯与同龄人差异较大,往往被看成是年轻人中的异类。但其实推敲起来,这种看法全无道理。虽然谈到年轻人就会不自觉地联想到“朋克”“二次元”“互联网弄潮儿”等标签,但这些大多由媒介塑造的符号,并不代表年轻人的全貌,也并不意味着年轻人就该生活得如此。同理,那些认为老年人就该远离潮流、休养生息的观点,也是一种标签化的思维。事实上,沉迷短视频、直播带货、霸总文学的老年人也大有人在。因此,所谓“精神老年人”,只是一种对生活方式的选择,不必投诸过多负面的情感色彩。而且可以预料的是,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代际之间的界限或许并不像从前那样清晰,可能有越来越多“精神老年人”或“精神年轻人”出现。
虽然“精神老年人”自嘲为暮气沉沉,但从其表现来看,实在跟暮气没什么关系。暮气,即精神萎靡不振、缺乏朝气,但这些年轻人不管是食疗养生、规律作息,还是自觉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都是为了追求更健康的身体和更良好的精神面貌,实则都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通过“精神老年人”的诸多尝试,也能看出年轻人实际上是在快节奏的社会中做出一种慢下来的姿态。因为拥有更多的富余时间,老年人可以安排更多的娱乐和养生时间,这对仍处于打拼阶段的年轻人来说,自然是一种奢望。因此,成为“精神老年人”,同样寄予着年轻人对慢生活的渴望,让身体和心灵暂时歇歇脚。
|
|
栏目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