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卫登记系统夏季是天地阳气最旺盛的季节,尤其三伏天暑气蒸腾,人感到酷热难耐在所难免。这时,采取各种降温措施自然十分必要。在古代,防暑降温的方法有很多,什么折扇香囊、凉席凉枕,还有各种凉茶冷饮,但要说最直接的,还是冰。
夏季用冰在中国的历史十分久远,西周时期已出现。及至唐宋明清,各种记载更是比比皆是。当然,古代没有制冰技术,所用制冰基本都是冬日储存在冰窖,等到夏日时取用,因而价格不菲,十分奢侈。但即便如此,无论皇家还是平民,该用冰还得用,冰的用途也很多,可以用来赐给大臣或是馈送亲友,可以冰镇食品或直接用来解暑降温,总之一块也不会浪费。
夏令食品,比如各种瓜果,冰镇过的自是最好。三国曹丕在《与朝歌令吴质书》中就说:“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水。”此后,“浮瓜沉李”俨然成为冰镇食品的代名词。南宋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记载:“都人最重三伏,盖六月中别无时节,往往风亭水榭,峻宇高楼,雪槛冰盘,浮瓜沉李,流杯曲沼,苞鲊新荷,远迩笙歌,通夕而罢。”这等解暑方法,想必十分惬意了。
当然,冷食虽好,不宜多吃。李时珍就曾提醒,夏季不能多食冰,虽然“夏冰味甘,大寒无毒,去热除烦”,但“入腹冷热相激,非所宜也。止可隐映饮食,取其气之冷耳。若恣食之,暂得爽快,久皆成疾”。南宋医家陈直也说:“承暑冒热,腹内火烧,遍身汗流,心中焦渴。忽遇冰雪冷浆,尽力而饮,承凉而睡,久而停滞,秋来不疟则痢。”此说可谓切中时弊,就像现在的冰激凌、雪糕、冰镇饮料等等,再贪吃也要有节制,不能多吃,否则容易损伤脾胃,诱发胃痛、腹泻等症状。
冷饮之外,像酸梅汤、绿豆汤等其实也是很好的夏令食品,甚至包括榨菜之类,也能帮助补充因出汗过多而丢失的盐分。此外,民间还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的说法,适当食用生姜,可以起到散寒祛湿、冬病夏治的作用,不妨一试。
夏天气温高,体感难受,人在这种环境下容易烦躁不安,这也是人之常情。但正因为如此,就更要注意平心静气,就像元代道家丘处机在《摄生消息论》中说的,夏季“更宜调息净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
所谓“心静自然凉”,越是暑热炎炎,就越要静心宁神。唐代诗人白居易在《消暑》中写道:“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这种避暑法,关键还在心境。
类似“精神避暑”的“心理疗法”,《黄帝内经》中也有所总结:夏令之时,要“使志无怒,使英华成秀,使气得泄,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这就是说,夏天的养生之道在于让情绪保持平和不躁,使气色焕发光彩,让体内阳气得到自然宣散,这才是顺应夏气、保护身体机能的基本法则。一言蔽之,调整心态,修身养性,少动怒,多养心。如果静不下来,不妨听听音乐,看看书,写写字,或者也可以试试打坐冥想,让心静下来。
除了内在的静心,寻找遮阴纳凉的外在环境也很重要。南宋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记载了六月初六西湖纳凉的风俗:“是日湖中画舫,俱舣堤边,纳凉避暑。”此时,往往也是赏荷的好时候,如苏东坡《夜泛西湖》中描述的:“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杨万里的名诗说得就更清楚了:“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此等天人合一的美景下,就算天气再热,也得凉下几分。
对于避暑纳凉,宋朝词人张抡在《阮郎归》中描述得更为分明:“炎天何处可登临,须于物外寻。松风涧水杂清音,空山如弄琴。宜散发,称披襟,都无烦暑侵。莫将城市比山林,山林兴味深。”
《黄帝内经》中说:“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这句话的意思是,夏天三个月是万物繁盛的季节,此时天地之气交会,万物开花结实。人应当晚睡早起,不要对天长炎热感到厌倦。
夏日时分不仅天气热,而且日长夜短,难免影响到人的睡眠。因此,适当的午睡有助于缓解疲劳,恢复体力。此外,也不要因为天气热就成天窝在空调房里,而应该适当参与室外活动。比如早晨气温较低,可以进行散步或慢跑之类的轻度运动,而到了晚上,夜跑也是个不错的选择。所谓“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在这些热爱运动的人身上确实得到了具体的体现。
需要提醒的是,长时间待在空调房中是不利于身体健康的。有研究指出,如果长期生活在空调制造的冷环境中,很容易损伤到人体的“卫表之阳”和“肺阳”,并很可能引发夏令感冒、咳嗽、哮喘;如果原本就有此类疾病,那冬天时就更容易发作甚至加重。
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暑热在内而寒湿在外”,这就是中医说的“阴暑”。试想,户外天气很热,全身冒汗,突然进入冷气大开的室内,或者立刻洗冷水浴或猛灌冰冷饮品,这就会导致皮肤毛孔收缩、身体难以散热而中暑。因此,再热的天,也要科学降暑降温,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夏令养生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