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金店营业时间2023年国产流行文化真的在全面复苏,这个春节档影视动画的一波爆发不提。我们还能明显感觉到之前少引进的外国电影,现在也引进了,之前撤档和被压的影视剧,现在又纷纷定档了。
这里面还有一个被大家忽视的点,那就是之前除了主旋律其它停滞的项目,现在又开始纷纷开工了。这不,这两天就有连续有几个项目立项,分别是追光动画的新动画《聊斋:兰若寺》,徐克的新片《射雕英雄传》,再到动画电影《雄狮少年2》。张艺兴与金晨新片《行动》,2021年口碑佳片《爱情神线》。
以及贾樟柯新片《风流一代》,要知道贾樟柯上一部院线电影《江湖儿女》已经是2018年的电影。时隔5年,虽然贾樟柯没有拍那个著名烂尾项目《在清朝》,但好歹迎来了一部新片。
这些电影都只是立项,还要前期筹备,距离拍摄可能都有很长的时间。现在连演员都没有定,也没有什么值得好分析的,这里还是分析一下贾樟柯吧。毕竟贾樟柯这个新项目简介是:北方小城男女巧巧和郭斌的分分合合,以此折射改革开放后一代人的进取与拼搏。
怎么说呢?可能很多人并不太清楚,这个世界电影界(主要就是西方电影界),这个对于华语电影大导演排名,比如2019年,美国权威电影网站简称TSPDT评选过20名最伟大的亚洲导演,名单如下。
这个榜单除了伊朗导演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印度导演萨蒂亚吉特·雷伊,泰国的阿彼察邦。剩下的全部被中国导演和日本导演霸占了,而中国网络吹上天的韩国大导演一个都没有上榜。
而华语大导演中除了香港王家卫,台湾侯孝贤,杨德昌,李安。然后就是内地张艺谋,跟着就是贾樟柯了。这个不同外媒评选亚洲导演排名基本一致,只是排名稍高,或者稍低。
可以说,第五代代表的张艺谋,第六代的代表贾樟柯,他们是中国内地大导演国际排名最高的双位。评选标准当然就是在电影艺术上面了,但这两位国际大导演,在国内观众那里并不是没有争议。
网络上还流传着某位大学女生,在国外电影节质问贾樟柯拍摄中国贫穷落后,讨好外国人然后传播中国负面形象,再到贾樟柯反驳(如同莫言的言论一样),然后每次引起支持的观众,还有反对的网友骂战的事情。
那么,我们到底应该怎么看待这件事情呢?现在网络舆论氛围过于“二元对立”,这种“不做调查没有发言权,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的粗暴定义,你稍稍想想有一个逻辑问题。你说张艺谋,贾樟柯只是靠了时代风口,一个作品完全靠了原著就是个摄影师没能力,一个就是拍摄愚昧落后讨好外国人。
也就是说,8090二十多年中国没有其它摄影师不会改编文学作品,没有抓住这个风口?00年代,2010后,2020后都没有导演会拍现实主义去讨好外国人?当然也有这样的导演,但他们怎么没有这么厉害呢。
你们到底是在骂张艺谋,贾樟柯没有能力,还是反向衬托这40多年中国导演都太废了?
内地第六代导演的代表人是贾樟柯,他第一部真正出名的电影《小武》是1997年的,距今25年了,他的电影主要是现实主义,像莫言在国外拿奖也不是没有争议,这个攻击贾樟柯电影常见观点就是:拍摄中国落后愚昧的地方在国外获奖,给国外寄了刀片。
那这么多年就没有其它拍摄现实主义去外国拿奖的中国导演?答案是有的,像同样第六代导演娄烨都整成虚无主义了,王小帅更多是青春片,只有管虎《生存之民工》类似,其实还有《盲井》《盲山》的李杨,后来的《树先生》《万箭穿心》《隐入尘烟》等等。
不过,这些导演成就远没有贾樟柯高。难道因为贾樟柯现实主义电影拍得更早?他的电影把中国拍得更愚昧,更落后?
答案当然不是这样,其实列举的《盲井》《树先生》你想想就明白了。这个电影能分为文艺片,类型片和商业大片;电影本身又能分为题材表达、光与影、文本和技术等层面。历史地位高的导演通常是在文艺片,还有类型片对于这几个层面有巨大的突破。
一名导演突破了形成自己鲜明风格过后,同类片子3部左右就叫吃老本,5部后还没有其它突破就会面临过时的问题。导演的艺术成就越高(包括商业成就),十年后没有突破差不多只有历史地位,基本上没有市场地位了。
大概就是这一代年轻观众,已经不会再看他导演的电影了,影史意义再高也会过时。
你可以看同时代内地第五代导演,第六代大导演有多少导演过时,香港电影巅峰时代大导演像吴宇森、李力持、刘镇伟、王晶、包括《三人行》《我的拳王男友》后的杜琪峰——
那些在20年后,30年后还能在市场活跃的大导演,他们的电影一定是不断突破的,至少符合当前市场这个观众的某类审美的。
普通人没有了解过谈到他们电影只会用一个最容易的概念去记忆,徐克是武侠片,贾樟柯就是现实主义,张艺谋就只是个摄影师,实际上他们哪怕巅峰时期电影各方面都是有突破的,一直在引领整个行业。
比如贾樟柯的电影,从97年《小武》到2013年《天注定》,中间共有11部电影,前期《小武》等是现实主义剧情片,《海上》是纪录片,《二十四城记》《三峡好人》像是纪录片的剧情片。
《天注定》是贾樟柯电影的分水岭,我一直觉得贾樟柯《天注定》挺可惜的,两个现实主义,两个类型片。如果单独拍成四部电影,或者合成两部电影都会好得多,到时国内就会多两部经典现实主义电影(或者魔幻现实主义电影),然后两部是经典类型片。
比如王宝强线,赵涛线明显就是犯罪片,单独拍拍好了绝对不输《烈日灼心》《白日焰火》(结局要和谐);姜武线单独拍就是《暴裂无声》了,罗蓝山线单独拍是另一个工厂版《万箭穿心》。
现在四个短篇结合得过于的生硬,类型片不类型片,剧情片不剧情片,整得有点四不像,所以也只能在当年戛纳拿个最佳剧本吧。这部电影我是真的觉得在卖弄中国现实主义的奇观,文化猎奇味道很浓郁。
后面贾樟柯的《山河故人》《江湖儿女》就像类型片的公路片,整得有点流水账了。这也搞得贾樟柯这两部电影每次去国外电影节阵仗很大,结果最后都拿不了什么奖。
贾樟柯和张艺谋等上代中国电影人,特别是文艺片在海外拿奖这个问题。主要还是文艺精英和上层主导的文化精神没有融到一起。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国内电影节评选艺术,主旋律都追求。
官方对于这类文艺片,它倒不禁止你拍,当然也不太鼓励。这类片子拍出来过后国内主要电影节难拿奖,发行又较为困难,而且只要过界就容易死。搞艺术的嘛总有点什么自由啊,反对权威什么的追求。
外国特别是西方又是近现代文化艺术的源头,全世界电影行业包括观众都是认可的。所以就跑过去评选,拿奖过后有了声誉,而且西方观众更加富裕,哪怕发音响碟片也能赚回来投资。
很多观众就奇怪贾樟柯电影票房不高,为何还能一拍,这个渠道就是主要收入之一。
这也是最关键的一点,文艺片在国内难赚钱。第五代大导演片子还没有那么晦涩,第六代导演的片子就文艺一条道走到黑了。然后第五代也好,第六代也罢,你们看在真正突破题材,影视工业和娱乐性的《战狼》《流浪地球》面前,包括《李焕英》什么的,文艺片的票房都是渣渣。
别再说什么底层民众了,底层民众从来不会看这类电影。不过贾樟柯和某些观众高高在上的怜悯罢了,这怜悯或许不是贾樟柯的初衷,但却是那群所谓影迷追捧的初衷。想真的满足一下底层民众的精神需求,从台子上下来,哪怕真正去帮忙拍一下扶贫也行。
我认为贾樟柯电影肯定是应该存在的,就像《战狼2》《流浪地球2》也应该存在一样。一个文艺片,一个商业大片,文艺应该是包容的。现在问题还是我们限制太多,导致电影上商业和文艺泾渭分明,长期导致文化舆论上二元对立。
你喜欢看商业大片就是不关注现实,贾樟柯就是拍愚昧落后讨好外国人拿奖。其实贾樟柯电影算什么,甚至电影又算什么呢。
最后,商业化的张艺谋也好(《满江红》和《流浪地球2》不用多讲了)。贾樟柯代表的第六代导演文艺片也罢,这几年崛起的80后,90后文艺片导演,像《路边野餐》《春江水暖》《永安镇故事集》,再到文艺科幻片《宇宙探索编辑部》,都市爱情片《爱情神话》等等。
这些内地年轻文艺片导演,他们都享受在新时代中国城市化,现代化的生活当中,已经不走他们那条现实主义套路了。
|